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影评:社会病态的缩影,看完我开始同情这个悲剧角色

《小丑》:深渊凝视,我们亦在其中 《小丑》不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甚至不能简单地归类为犯罪片。它是一面镜子,映照着社会病态的层层叠叠,最终将我们自己也纳入其中。看完这部影片,我无法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它,而是陷入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漩涡:同情、恐惧、反思,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 亚瑟·弗莱克,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下的精神病患者,一个渴望被爱却不断被拒绝的小人物,他的悲剧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托德·菲利普斯并没有刻意美化亚瑟,他呈现了一个真实、脆弱、甚至有些令人厌恶的角色,但正是这种真实,让我们在深渊的边缘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哥谭市,一个被贫富差距、暴力犯罪、社会冷漠所吞噬的城市。垃圾堆积如山,老鼠横行,象征着这个城市的腐朽与堕落。而亚瑟就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底层,他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绝望。他照顾着患病的母亲,靠着微薄的薪水勉强维持生计,却还要遭受周围人的嘲讽和欺凌。他努力地想要融入社会,想要成为一个喜剧演员,给人们带来快乐,但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将他击垮。 亚瑟的心理疾病是影片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他患有精神疾病,需要依靠药物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然而,由于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