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舍入的艺术:ROUND() 与 TRUNCATE() 函数详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数值舍入的两个重要函数:ROUND() 和 TRUNCATE()。在编程中,处理浮点数或者需要保留特定位数的小数时,舍入操作至关重要。这两个函数虽然都用于舍入,但其机制和应用场景却有所不同。我们将从函数定义、语法、不同参数下的行为、应用实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剖析这两个函数。 1. 函数定义与基本语法 ROUND() 函数 ROUND() 函数的目的是将一个数值舍入到指定的位数。它会根据舍入位数的下一位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语法: ROUND(number, decimals) number: 要舍入的数值。 decimals: 指定要保留的小数位数。 TRUNCATE() 函数 TRUNCATE() 函数则直接截断数值到指定的位数,不进行任何四舍五入操作。 语法: TRUNCATE(number, decimals) number: 要截断的数值。 decimals: 指定要保留的小数位数。 2. decimals 参数的解读 decimals 参数是这两个函数的关键,它决定了舍入 …
MySQL的`Innodb`的`Change Buffer`:其`Insert Buffer`的工作原理
好的,我们现在开始讲解InnoDB的Change Buffer,重点关注其中的Insert Buffer的工作原理。 InnoDB Change Buffer:加速非唯一二级索引写操作的利器 在深入Insert Buffer之前,我们需要理解Change Buffer的整体概念。Change Buffer是InnoDB存储引擎为了优化对非唯一二级索引的写操作而设计的一个特殊的数据结构。当我们需要写入数据到非唯一二级索引,但该索引页不在Buffer Pool中时,InnoDB不会立即从磁盘读取索引页,而是将这些变更(Insert、Delete、Update)缓存在Change Buffer中。等到后续某个时刻,将Change Buffer中的变更合并(merge)到实际的索引页上,这个过程称为Change Buffer的合并(Merge)。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随机IO的性能远低于顺序IO。频繁地从磁盘读取索引页进行写入操作会严重影响数据库的性能。而Change Buffer则可以将这些随机IO转换为相对集中的、延迟的IO操作,从而提升整体性能。 Change Buffer主要针对以下 …
如何利用`EXTRACT()`函数提取日期或时间的特定部分?
EXTRACT() 函数详解:从日期时间中提取所需信息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SQL 中一个非常实用的函数:EXTRACT()。这个函数允许我们从日期或时间值中提取特定的部分,比如年、月、日、小时、分钟等等。它在数据分析、报表生成以及任何需要细粒度日期时间操作的场景中都非常有用。 1. EXTRACT() 函数的基本语法 EXTRACT() 函数的语法如下: EXTRACT(part FROM datetime_expression) 其中: part:指定要提取的日期或时间部分。它可以是以下值之一: YEAR MONTH DAY HOUR MINUTE SECOND QUARTER WEEK DAYOFWEEK (星期几,通常 1 代表星期日,2 代表星期一,以此类推) DAYOFYEAR (一年中的第几天) EPOCH (自 1970-01-01 00:00:00 UTC 起的秒数) CENTURY DECADE MILLISECONDS MICROSECONDS TIMEZONE_HOUR TIMEZONE_MINUTE datetime_expression:要从中提取信 …
MySQL的`Innodb`的`Adaptive Hash Index`:如何加速查询?
InnoDB 自适应哈希索引:加速查询的利器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AHI)。 AHI 是一种由 InnoDB 自动构建和维护的索引结构,旨在加速查询性能,尤其是在工作负载以点查询为主的情况下。 什么是哈希索引? 在深入 AHI 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哈希索引的基本概念。哈希索引是一种使用哈希函数将索引键映射到数据行的内存地址的数据结构。当执行查询时,哈希函数会根据查询条件计算出对应的内存地址,从而直接定位到数据行,无需像 B-Tree 索引那样进行树的遍历。 哈希索引的优点是查找速度极快,时间复杂度接近 O(1)。然而,哈希索引也有一些限制: 只能用于等值查询(=, IN): 哈希索引依赖于哈希函数的精确匹配,无法支持范围查询(>, <, BETWEEN)或模糊查询(LIKE)。 不支持排序: 哈希索引中数据的存储顺序与键的逻辑顺序无关,因此无法直接用于排序操作。 哈希冲突: 不同的键可能产生相同的哈希值,导致哈希冲突。解决哈希冲突会增加查找时间。 Inno …
如何利用`CURDATE()`与`NOW()`函数获取当前日期与时间?
