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 (LLM) 推理优化:量化、剪枝与推理引擎

大模型推理优化:炼丹术与屠龙技 最近几年,大语言模型(LLM)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动不动就号称自己“智商爆表”,能写诗、能编程、能跟你谈天说地,甚至还能帮你写年终总结(虽然写得好不好另说)。 这些模型固然厉害,但用起来也烧钱啊!训练它们要耗费巨量的算力,推理(就是让模型根据你的问题给出答案的过程)同样是个“电老虎”,分分钟烧掉你的显卡。你想想,你只是想让它帮你写个文案,结果电费比稿费还贵,这生意还怎么做? 所以,如何让大模型跑得更快、更省钱,就成了大家绞尽脑汁研究的课题。这就像古代的炼丹术,大家都想找到点石成金的方法,把成本降下来,效率提上去。而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这门“炼丹术”里的几个关键法宝:量化、剪枝和推理引擎。 一、量化:把“巨人”变成“巧匠” 想象一下,你面前站着一位身高十米,肌肉发达的巨人,力大无穷,能轻易举起一辆汽车。但是,让他绣花?恐怕有点难为他了。因为他的身体太笨重,动作不够精细。 大模型也是一样。它们内部的参数(可以理解为模型的记忆和知识)通常用高精度的数据类型(比如32位浮点数)来存储。这种高精度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但也导致模型体积庞大,计算复杂,推理速度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