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穷越买买买? “稀缺效应”下的消费困境与逃离之路 “这个牌子打折力度好大啊,错过这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有了!”、“姐妹们,赶紧冲啊,最后几件啦!”、“虽然这个月已经超支了,但是这个真的太划算了,不买感觉亏了一个亿!”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常常能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甚至和朋友的聊天中听到。乍一听,好像大家都在追求性价比,精打细算过日子。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说这些话的人,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些经济宽裕、追求极致生活品质的人,反而是那些收入不高,甚至经济拮据的人。 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穷,似乎越容易陷入“买买买”的怪圈。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管不住手”的问题,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心理机制和社会因素。而“稀缺效应”正是理解这一现象的关键钥匙。 “稀缺效应”: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操纵 “稀缺效应”,也称为“稀缺性偏差”,指的是当人们感到某种资源(时间、金钱、机会等)稀缺时,会过度关注和追求这种资源,从而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和决策失误。这个概念最早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穆来纳坦和哈佛大学教授沙菲尔在他们的著作《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中提出。 想象一下,你正在沙漠中徒步,水壶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