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WordPress `rest_pre_dispatch` 钩子源码:如何在 REST API 路由处理前执行自定义逻辑,如缓存。

大家好,我是老码,今天咱们聊聊WordPress REST API里的一个“妙人儿”—— rest_pre_dispatch 钩子。这个钩子可厉害了,能在REST API路由处理之前“截胡”,让咱们有机会插入一些自定义逻辑,比如缓存。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餐厅,rest_pre_dispatch就像站在门口的迎宾,可以先看看顾客是不是熟客,如果是,直接带到预留的包间,省去了排队点菜的麻烦。

什么是rest_pre_dispatch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rest_pre_dispatch是个什么玩意儿。简单来说,它是一个filter钩子,存在于WordPress REST API处理请求的核心流程中。当一个REST API请求进来时,WordPress会根据请求的URL和HTTP方法,找到对应的路由处理函数。但在真正执行这个处理函数之前,rest_pre_dispatch钩子会被触发。

这个钩子允许你返回一个WP_REST_Response对象,或者一个WP_Error对象,从而完全跳过原有的路由处理函数。如果你什么都不返回(返回null),那么WordPress会继续执行原定的路由处理函数。这就是“截胡”的含义:你可以选择自己处理请求,也可以选择放行让WordPress继续。

rest_pre_dispatch的源码解读

想要玩转rest_pre_dispatch,咱们得先看看它藏在WordPress源码的哪个角落里。这个钩子位于 wp-includes/rest-api.php 文件中。具体来说,它是在 WP_REST_Server::dispatch() 方法中被调用的。

以下是简化后的相关代码片段(WordPress版本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逻辑不变):

// wp-includes/rest-api.php

/**
 * Dispatch a REST request.
 *
 * @since 4.4.0
 *
 * @param WP_REST_Request|null $request Request to dispatch.
 * @return WP_REST_Response|WP_Error Result of the dispatch.
 */
public function dispatch( $request = null ) {
    if ( empty( $request ) ) {
        $request = $this->request;
    }

    // Find the route and handler.
    $result = $this->match_request();

    if ( is_wp_error( $result ) ) {
        return $result;
    }

    list( $route, $handler ) = $result;

    /**
     * Filters the REST API pre-dispatch check.
     *
     * Allows bypassing the handling of the request entirely. The filter
     * receives the request object and returns either a WP_REST_Response to short-circuit
     * the request, a WP_Error to indicate an error, or null to fall through
     * to the default dispatching.
     *
     * @since 4.4.0
     *
     * @param WP_REST_Response|WP_Error|null $result  Result of the dispatch, usually null.
     * @param WP_REST_Server                $this    Server instance.
     * @param WP_REST_Request               $request Request to dispatch.
     */
    $result = apply_filters( 'rest_pre_dispatch', null, $this, $request );

    if ( ! is_null( $result ) ) {
        return $result;
    }

    // ... 后续的路由处理逻辑 ...
}

从代码中可以看出,apply_filters( 'rest_pre_dispatch', null, $this, $request ); 这行就是rest_pre_dispatch钩子的调用点。它接收三个参数:

  • null: 初始值,表示默认情况下不进行任何操作,让WordPress继续处理请求。
  • $this: WP_REST_Server 实例,可以访问服务器的各种属性和方法。
  • $request: WP_REST_Request 实例,包含了请求的所有信息,比如URL、HTTP方法、请求参数等等。

rest_pre_dispatch 的应用场景:缓存

现在,我们来聊聊rest_pre_dispatch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缓存。想象一下,你的网站有一个REST API接口,用来获取热门文章列表。这个接口的请求量很大,每次都查询数据库会给服务器带来不小的压力。这时候,就可以使用rest_pre_dispatch来实现缓存,把热门文章列表缓存起来,下次请求直接返回缓存数据,避免重复查询数据库。

实现步骤:

  1. 注册钩子: 在你的插件或者主题的 functions.php 文件中,使用 add_filter() 函数注册 rest_pre_dispatch 钩子。
  2. 检查缓存: 在钩子函数中,根据请求的URL和参数,生成一个唯一的缓存键,然后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该键对应的数据。
  3. 返回缓存或继续处理: 如果缓存命中,则创建一个 WP_REST_Response 对象,包含缓存数据,并返回。如果缓存未命中,则返回 null,让WordPress继续执行原有的路由处理函数。
  4. 更新缓存: 如果请求最终由WordPress处理,并在处理函数中成功获取了数据,则将数据存入缓存,以便下次使用。

代码示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如何使用rest_pre_dispatch来实现REST API接口的缓存:

<?php
/**
 * Plugin Name: REST API Cache Example
 * Description: Demonstrates how to use rest_pre_dispatch to cache REST API responses.
 */

add_filter( 'rest_pre_dispatch', 'rest_api_cache_filter', 10, 3 );

/**
 * Filters the REST API pre-dispatch check for caching.
 *
 * @param WP_REST_Response|WP_Error|null $result  Result of the dispatch, usually null.
 * @param WP_REST_Server                $server  Server instance.
 * @param WP_REST_Request               $request Request to dispatch.
 *
 * @return WP_REST_Response|WP_Error|null
 */
function rest_api_cache_filter( $result, $server, $request ) {
    // 只缓存特定路由,例如 /wp/v2/posts
    if ( strpos( $request->get_route(), '/wp/v2/posts' ) === false ) {
        return $result; // 不是我们要缓存的路由,直接放行
    }

