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 JavaScript Decorators,也就是装饰器,不过是 Stage 3 版本的,保证新鲜热乎。
开场白:Decorator 是什么鬼?
想象一下,你想给你的咖啡加点糖,或者加点奶,或者再来点焦糖。咖啡本身没变,但你通过添加额外的“装饰”让它更美味了。在编程世界里,Decorator 也是类似的概念。它允许你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给类、方法、属性等等添加额外的功能。 这就像给你的代码穿上一件“马甲”,这件马甲可以改变代码的行为,而不用直接修改代码本身。
为什么要用 Decorator?
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更优雅地进行元编程。元编程就是编写能够操作代码的代码。Decorator 是元编程的一种形式,它提供了一种声明式的方式来修改和扩展类的行为。它的主要优势包括:
- 代码复用: 相同的装饰逻辑可以应用到多个类或方法上,避免代码重复。
- 可读性: 装饰器可以使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因为它们将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s)与核心业务逻辑分离。
- 解耦: 装饰器可以将附加功能与原始代码解耦,降低了代码之间的依赖性。
Stage 3 Decorator:新时代的曙光
过去的 JavaScript 装饰器提案经历过多次修改,而 Stage 3 提案则相对稳定,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它主要定义了三种类型的装饰器:
- Class Decorator (类装饰器): 作用于整个类。
- Method Decorator (方法装饰器): 作用于类的方法。
- Field Decorator (字段装饰器): 作用于类的属性。
接下来,我们逐一深入了解这三种装饰器的具体工作原理。
1. Class Decorator:给类穿上“金钟罩”
Class Decorator 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装饰类的。它接收一个参数,即被装饰的类本身,然后可以返回一个新的类,或者直接修改原来的类。
语法:
@decorator
class MyClass {
// ...
}
这里的 @decorator
就是一个 Class Decorator。
工作原理:
Class Decorator 的本质是一个函数,它接收构造函数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新的构造函数(或者修改原来的构造函数)。这个新的构造函数将被用来创建类的实例。
应用场景:
- 注册类: 可以用 Class Decorator 将类注册到某个系统中,比如依赖注入容器。
- 修改类行为: 可以用 Class Decorator 添加静态属性、方法,或者修改类的原型。
- AOP (面向切面编程): 可以用 Class Decorator 实现 AOP,例如,在类创建时记录日志。
举例说明:
function singleton(constructor) {
let instance;
return class extends constructor {
constructor(...args) {
if (!instance) {
instance = super(...args);
}
return instance;
}
};
}
@singleton
class DatabaseConnection {
constructor(url) {
this.url = url;
console.log(`Connecting to ${url}`);
}
query(sql) {
console.log(`Executing SQL: ${sql}`);
}
}
const db1 = new DatabaseConnection('localhost:5432'); // Connecting to localhost:5432
const db2 = new DatabaseConnection('localhost:5432'); // 不会再次连接
console.log(db1 === db2); // true
在这个例子中,@singleton
装饰器确保了 DatabaseConnection
类只有一个实例。每次创建 DatabaseConnection
的实例时,都会检查是否已经存在实例。如果存在,就返回已有的实例,否则就创建一个新的实例。
更深入的例子:
function addLogging(constructor) {
return class extends constructor {
constructor(...args) {
super(...args);
console.log(`Creating instance of ${constructor.name}`);
}
static logClassName() {
console.log(`Class name is ${constructor.name}`);
}
};
}
@addLogging
class MyComponent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
}
MyComponent.logClassName(); // Class name is MyComponent
const component = new MyComponent('Button'); // Creating instance of MyComponent
这个例子中,addLogging
装饰器给类添加了日志功能,在创建类实例时会输出日志信息。同时,装饰器也添加了一个静态方法用来打印类名。
2. Method Decorator:给方法加点“魔法”
Method Decorator 用于装饰类的方法。它可以修改方法的行为,比如在方法执行前后添加额外的逻辑,或者完全替换掉原来的方法。
语法:
class MyClass {
@decorator
myMethod() {
// ...
