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存储引擎之:`InnoDB`的`Record Format`:`Compact`、`Dynamic`、`Redundant`的字段存储格式。

MySQL InnoDB Record Format:Compact、Dynamic、Redundant详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MySQL InnoDB存储引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Record Format。Record Format定义了InnoDB如何物理地存储表中的数据行,直接影响着存储空间利用率、性能和兼容性。我们将会重点介绍三种主要的Record Format:Compact、Dynamic、和Redundant,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代码来加深理解。 1. Record Format概述 Record Format是InnoDB存储引擎用于在磁盘上组织和存储表数据的格式。不同的Record Format在存储结构、空间利用率和对长数据列的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选择合适的Record Format可以优化存储空间,提高查询效率,并确保与旧版本MySQL的兼容性。 2. Redundant Record Format Redundant是MySQL 5.0及更早版本中使用的默认Record Format。它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存储数据,但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 2.1 Redun …

MySQL存储引擎之:`InnoDB`的`Page`结构:`行记录`、`Page Header`和`File Trailer`的内部布局。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Page 结构深度剖析 大家好,今天我们深入探讨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Page。理解 Page 的内部布局,包括 行记录、Page Header 和 File Trailer,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排查问题至关重要。 Page 是 InnoDB 管理磁盘 I/O 的最小单元,默认大小为 16KB。所有数据都存储在 Page 中,例如表数据、索引数据等。通过高效地管理 Page,InnoDB 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磁盘 I/O,提升数据库性能。 1. Page 的整体结构 一个典型的 InnoDB Page 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部分 大小 (字节) 描述 File Header 38 包含 Page 的通用信息,例如 Page 类型、checksum 等。 System Records 26 包含两个特殊的记录:Infimum Record 和 Supremum Record。Infimum Record 是页中的最小记录,Supremum Record 是页中的最大记录。这两个记录不包含用户数据,主要用于简化记录的查找和 …

MySQL存储引擎之:`InnoDB`的`Undo Log`:其在事务回滚和`MVCC`中的物理结构。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Undo Log 的深度剖析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Undo Log。Undo Log 在事务回滚和 MVCC (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多版本并发控制) 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理解 Undo Log 的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优化 MySQL 数据库至关重要。 Undo Log 的作用:事务回滚与 MVCC Undo Log,顾名思义,用于记录事务执行过程中对数据修改前的状态。它主要有两个作用: 事务回滚 (Rollback): 当事务执行失败或被显式回滚时,Undo Log 中记录的信息可以用来撤销事务已经做出的修改,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保证 ACID 特性中的原子性 (Atomicity)。 MVCC (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 InnoDB 实现了 MVCC,允许在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读取到不同版本的数据。Undo Log 中保存的历史版本数据,是 MVCC 实现的 …

MySQL存储引擎之:`InnoDB`的`Redo Log`刷盘机制:`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0, 1, 2`模式。

好的,没问题。 InnoDB Redo Log 刷盘机制详解: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中 Redo Log 的刷盘机制,特别是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参数控制的 0, 1, 2 三种模式。理解这些模式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特别是高并发、高写入的应用场景至关重要。 1. Redo Log 的作用 在深入刷盘机制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 Redo Log 的作用。 Redo Log,也称为重做日志,主要用于在 MySQL 发生意外崩溃时,恢复未完全写入数据页的事务。InnoDB 使用 WAL (Write-Ahead Logging) 技术,即先将事务的修改写入 Redo Log,再异步地将数据页写入磁盘。 这样做的好处是: 提高写入性能: 将随机 I/O 转化为顺序 I/O,因为 Redo Log 是顺序写入的。 保证数据一致性: 即使数据库崩溃,也可以通过 Redo Log 将未完成的事务重做,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2. innodb_flush_log_ …

MySQL存储引擎之:`InnoDB`的`Adaptive Hash Index`:其在内存中的`哈希索引`创建与淘汰。

好的,我们开始今天的讲座,主题是MySQL InnoDB存储引擎中的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AHI)的内存哈希索引创建与淘汰机制。 一、自适应哈希索引(AHI)简介 InnoDB是一种索引组织表,这意味着数据按照主键顺序存储。虽然B+树索引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良好,但在某些高并发、高读取负载的工作负载下,频繁访问的索引页可能成为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nnoDB引入了自适应哈希索引。 AHI是一种完全在内存中构建的哈希索引,它允许InnoDB引擎为经常访问的索引键值对构建哈希索引,从而加速查询。需要注意的是,AHI是InnoDB引擎自动创建和管理的,DBA无法直接控制它的创建或删除。它的存在与否,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二、AHI的工作原理 AHI基于InnoDB的缓冲池(Buffer Pool)构建。当InnoDB引擎检测到某个索引键值对被频繁访问时,它会尝试为该键值对创建一个哈希索引。哈希索引的key是索引键值对的散列值,value是指向缓冲池中对应数据页的指针。 当查询到达时,InnoDB首先会检查是否可以使用AHI。如果AHI存在且适用,Inn …

