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编程进阶之:数据库设计中的时间戳处理:`DATETIME`、`TIMESTAMP`和`INT`的选择。

嘿,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今天咱来聊聊数据库里那些“时间”的事儿,特别是MySQL里时间戳的处理,DATETIME、TIMESTAMP和INT这三个哥们儿,到底该选谁?这可不是选妃,选不好,以后维护起来哭都没地方哭去。 咱们的目标是:搞清楚这三个家伙的脾气秉性,在不同的场景下,选出最适合的那一位,让我们的数据库跑得更快,更稳。 第一幕:三位“时间”的自我介绍 首先,咱们请这三位主角上台,让他们自己介绍一下。 DATETIME: “大家好,我是DATETIME,我的特点是存储日期和时间,精确到秒。我的格式是YYYY-MM-DD HH:MM:SS,占8个字节的存储空间。我比较耿直,存储什么就是什么,不会随时间和时区变化而变化。” TIMESTAMP: “各位好,我是TIMESTAMP,我也存储日期和时间,精确到秒,格式也是YYYY-MM-DD HH:MM:SS。但是我和DATETIME不一样,我占4个字节,并且我会根据时区进行转换。我出生的时候,会记录下服务器的时区,以后读取的时候,会根据用户的时区进行转换。我的范围有限制,从1970-01-01 00:00:01到2038-01-19 …

HTML5 `datetime` 属性:机器可读日期与时间戳的精确表达

HTML5 datetime 属性:穿越时空的钥匙,机器与人的共同语言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聊点儿跟时间有关的,但又不仅仅是时间。想象一下,你穿越回公元前753年的古罗马,想要跟当地人交流一下现代的日期格式,比如“2023年10月27日”。估计你得比划半天,对方才能勉强明白你指的是卡伦达历的某个节点,然后又是一通复杂的换算,才能大概知道你说的“今天”对应他们的哪一天。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费劲?原因很简单,因为时间这玩意儿,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我们今天的主角——HTML5 的 datetime 属性,就像一把穿越时空的钥匙,它能把各种各样的人类可读的日期和时间,翻译成一种机器能懂的、精确的时间戳,让电脑也能轻松理解“今天”到底指的是哪一天。 别害怕,这可不是什么高深的编程理论。咱们用更轻松的方式来理解。 datetime 属性:藏在标签里的时间胶囊 datetime 属性主要用在 <time> 标签里。<time> 标签本身就是一个用来表示日期和时间的元素,但它主要还是给人类看的。而 datetime 属性,就是 <time> 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