}
}
这里的 @decorator
就是一个 Method Decorator。
工作原理:
Method Decorator 接收三个参数:
target
: 对于静态成员来说是类的构造函数,对于实例成员来说是类的原型对象。context
: 一个对象,包含有关被装饰的方法的信息,例如方法名 (name
)、是否是静态方法 (static
)、以及访问和修改方法的接口。descriptor
: 一个属性描述符对象,类似于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
的返回值。它包含了方法的配置信息,比如value
(方法本身)、writable
、enumerable
、configurable
。
Method Decorator 可以返回一个新的属性描述符对象,用来替换原来的描述符。
应用场景:
- AOP (面向切面编程): 可以在方法执行前后添加日志、性能监控等功能。
- 权限验证: 可以验证用户是否有权限执行某个方法。
- 缓存: 可以缓存方法的执行结果,避免重复计算。
- 重试机制: 如果方法执行失败,可以自动重试。
- 绑定this: 某些情况下可以用来自动绑定 this。
举例说明:
function logMethod(target, context, descriptor) {
const originalMethod = descriptor.value;
descriptor.value = function (...args) {
console.log(`Calling method: ${context.name} with arguments: ${args}`);
const result = originalMethod.apply(this, args);
console.log(`Method ${context.name} returned: ${result}`);
return result;
};
}
class Calculator {
@logMethod
add(a, b) {
return a + b;
}
}
const calculator = new Calculator();
calculator.add(2, 3); // Calling method: add with arguments: 2,3
// Method add returned: 5
在这个例子中,@logMethod
装饰器给 add
方法添加了日志功能,在方法执行前后会输出日志信息。
更高级的例子(使用 context):
function readOnly(target, context, descriptor) {
descriptor.writable = false; // 使方法只读
console.log(`Making ${context.name} read-only`);
}
class Person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
@readOnly
getName() {
return this.name;
}
}
const person = new Person('Alice');
console.log(person.getName()); // Alice
// 尝试修改 getName 方法 (会报错,严格模式下)
// person.getName = function() { return "Bob"; };
在这个例子中,@readOnly
装饰器使用了 context.name
来获取方法名,并将 writable
设置为 false
,从而使 getName
方法变为只读。
3. Field Decorator:给属性也穿上“防护服”
Field Decorator 用于装饰类的属性。它可以修改属性的初始化行为,或者添加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来实现更复杂的属性访问控制。
语法:
class MyClass {
@decorator
myProperty = 'defaultValue';
}
这里的 @decorator
就是一个 Field Decorator。
工作原理:
Field Decorator 接收两个参数:
target
: 对于静态成员来说是类的构造函数,对于实例成员来说是类的原型对象。context
: 一个对象,包含有关被装饰的属性的信息,例如属性名 (name
)、是否是静态属性 (static
)、以及访问和修改属性的接口(private
属性会有所不同)。
Field Decorator 可以返回一个 initializer 函数,该函数在类的构造函数执行时被调用,用于初始化属性的值。 或者返回一个 replacement 对象,用来完全替换属性的定义。
应用场景:
- 数据验证: 可以验证属性的值是否符合要求。
- 延迟加载: 可以实现属性的延迟加载,只有在第一次访问时才进行初始化。
- 数据转换: 可以对属性的值进行转换,例如,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字。
- 监听属性变化: 可以监听属性的变化,并在变化时执行某些操作。
- 创建私有属性: 结合
context.private
可以创建真正的私有属性。
举例说明:
function nonNegative(target, context) {
return function (initialValue) {
if (initialValue < 0) {
return 0;
}
return initialValue;
};
}
class Counter {
@nonNegative
count = 0;
increment() {
this.count++;
}
}
const counter = new Counter();
console.log(counter.count); // 0
counter.count = -5; // 仍然有效,因为直接访问属性绕过了装饰器
console.log(counter.count); // -5
counter.increment();
console.log(counter.count); // -4
在这个例子中,@nonNegative
装饰器确保 count
属性的值始终为非负数。如果初始值为负数,则将其设置为 0。 注意,这里只是对初始化有效,直接赋值给属性是绕过装饰器的。
更高级的例子(使用 getter 和 setter):
function validate(target, context) {
let value;
return {
get() {
return value;
},
set(newValue) {
if (typeof newValue !== 'string') {
throw new TypeError('Name must be a string!');
}
value = newValue;
},
init(initialValue) { // 属性的初始值
if(typeof initialValue !== 'string') {
throw new TypeError('Initial value of name must be a string!');
}
value = initialValue;
return value; // 必须返回初始值
}
};
}
class User {
@validate
name = "Initial Name";
}
const user = new User();
console.log(user.name); // Initial Name
user.name = "New Name";
console.log(user.name); // New Name
try {
user.name = 123; // 抛出 TypeError: Name must be a string!