MySQL存储引擎之:`InnoDB`的`Change Buffer`:其在`DML`操作中的`写入合并`机制。

好的,我们开始今天的讲座,主题是MySQL InnoDB存储引擎中的Change Buffer,以及它在DML操作中的写入合并机制。 引言:为什么要Change Buffer? 在深入Change Buffer的细节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它的存在意义。InnoDB是MySQL中最常用的存储引擎,它以数据页(Data Page)为基本存储单位,通常为16KB大小。当我们需要修改数据时,InnoDB首先要将数据页从磁盘加载到Buffer Pool(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但是,如果待修改的数据页不在Buffer Pool中,InnoDB就需要先从磁盘读取该页,再进行修改,然后才能将修改后的数据页写回磁盘。这是一个相对耗时的操作,尤其是对于随机写入的场景。 对于非唯一索引(Secondary Index)的更新,情况更加复杂。由于非唯一索引的更新相对频繁,如果每次更新都立即同步到磁盘,将会带来巨大的I/O开销,严重影响数据库的性能。 Change Buffer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对于非唯一索引页的修改,如果该页不在Buffer Pool中,InnoDB会先将这些修改缓存到 …

MySQL高级特性之:`MySQL`的`SET`和`ENUM`:其在`SQL`类型设计中的性能考量。

MySQL高级特性之:SET和ENUM在SQL类型设计中的性能考量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MySQL中两种特殊的数据类型:SET和ENUM。它们都属于枚举类型,用于限制字段的取值范围,但它们的设计和使用方式有着显著的区别,并且会对数据库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在SQL类型设计中,理解和选择合适的枚举类型至关重要。 1. ENUM类型:明确的单值选择 ENUM类型允许你为一个字段定义一个预定义的字符串列表,该字段只能取列表中的一个值。这种类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强制数据完整性,并且在存储上相对高效。 1.1 ENUM的定义和使用 ENUM的定义方式如下: CREATE TABLE products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category ENUM(‘Electronics’, ‘Clothing’, ‘Books’, ‘Home Goods’) NOT NULL ); 在这个例子中,category字段只能取’Electronics’, ‘Clot …

MySQL高级特性之:`MySQL`的`CREATE TABLE … LIKE …`:其在表结构复制中的应用。

MySQL 高级特性之 CREATE TABLE … LIKE …:表结构复制深度剖析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中一个非常实用的高级特性:CREATE TABLE … LIKE …。这个特性主要用于快速复制现有表的结构,极大地简化了数据库开发和管理工作。我们将从语法、应用场景、注意事项以及一些高级用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实际代码示例,力求让大家对这个特性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一、CREATE TABLE … LIKE … 语法详解 CREATE TABLE … LIKE … 语句的基本语法如下: CREATE TABLE new_table_name LIKE original_table_name; 这条语句的功能非常简单明了:创建一个名为 new_table_name 的新表,其表结构完全复制自 original_table_name 表。 这里的“表结构”包括: 列定义: 列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允许 NULL 等属性。 索引: 包括 PRIMARY KEY、UNIQUE KEY、INDEX 等。 约束: 包括 …

MySQL高级特性之:`MySQL`的`EXPLAIN FORMAT=JSON`:其在获取详细执行计划时的应用。

MySQL EXPLAIN FORMAT=JSON:深入解析执行计划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MySQL的一个高级特性:EXPLAIN FORMAT=JSON,以及它在获取详细执行计划中的应用。相信大家在使用MySQL进行性能优化时,都离不开EXPLAIN语句。EXPLAIN可以帮助我们了解MySQL如何执行我们的SQL语句,从而发现潜在的性能瓶颈。而EXPLAIN FORMAT=JSON则是EXPLAIN语句的一个增强版,它以JSON格式提供更详细、更结构化的执行计划信息,为我们更精准地分析和优化SQL语句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1. 为什么需要EXPLAIN FORMAT=JSON? 传统的EXPLAIN语句虽然能够提供一些关键信息,例如使用的索引、扫描的行数等等,但它输出的信息相对简单,不够结构化,难以进行自动化分析和比较。特别是对于复杂的SQL语句,其输出结果往往难以理解,信息不够全面。 EXPLAIN FORMAT=JSON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诞生的。它以JSON格式输出执行计划,具有以下优势: 结构化数据:JSON格式的数据易于解析和处理,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和工具进行自动 …

MySQL高级特性之:`MySQL`的`Invisible Columns`:其在`DDL`操作和应用兼容性中的作用。

MySQL Invisible Columns:DDL 操作与应用兼容性深度解析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的一项相对较新的特性:Invisible Columns(不可见列)。这项特性在 MySQL 8.0.23 版本中引入,它在数据库模式演进、数据迁移以及应用兼容性维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将通过具体的 DDL 操作示例和代码片段,详细分析 Invisible Columns 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影响应用程序。 1. 什么是 Invisible Columns? 顾名思义,Invisible Columns 是指默认情况下在 SELECT * 查询中不可见的列。这意味着,当我们执行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时,这些列的数据不会被返回。然而,Invisible Columns 仍然存在于表中,并且可以通过显式地指定列名来进行查询和操作。 2. Invisible Columns 的语法 创建 Invisible Column 的语法很简单,只需在列定义中使用 INVISIBLE 关键字即可。 CREATE TABLE empl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