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晚上好!我是今晚的主讲人,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聊聊MySQL里的“持久化统计信息 (Persistent Statistics)”。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让MySQL的查询优化器,在做决策的时候,手里拿着的“情报”更靠谱、更稳定,避免瞎指挥,最终提升查询效率。
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正题。
一、 啥是统计信息?为啥重要?
首先,得搞清楚啥是“统计信息”。你可以把它想象成MySQL对表里数据情况的一个大致“摸底”。 优化器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用哪个索引、用啥顺序连接表,才能最快地找到你要的数据。
常见的统计信息包括:
- 行数 (row count): 表里有多少行数据。
- 唯一值数量 (NDV – Number of Distinct Values): 某个列有多少个不同的值。比如,
gender
列可能只有’男’和’女’两个值,NDV就是2。 - NULL值数量: 某个列有多少个NULL值。
- 直方图 (Histogram): 记录某个列的数据分布情况,比如哪些值比较常见,哪些值比较稀有。
举个例子,假设咱们有个 orders
表,记录了用户的订单信息:
CREATE TABLE orders (
order_id INT PRIMARY KEY,
user_id INT,
order_date DATE,
amount DECIMAL(10, 2),
product_category VARCHAR(255),
INDEX idx_user_id (user_id),
INDEX idx_order_date (order_date),
INDEX idx_product_category (product_category)
);
-- 插入一些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orders (order_id, user_id, order_date, amount, product_category) VALUES
(1, 101, '2023-01-15', 100.00, 'Electronics'),
(2, 102, '2023-02-20', 250.50, 'Clothing'),
(3, 101, '2023-03-10', 50.00, 'Electronics'),
(4, 103, '2023-04-05', 120.75, 'Books'),
(5, 102, '2023-05-12', 300.00, 'Clothing'),
(6, 104, '2023-06-22', 80.20, 'Electronics'),
(7, 103, '2023-07-01', 150.00, 'Books'),
(8, 105, '2023-08-18', 200.00, 'Home Goods'),
(9, 104, '2023-09-28', 60.50, 'Electronics'),
(10, 106, '2023-10-08', 280.00, 'Clothing'),
(11, 101, '2023-11-15', 90.00, 'Electronics'),
(12, 102, '2023-12-20', 240.50, 'Clothing'),
(13, 107, '2024-01-10', 70.00, 'Electronics'),
(14, 103, '2024-02-05', 110.75, 'Books'),
(15, 102, '2024-03-12', 290.00, 'Clothing');
现在,如果咱们要查某个用户的订单: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user_id = 101;
优化器需要考虑:是用 idx_user_id
索引快呢?还是全表扫描更快? 这时候,user_id
列的 NDV 就很重要了。
- 如果
user_id
的 NDV 很高 (比如每个用户都有唯一的ID),说明每个user_id
对应的数据行比较少,用索引效率更高。 - 如果
user_id
的 NDV 很低 (比如大部分订单都属于少数几个用户),说明每个user_id
对应的数据行很多,用索引可能还不如全表扫描。
所以,准确的统计信息,是优化器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
二、 统计信息更新:MySQL咋做的?
MySQL会定期或者在某些操作后,自动更新统计信息。 主要通过 ANALYZE TABLE
命令来完成。当然,MySQL也会自动触发。
- 自动更新: MySQL有个参数
innodb_stats_auto_recalc
(默认是ON),控制是否自动重新计算统计信息。 还有一个参数innodb_stats_persistent
(默认是OFF,稍后会详细说),控制统计信息是否持久化。 - 手动更新: 你可以手动执行
ANALYZE TABLE
命令,强制更新表的统计信息。
ANALYZE TABLE orders;
这条命令会扫描 orders
表,重新计算统计信息。
三、 问题来了:统计信息“易变心”?
传统的MySQL (5.6之前,以及 innodb_stats_persistent = OFF
的情况),统计信息是存储在内存里的。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
- 服务器重启: 统计信息丢失! 每次重启后,优化器都得重新“摸底”,这需要时间,而且在“摸底”完成前,优化器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 数据变化: 表里的数据一直在变,统计信息会过时。 比如你删除了大量数据,但统计信息还没更新,优化器可能还会认为表很大,继续使用效率低的查询计划。
这就好比,你明明换了发型,但你的朋友还以为你还是原来的样子,给你提了不合适的建议。
四、 Persistent Statistics
:让统计信息“持久”!
