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赫兰道》影评:看不懂才正常,大卫·林奇的梦魇只有天才才配解密

迷宫般的欲望与身份:解读《穆赫兰道》的梦魇逻辑 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注定是一部引发争议的电影。它像一首晦涩难懂的诗,像一幅支离破碎的拼图,挑战着观众的理解极限。无数人试图破解其中的密码,而更多人则直接放弃,斥之为故弄玄虚。然而,正是这种令人困惑的特性,构成了《穆赫兰道》的核心魅力。与其说这是一部需要“看懂”的电影,不如说这是一场需要“体验”的梦魇。 “看不懂才正常”,这句话并非为导演的故作高深辩解,而是对《穆赫兰道》本质的一种精准概括。电影的叙事结构本身就是一种反逻辑的梦境,它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颠覆了因果关系,将观众抛入一个由欲望、恐惧和身份焦虑构成的迷宫。试图用传统的线性叙事逻辑去解读它,无异于缘木求鱼。 与其执着于寻找一个唯一的、确定的“真相”,不如将《穆赫兰道》视为对好莱坞造梦机制的一次深刻反思,以及对女性身份认同的一次复杂探索。它并非单纯的悬疑片或惊悚片,而是一部充满象征意味的心理剧,探讨了梦想的破碎、欲望的扭曲和身份的迷失。 影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看似独立的段落。前半段,我们跟随失忆女子丽塔和梦想成为演员的贝蒂来到洛杉矶。丽塔神秘而脆弱,贝蒂天真而充满活力。她们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