《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评:国漫之光!我命由我不由天,燃哭我了!

命运的叛逆与火焰: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寻找自我救赎的可能 《哪吒之魔童降世》毫无疑问是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高峰。它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观众心中对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渴望,引发了关于命运、偏见、以及自我救赎的深刻思考。抛开其精良的制作和流畅的叙事,这部电影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对传统神话人物哪吒进行了颠覆性的重塑,并将这个神话符号与现代社会的情感困境巧妙地连接起来,从而爆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长期以来,哪吒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就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他既是斩妖除魔的少年英雄,也是弑父叛逆的象征。在传统的叙事中,哪吒闹海、抽龙筋的故事往往被解读为一种对封建权威的反抗,但同时也充满了血腥和暴力,最终以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悲剧收场,象征着个体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的无奈和屈服。 然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并没有简单地重复这种传统的叙事模式,而是赋予了哪吒这个人物全新的生命力。影片中的哪吒,并非天生就是一个叛逆的魔童,他只是一个被命运诅咒、被世人误解的孩子。他渴望被爱,渴望被认可,但却始终无法摆脱自己“魔丸”的身份所带来的阴影。 这种身份的困境,实际上是现代社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