MySQL 5.6 引入了 Persistent Statistics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来说,它把统计信息存储在磁盘上,而不是仅仅放在内存里。 这样,即使服务器重启,统计信息也不会丢失。
要启用 Persistent Statistics
,需要设置两个参数:
SET GLOBAL innodb_stats_persistent = ON;
SET GLOBAL innodb_stats_persistent_sample_pages = 20;
innodb_stats_persistent = ON
: 开启持久化统计信息。innodb_stats_persistent_sample_pages
: 指定采样页的数量。MySQL不会扫描整个表来计算统计信息,而是随机抽取一些页进行分析。 这个值越大,统计信息越准确,但分析时间也越长。 默认值是20。
注意,这两个参数是全局参数,需要重启MySQL才能生效。 当然,也可以只对特定表开启持久化统计:
ALTER TABLE orders STATS_PERSISTENT = 1;
这样,只有 orders
表的统计信息会被持久化。 如果要关闭,可以设置为0:
ALTER TABLE orders STATS_PERSISTENT = 0;
五、 Persistent Statistics
的好处:
- 更稳定的查询计划: 由于统计信息不会丢失,优化器可以始终使用相对准确的信息来生成查询计划,避免因为统计信息不准确而导致性能波动。
- 减少重启后的性能下降: 服务器重启后,不需要重新计算统计信息,优化器可以立即使用已有的信息,减少了重启后的性能下降。
- 更可预测的性能: 由于统计信息更加稳定,查询性能也更加可预测,方便我们进行性能调优。
六、 Persistent Statistics
的一些注意事项:
- 存储空间: 持久化统计信息会占用一些磁盘空间,但通常来说,这个空间占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 更新频率: 即使启用了持久化统计信息,也需要定期更新统计信息,以保证其准确性。 可以通过
ANALYZE TABLE
命令手动更新,或者依赖MySQL的自动更新机制。 自动更新的频率由innodb_stats_auto_recalc
和innodb_stats_persistent_sample_pages
参数共同决定。 - 采样页数量:
innodb_stats_persistent_sample_pages
参数决定了采样页的数量。 数量越大,统计信息越准确,但分析时间也越长。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数据量很大的表,可以适当增加采样页数量。 - 数据倾斜: 如果表里的数据分布非常不均匀 (比如某个列只有少数几个值,但这些值对应的行数非常多),
Persistent Statistics
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数据的真实情况。 这时候,可以考虑使用直方图 (Histogram) 来记录数据的分布情况。
七、 直方图 (Histogram):更精细的数据分布描述
直方图可以更详细地描述某个列的数据分布情况,尤其是在数据倾斜比较严重的情况下。 MySQL支持两种类型的直方图:
- 等高直方图 (Equi-Height Histogram): 将数据分成若干个桶 (bucket),每个桶的高度 (包含的行数) 大致相等。
- 等宽直方图 (Equi-Width Histogram): 将数据分成若干个桶,每个桶的宽度 (值的范围) 相等。
要创建直方图,可以使用 ANALYZE TABLE ... UPDATE HISTOGRAM
命令:
ANALYZE TABLE orders UPDATE HISTOGRAM ON amount WITH 10 BUCKETS;
这条命令会在 amount
列上创建一个包含10个桶的直方图。
创建直方图后,优化器在执行查询时,会参考直方图的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比如,如果 amount
列的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订单的金额都很小,只有少数订单的金额很大,那么直方图可以帮助优化器更好地评估不同金额范围的订单数量,从而选择更合适的索引或连接方式。
八、 一些实战技巧
- 监控统计信息: 可以通过查询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表,查看表的统计信息更新时间:
SELECT TABLE_NAME, UPDATE_TIME, TABLE_ROWS, DATA_LENGTH, INDEX_LENGTH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 = 'your_database_name' AND TABLE_NAME = 'orders';
- 定期更新统计信息: 建议定期执行
ANALYZE TABLE
命令,更新表的统计信息。 可以通过定时任务来实现。 - 关注慢查询: 如果发现有慢查询,可以先检查一下统计信息是否准确。 如果统计信息不准确,可以尝试手动更新统计信息,看看是否能解决问题。
- 分析执行计划: 使用
EXPLAIN
命令,分析查询的执行计划,看看优化器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索引和连接方式。 如果优化器选择了错误的执行计划,可能是因为统计信息不准确,或者索引设计不合理。 - 测试不同参数: 可以尝试调整
innodb_stats_persistent_sample_pages
参数,看看是否能提升查询性能。 但要注意,调整参数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测试,避免引入新的问题。
九、 总结
Persistent Statistics
是MySQL的一项重要特性,它可以让优化器使用更稳定的统计信息,从而生成更可靠的查询计划,提升查询性能。 启用 Persistent Statistics
,并定期更新统计信息,是保证MySQL数据库性能的重要手段。
但是,Persistent Statistics
并不是万能的。 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数据倾斜严重,或者统计信息更新不及时,Persistent Statistics
可能无法完全解决性能问题。 这时候,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比如直方图、索引优化、查询重写等,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记住,优化数据库性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奥秘。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 感谢大家的聆听!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祝大家工作顺利,早日成为MySQL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