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 性能回归测试:在 CI/CD 中利用基准测试定位延迟增加的提交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一个关键的软件开发实践领域:PHP 性能回归测试,以及如何在 CI/CD 流程中有效地利用基准测试来定位引入延迟增加的提交。
性能回归的挑战
软件开发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每一次代码变更,无论是修复 bug、添加新功能还是进行重构,都可能对应用程序的性能产生影响。 性能回归是指在代码更新后,应用程序的性能相比之前版本下降的现象。这种下降可能是微小的,也可能是显著的,但无论如何,都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性能回归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 用户体验下降: 响应时间变慢会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用户可能会感到沮丧和不满。
- 资源消耗增加: 性能下降通常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服务器资源来处理相同的负载,从而增加运营成本。
- 业务损失: 在某些情况下,性能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业务损失,例如电商网站的转化率下降。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性能回归测试体系至关重要。
基准测试:性能评估的基石
基准测试(Benchmarking)是评估应用程序或代码片段性能的一种标准方法。它涉及运行一系列预定义的测试用例,并测量关键性能指标,例如执行时间、内存使用量、CPU 占用率等。通过比较不同版本代码的基准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性能回归。
在PHP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工具和技术进行基准测试:
- Xdebug: 这是一个强大的调试和分析工具,可以用来 profiling PHP 代码,找出性能瓶颈。
- Blackfire.io: 这是一个专业的性能分析平台,提供可视化的性能报告和建议。
- PHPBench: 这是一个专门为 PHP 设计的基准测试框架,可以方便地编写和运行基准测试用例。
我们将主要使用 PHPBench,因为它专门为 PHP 基准测试设计,并且易于集成到 CI/CD 流程中。
PHPBench 简介
PHPBench 是一个开源的 PHP 基准测试框架,它允许你编写简单的 PHP 类来定义你的基准测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PHPBench 基准测试示例:
<?php
namespace Acme;
use PhpBenchAttributesIterations;
use PhpBenchAttributesRevs;
class StringBench
{
#[Revs(1000)]
#[Iterations(5)]
public function benchStrlen(): void
{
strlen('foobar');
}
}
Revs: 指定基准测试循环执行的次数。Iterations: 指定基准测试运行的迭代次数。
运行这个基准测试,PHPBench 会多次执行 strlen('foobar'),并计算平均执行时间。
在 CI/CD 中集成基准测试
为了在 CI/CD 流程中集成基准测试,我们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 编写基准测试用例: 针对关键功能和代码路径编写基准测试用例。
- 配置 CI/CD 管道: 在 CI/CD 管道中添加一个步骤,用于运行基准测试。
- 收集和分析基准测试结果: 将基准测试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以检测性能回归。
- 设置性能回归阈值: 定义性能回归的阈值,当性能下降超过阈值时,CI/CD 管道应该失败。
以下是一个使用 GitHub Actions 的 CI/CD 管道示例:
name: PHP Benchmarks
on:
push:
branches: [ main ]
pull_request:
branches: [ main ]
jobs:
benchmarks:
runs-on: ubuntu-latest
steps:
- uses: actions/checkout@v3
- name: Set up PHP
uses: shivammathur/setup-php@v2
with:
php-version: '8.2'
extensions: xdebug
- name: Install dependencies
run: composer install --no-interaction --prefer-dist --optimize-autoloader
- name: Run benchmarks
run: ./vendor/bin/phpbench run --report=aggregate
- name: Store benchmark results
uses: actions/upload-artifact@v3
with:
name: benchmark-results
path: phpbench_aggregate.json