    // 生成缓存键
    $cache_key = 'rest_api_' . md5( $request->get_route() . serialize( $request->get_params() ) );

    // 尝试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cached_data = get_transient( $cache_key );

    if ( $cached_data ) {
        // 缓存命中,返回缓存数据
        $response = new WP_REST_Response( $cached_data );
        $response->header( 'X-Cache', 'HIT' ); // 添加一个自定义头部,表示缓存命中
        return $response;
    } else {
        // 缓存未命中,返回 null,让 WordPress 继续处理请求
        return null;
    }
}

add_action( 'rest_after_dispatch', 'rest_api_cache_update', 10, 3 );

/**
 * Action to update the cache after a REST API request is dispatched.
 *
 * @param WP_REST_Response $response The REST response.
 * @param WP_REST_Server   $server   The REST server instance.
 * @param WP_REST_Request  $request  The REST request.
 */
function rest_api_cache_update( $response, $server, $request ) {
    // 只有当请求成功并且是我们要缓存的路由时才更新缓存
    if ( $response->is_error() || strpos( $request->get_route(), '/wp/v2/posts' ) === false ) {
        return;
    }

    // 生成缓存键
    $cache_key = 'rest_api_' . md5( $request->get_route() . serialize( $request->get_params() ) );

    // 获取响应数据
    $data = $response->get_data();

    // 将数据存入缓存,设置过期时间为 1 小时
    set_transient( $cache_key, $data, 1 * HOUR_IN_SECONDS );
}

代码解释:

  • rest_api_cache_filter() 函数:
    • 首先检查请求的路由是否是 /wp/v2/posts,如果不是,则直接返回 null,让WordPress继续处理请求。
    • 然后,根据请求的路由和参数,生成一个唯一的缓存键。
    • 接着,尝试从WordPress的瞬态(transient)缓存中获取数据。
    • 如果缓存命中,则创建一个 WP_REST_Response 对象,包含缓存数据,并设置一个自定义的HTTP头部 X-Cache: HIT,表示缓存命中。
    • 如果缓存未命中,则返回 null,让WordPress继续处理请求。
  • rest_api_cache_update() 函数:
    • 在WordPress处理完请求后,如果请求成功,则获取响应数据,并将其存入缓存。
    • 缓存的过期时间设置为1小时。

注意事项:

  • 缓存键的设计: 缓存键的设计非常重要,要确保能够唯一标识一个请求。一般来说,可以把请求的URL、HTTP方法、请求参数等等都包含在缓存键中。
  • 缓存过期时间: 缓存过期时间的设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数据更新频繁,则需要设置较短的过期时间。
  • 缓存清理: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清理缓存,以避免返回过期的数据。可以使用WordPress的 delete_transient() 函数来清理缓存。
  • 错误处理: 在缓存过程中,需要进行错误处理,例如,如果缓存读取失败,则应该返回 null,让WordPress继续处理请求。
  • 安全: 确保缓存的数据是安全的,避免缓存敏感信息。

rest_pre_dispatch 的其他应用场景

除了缓存之外,rest_pre_dispatch 还可以用于其他一些场景,例如:

  • 权限验证: 在执行路由处理函数之前,检查用户是否具有访问该接口的权限。
  • 请求参数验证: 在执行路由处理函数之前,验证请求参数是否合法。
  • 日志记录: 记录REST API请求的详细信息,例如请求时间、请求IP、请求参数等等。
  • 重定向: 根据某些条件,将请求重定向到其他接口。
  • 修改请求: 在执行路由处理函数之前,修改请求的参数或头部信息。

rest_pre_dispatchrest_authentication_errors 的区别

有些同学可能会把 rest_pre_dispatchrest_authentication_errors 混淆。虽然它们都可以在REST API请求处理之前“截胡”,但它们的用途是不同的。

  • rest_authentication_errors 主要用于处理身份验证错误。如果用户身份验证失败,则可以使用 rest_authentication_errors 返回一个 WP_Error 对象,阻止请求继续执行。
  • rest_pre_dispatch 的用途更加广泛,可以用于任何需要在路由处理函数之前执行的逻辑,例如缓存、权限验证、请求参数验证等等。

简单总结一下:

钩子名称 主要用途 返回值类型 适用场景
rest_pre_dispatch 在路由处理前执行自定义逻辑,可跳过路由处理 WP_REST_ResponseWP_Errornull 缓存、权限验证、参数验证、日志记录、重定向、修改请求
rest_authentication_errors 处理身份验证错误,阻止请求继续执行 WP_Errornull 用户身份验证失败,例如用户名密码错误、Token过期等。

总结

rest_pre_dispatch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钩子,可以让你在WordPress REST API请求处理流程中插入自定义逻辑,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 掌握好这个钩子,可以让你更好地控制REST API的行为,提高网站的性能和安全性。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rest_pre_dispatch

记住,玩转WordPress,就是玩转各种钩子! 祝大家编码愉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