利用 CURDATE() 与 NOW() 函数获取当前日期与时间:一场编程实践讲座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如何利用 MySQL 中的 CURDATE() 和 NOW() 函数来获取当前日期和时间。这两个函数是数据库操作中非常基础但又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记录、报表生成、以及业务逻辑判断等场景。通过本次讲座,我希望大家能够彻底掌握这两个函数的用法,并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可能性。 1. CURDATE() 函数:精准定位今天 CURDATE() 函数的作用非常明确:它返回当前的日期,格式为 ‘YYYY-MM-DD’。这个函数不接受任何参数,每次调用都会返回服务器当前的日期。 1.1 基本语法与示例 CURDATE() 函数的语法非常简单: SELECT CURDATE(); 执行这条 SQL 语句,你会得到类似这样的结果: CURDATE() 2024-10-27 这个结果代表执行查询时服务器的当前日期是 2024 年 10 月 27 日。 1.2 CURDATE() 的别名:CURRENT_DATE() 和 CURRENT_DATE CU …
MySQL的`Innodb`的`File-per-table`模式:在空间管理上的优势
MySQL InnoDB File-per-table 模式:空间管理优势深度剖析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的 File-per-table 模式,特别是它在空间管理方面的优势。File-per-table 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每个 InnoDB 表的数据和索引存储在单独的 .ibd 文件中。与共享表空间相比,这种模式在空间管理上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控制和更高的灵活性。 1. File-per-table 模式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 File-per-table 模式。默认情况下,InnoDB 使用共享表空间 ibdata1 来存储所有表的数据和索引。启用 File-per-table 模式后,每个表都会拥有独立的 .ibd 文件,该文件位于数据库目录下,与表名相同。可以使用以下 SQL 命令启用 File-per-table 模式: SET GLOBAL innodb_file_per_table=ON; 或者,在 MySQL 的配置文件 my.cnf 或 my.ini 中添加以下配置: [mysqld] innodb_file_per_ …
如何利用`CONCAT()`函数连接多个字符串?
CONCAT() 函数深度解析:字符串连接的艺术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SQL 中一个非常实用且常见的函数:CONCAT()。它允许我们连接多个字符串,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单一的字符串。在实际应用中,CONCAT() 的用途非常广泛,从生成动态 SQL 查询到格式化输出数据,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1. CONCAT() 函数的基本语法 CONCAT() 函数的基本语法非常简单: CONCAT(string1, string2, string3, …); string1, string2, string3 等等,是要连接的字符串。这些字符串可以是字面量、列名、变量或任何可以解析为字符串的表达式。 CONCAT() 函数接受一个或多个字符串作为参数。 函数返回一个包含所有输入字符串连接后的新字符串。 示例 1:连接字面量字符串 SELECT CONCAT(‘Hello’, ‘ ‘, ‘World!’); — 返回 ‘Hello World!’ 示例 2:连接列名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 employees 的表,包含 first_name 和 last_name 两列: CREATE T …
MySQL的`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性能与数据安全的平衡
MySQL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参数:性能与数据安全的平衡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个MySQL中非常重要的参数: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这个参数直接关系到InnoDB存储引擎的数据安全性和性能,理解它对于优化MySQL配置至关重要。 事务的ACID特性回顾 在深入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事务的ACID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是不可分割的操作单元,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必须保证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Isolation): 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应该相互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持久性(Durability): 事务一旦提交,其结果就应该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即使系统发生故障也不会丢失。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主要影响的就是事务的持久性。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参数详解 in …
如何利用`FIND_IN_SET()`函数进行高效的列表查询?
FIND_IN_SET()函数的高效列表查询:一场深度解析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个MySQL中看似简单,但用对了可以非常高效的函数:FIND_IN_SET()。 很多人对它存在误解,认为它效率低下,应该避免使用。但实际上,只要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并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FIND_IN_SET()可以成为你查询工具箱中的一把利器。 一、FIND_IN_SET()函数的基本概念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FIND_IN_SET()的基本语法和功能。 FIND_IN_SET(str, strlist) str: 要查找的字符串。 strlist: 用逗号分隔的字符串列表。 该函数返回 str 在 strlist 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从 1 开始计数)。 如果 str 不在 strlist 中,或者 strlist 为空字符串,则返回 0。如果 str 或 strlist 为 NULL,则返回 NULL。 示例: SELECT FIND_IN_SET(‘b’, ‘a,b,c,d’); — 返回 2 SELECT FIND_IN_SET(‘e’, ‘a,b,c,d’); — 返回 …
MySQL的`Innodb`的`Data Dictionary`:在`MySQL 8.0`中的变化
好的,下面是一篇关于MySQL 8.0中InnoDB数据字典变化的讲座稿。 MySQL 8.0 InnoDB 数据字典:一场深刻的变革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MySQL 8.0中InnoDB数据字典的重大变化。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的核心组件,负责存储数据库的元数据,例如表结构、索引信息、用户权限等。在MySQL 8.0中,InnoDB数据字典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重构,从基于文件存储过渡到了基于InnoDB自身的表存储。 这次转变影响深远,极大地提高了MySQL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历史回顾:MySQL 5.7及之前的版本 在MySQL 5.7及更早的版本中,数据字典的信息存储在.frm文件、mysql系统数据库的表以及InnoDB内部数据结构中。这种混合存储方式存在诸多问题: 一致性问题: .frm文件和mysql系统数据库中的信息可能不同步,导致数据不一致。 性能瓶颈: 频繁的文件I/O操作降低了数据库的性能。 ACID支持不足: 对数据字典的修改缺乏事务支持,容易出现数据损坏。 升级困难: 升级MySQL版本时,需要处理复杂的.frm文件迁移,容易出错。 可扩展性差: 随着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