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对POSIX权限与ACL(访问控制列表)的操作:实现精细化的文件权限控制

Python对POSIX权限与ACL(访问控制列表)的操作:实现精细化的文件权限控制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如何在Python中操作POSIX权限和ACL,从而实现对文件系统更精细的权限控制。在多用户、高安全性的环境中,仅仅依赖传统的POSIX权限模型往往不够,ACL提供了更灵活、更强大的控制方式。我们将从POSIX权限的基础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ACL的使用,并通过大量的代码示例来演示如何在Python中完成这些操作。 一、POSIX权限基础 POSIX权限模型是Unix-like操作系统中最为基础的权限控制机制。它基于用户、组和其他人三种身份,以及读、写、执行三种权限。 身份: User (所有者): 文件的创建者。 Group (所属组): 与文件关联的组。 Others (其他人): 既不是所有者,也不是所属组的成员。 权限: Read (r): 允许读取文件内容或列出目录内容。 Write (w): 允许修改文件内容或在目录中创建/删除文件。 Execute (x): 允许执行文件(如果它是可执行文件)或进入目录。 POSIX权限通常用数字表示,每一位代表一种权 …

C++ `posix_memalign` / `_aligned_malloc`:获取指定对齐的内存块

好的,各位观众,欢迎来到今天的“内存对齐那些事儿”特别节目!今天咱们不讲大道理,就聊聊C++里那些让你又爱又恨的内存对齐操作,特别是 posix_memalign 和 _aligned_malloc 这两位“对齐界”的大佬。 开场白:为什么要对齐? 想象一下,你家住着一堆数据,有的数据是“大款”,需要豪华套房(比如double类型),有的数据是“平民”,只需要单间(比如char类型)。 如果你把这些数据随便塞到一个房间里,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性能下降: CPU访问内存的时候,喜欢按照特定的“步长”来走,比如4字节或者8字节。如果你的数据没有按照这个步长对齐,CPU可能需要多次访问内存才能取到完整的数据,这就浪费时间啦! 移植性问题: 有些架构(比如某些嵌入式系统)强制要求某些数据必须对齐,否则直接崩溃给你看! 原子性问题: 某些原子操作要求数据必须对齐,否则结果可能不正确。 所以,内存对齐,不仅仅是“好看”,更是“好用”! 主角登场:posix_memalign 和 _aligned_malloc 这两位大佬,都是用来分配指定对齐方式的内存块的,但是出身不同,用法也有点小区别。 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