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内耗!你的纠结,可能是“沉没成本”在作祟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明知道一段关系已经变质,却因为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无法割舍;明知道一份工作毫无前途,却因为付出了太多的努力而难以放弃;明知道一个项目注定失败,却因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骑虎难下。这些让我们进退两难、倍感焦虑的困境,往往都与一个经济学概念息息相关——“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回收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感情等等。理性决策者在做决定时,应该着眼于未来的收益和成本,而忽略已经无法改变的沉没成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受到沉没成本的干扰,做出非理性的选择,从而陷入内耗的泥潭。 一、沉没成本:看不见的心理陷阱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执着于沉没成本呢?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机制。 首先,损失厌恶在起作用。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损失的感受远大于对收益的感受。放弃已经投入的成本,就意味着承认损失,这种痛苦感会让我们倾向于继续投入,试图挽回损失,即使这种努力很可能徒劳无功。 其次,认知失调也在发挥作用。当我们为一个选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为了保持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