} catch (e) {
console.error(e);
}
在这个例子中,@validate
装饰器创建了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用于验证 name
属性的值是否为字符串。如果尝试将非字符串值赋给 name
属性,则会抛出 TypeError
。 同时,init
方法定义了属性的初始值,并且也进行了类型检查。
更高级的例子(创建私有属性):
注意: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使用方式,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一些限制,需要仔细考虑。
const hidden = new WeakMap();
function privateField(target, context) {
if (context.private) {
return function (initialValue) {
hidden.set(this, initialValue);
return; // 返回 undefined,阻止默认的属性初始化
};
}
}
class MyClass {
@privateField
#privateValue = 'secret';
getPrivateValue() {
return hidden.get(this);
}
}
const instance = new MyClass();
console.log(instance.getPrivateValue()); // secret
// console.log(instance.#privateValue); // 报错:私有属性无法在类外部访问
在这个例子中,@privateField
装饰器与私有字段 #privateValue
结合使用,创建了一个真正的私有属性。装饰器使用 WeakMap
来存储私有属性的值,只有通过 getPrivateValue
方法才能访问。 这样可以防止在类外部直接访问私有属性,实现了更强的封装性。
总结:Decorator 的强大之处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Decorator 的强大之处。它们提供了一种简洁、优雅的方式来修改和扩展类的行为,而无需修改原始代码。
各种 Decorator 的参数对比:
Decorator Type | target |
context |
descriptor (仅 Method) |
返回值 |
---|---|---|---|---|
Class | 类的构造函数 (constructor ) |
一个对象,包含 kind: "class" 、name (类名)、addInitializer (一个函数,允许在类初始化时运行代码)、metadata 等信息。 |
N/A | 一个新的构造函数,或者修改原来的构造函数。 |
Method | 类的原型对象 (实例方法) 或 类的构造函数 (静态方法) | 一个对象,包含 kind: "method" 、name (方法名)、static (是否为静态方法)、private (是否为私有方法,如果是,则 name 为 undefined )、addInitializer 、access (包含访问和修改方法的接口,例如 get , set , has )、metadata 等信息。 |
属性描述符对象 | 一个新的属性描述符对象,用来替换原来的描述符。 |
Field | 类的原型对象 (实例属性) 或 类的构造函数 (静态属性) | 一个对象,包含 kind: "field" 、name (属性名)、static (是否为静态属性)、private (是否为私有属性,如果是,则 name 为 undefined )、addInitializer 、access (包含访问和修改属性的接口,例如 get , set , has )、metadata 等信息。 |
N/A | 一个initializer 函数 (用于初始化属性值) 或者一个replacement对象 (用于完全替换属性的定义), 如果是私有属性,initializer 函数必须返回 undefined。 |
Decorator 在框架扩展中的应用
Decorator 在各种 JavaScript 框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框架扩展方面。例如:
- Angular: Angular 使用 Decorator 来定义组件、指令、服务等。
- NestJS: NestJS 是一个 Node.js 框架,它大量使用了 Decorator 来定义控制器、路由、中间件等。
- MobX: MobX 是一个状态管理库,它使用 Decorator 来定义 observable 和 computed 属性。
这些框架利用 Decorator 简化了配置和开发流程,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总结
JavaScript Decorator 是一种强大的元编程工具,它可以让我们更优雅地修改和扩展类的行为。通过 Class Decorator、Method Decorator 和 Field Decorator,我们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例如,AOP、数据验证、权限验证、缓存等等。在框架扩展方面,Decorator 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化了配置和开发流程,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JavaScript Decorator。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