这个 CI/CD 管道会在每次 push 或 pull request 到 main 分支时运行基准测试。它首先设置 PHP 环境,安装依赖项,然后运行 PHPBench。最后,它将基准测试结果存储为一个 artifact。
检测性能回归
仅仅运行基准测试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能够检测性能回归。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存储历史基准测试结果: 将每次 CI/CD 运行的基准测试结果存储在一个数据库或文件中。
- 比较当前结果与历史结果: 将当前基准测试结果与历史结果进行比较,计算性能变化百分比。
- 设置性能回归阈值: 定义性能回归的阈值,当性能下降超过阈值时,发出警告或使 CI/CD 管道失败。
以下是一个示例 PHP 脚本,用于比较当前基准测试结果与历史结果:
<?php
// Load current benchmark results from JSON file
$currentResults = json_decode(file_get_contents('phpbench_aggregate.json'), true);
// Load historical benchmark results from database or file
$historicalResults = json_decode(file_get_contents('historical_benchmarks.json'), true);
$threshold = 0.05; // 5% threshold
$regressions = [];
foreach ($currentResults['reports'] as $report) {
foreach ($report['subjects'] as $subject) {
$subjectName = $subject['name'];
// Find corresponding historical result
$historicalSubject = null;
foreach ($historicalResults['reports'] as $historicalReport) {
foreach ($historicalReport['subjects'] as $hs) {
if ($hs['name'] === $subjectName) {
$historicalSubject = $hs;
break;
}
}
}
if ($historicalSubject === null) {
echo "No historical data found for subject: $subjectNamen";
continue;
}
// Calculate performance change
$currentAvgTime = $subject['stats']['mean'];
$historicalAvgTime = $historicalSubject['stats']['mean'];
if ($historicalAvgTime == 0) {
echo "Historical Avg Time is zero for subject: $subjectNamen";
continue;
}
$percentageChange = ($currentAvgTime - $historicalAvgTime) / $historicalAvgTime;
// Check for regression
if ($percentageChange > $threshold) {
$regressions[] = [
'subject' => $subjectName,
'percentage_change' => $percentageChange,
'current_avg_time' => $currentAvgTime,
'historical_avg_time' => $historicalAvgTime,
];
}
}
}
// Output regressions
if (!empty($regressions)) {
echo "Performance regressions detected:n";
foreach ($regressions as $regression) {
echo sprintf(
" Subject: %s, Percentage Change: %.2f%% (Current: %.6f, Historical: %.6f)n",
$regression['subject'],
$regression['percentage_change'] * 100,
$regression['current_avg_time'],
$regression['historical_avg_time']
);
}
exit(1); // Fail the CI/CD pipeline
} else {
echo "No performance regressions detected.n";
exit(0); // Pass the CI/CD pipeline
}
这个脚本首先加载当前的基准测试结果和历史结果。然后,它遍历每个基准测试用例,计算性能变化百分比。如果性能下降超过阈值,它会将该用例添加到 regressions 数组中。最后,它输出所有的性能回归,并根据是否存在回归来决定是否使 CI/CD 管道失败。
将历史数据存储在何处?
根据你的项目需求和基础设施,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存储方案:
- 数据库: 可以使用 MySQL、PostgreSQL 等关系型数据库,或者 MongoDB 等 NoSQL 数据库。
- 文件系统: 可以将历史结果存储在 JSON 文件或 CSV 文件中。
- 云存储: 可以使用 Amazon S3、Google Cloud Storage 等云存储服务。
如何选择性能回归阈值?
性能回归阈值的选择取决于你的项目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一般来说,建议选择一个较小的阈值(例如 5%),以便及时发现性能问题。但是,过小的阈值可能会导致误报,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定位延迟增加的提交
一旦检测到性能回归,下一步就是定位引入延迟增加的提交。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使用
git bisect: 这是一个强大的 Git 工具,可以用来二分查找引入 bug 或性能问题的提交。 - 分析代码变更: 仔细检查引入延迟增加的提交中的代码变更,找出可能导致性能问题的代码。
- 使用性能分析工具: 使用 Xdebug 或 Blackfire.io 等性能分析工具,找出性能瓶颈。
使用 git bisect
git bisect 可以帮助你快速定位引入性能回归的提交。它的工作原理是二分查找:
- 首先,你需要指定一个已知的良好提交(即没有性能问题的提交)和一个已知的错误提交(即存在性能问题的提交)。
- 然后,
git bisect会自动 checkout 中间的提交,你需要运行基准测试,并告诉git bisect该提交是好的还是坏的。 git bisect会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找到引入性能问题的提交。
以下是使用 git bisect 的示例:
git bisect start
git bisect good <good_commit>
git bisect bad <bad_commit>
# git bisect 会自动 checkout 中间的提交
# 运行基准测试,并告诉 git bisect 该提交是好的还是坏的
./run_benchmarks.sh
if [ $? -eq 0 ]; then
git bisect good # 基准测试通过
else
git bisect bad # 基准测试失败
fi
# git bisect 会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找到引入性能问题的提交
git bisect reset
分析代码变更
找到可疑的提交之后,仔细检查该提交中的代码变更。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算法复杂度: 是否有代码变更引入了更差的算法复杂度?例如,从 O(n) 变为 O(n^2)。
- 数据库查询: 是否有代码变更导致了更多的数据库查询?或者导致了查询效率降低?
- 循环: 是否有代码变更导致了循环次数增加?或者循环体内的操作更加耗时?
- 外部依赖: 是否有代码变更引入了新的外部依赖?或者升级了现有依赖的版本?
使用性能分析工具
使用 Xdebug 或 Blackfire.io 等性能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你找出代码中的性能瓶颈。这些工具可以告诉你哪些函数调用占用了最多的时间,以及哪些代码行导致了最多的内存分配。
通过结合以上方法,你应该能够快速定位引入延迟增加的提交,并找到导致性能问题的根本原因。
代码示例:更复杂的基准测试
假设我们有一个函数,用于对一个数组进行排序,我们想要测试不同排序算法的性能:
<?php
namespace Acme;
use PhpBenchAttributesIterations;
use PhpBenchAttributesRevs;
class SortBench
{
private array $array;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
{
$this->array = range(1, 1000);
shuffle($this->array);
}
#[Revs(100)]
#[Iterations(5)]
public function benchSort(): void
{
sort($this->array);
}
#[Revs(100)]
#[Iterations(5)]
public function benchUsort(): void
{
usort($this->array, function ($a, $b) {
return $a <=> $b;
});
}
}
这个基准测试类定义了两个基准测试方法:benchSort 和 benchUsort。benchSort 使用 PHP 内置的 sort 函数进行排序,benchUsort 使用 usort 函数进行排序。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一个包含 1000 个元素的数组,并对其进行洗牌,以确保每次运行基准测试时,数组都是随机的。
表格:基准测试结果示例
假设我们运行了上述基准测试,并得到了以下结果:
| 基准测试方法 | 平均执行时间 (秒) | 内存使用量 (MB) |
|---|---|---|
benchSort |
0.0001 | 0.1 |
benchUsort |
0.0002 | 0.15 |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benchSort 的平均执行时间比 benchUsort 快,内存使用量也更少。这表明 sort 函数的性能比 usort 函数更好。
CI/CD集成最佳实践
为了确保基准测试在CI/CD流程中发挥最大作用,请考虑以下最佳实践:
- 并行运行基准测试: 如果你的项目包含大量的基准测试用例,可以考虑并行运行这些用例,以缩短 CI/CD 管道的运行时间。
- 使用缓存: 缓存依赖项和构建产物,以减少 CI/CD 管道的运行时间。
- 定期更新基准测试用例: 随着代码的演进,定期更新基准测试用例,以确保它们能够准确地反映应用程序的性能。
- 监控基准测试结果: 持续监控基准测试结果,并及时处理性能回归。
- 自动化分析: 尽可能自动化基准测试结果的分析过程,减少人工干预。
总结:保障PHP应用性能的关键
通过在 CI/CD 流程中集成基准测试,并设置性能回归阈值,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性能问题,确保应用程序的性能不会随着代码的演进而下降。利用git bisect和性能分析工具可以高效的定位问题提交和根本原因,从而保障PHP应用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