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源码深度解析之:`Pinia`的`State`:它的响应式`getter`与`setter`实现。

各位靓仔靓女,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晚咱们一起扒一扒 Pinia 的 State,看看它那响应式 getter 和 setter 到底是怎么回事。别害怕,保证让你听得懂,看得明白,还能动手操作!

开场白:Pinia,状态管理的“小甜甜”

Pinia,Vue.js 的状态管理库,就像 Vuex 的升级版,但更轻量、更直观。它充分利用了 Vue 3 的 Composition API,让状态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我们今天要深入了解的就是 Pinia 的核心:State。

第一部分:State 的本质——一个响应式对象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Pinia 的 State 本质上就是一个 响应式对象。 响应式对象是 Vue 3 响应式系统的核心。当这个对象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依赖于这些数据的组件会自动更新。

在 Pinia 中,我们使用 defineStore 来定义一个 store,而 store 里的 state 就是我们存放状态的地方。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export const useCounterStore = defineStore('counter', {
  state: () => ({
    count: 0,
    name: '张三'
  }),
  getters: {
    doubleCount: (state) => state.count * 2,
    greeting: (state) => `Hello, ${state.name}!`
  },
  actions: {
    increment() {
      this.count++
    },
    setName(newName) {
      this.name = newName
    }
  }
})

在这个例子中,state 返回一个对象,包含了 countname 两个属性。Pinia 会使用 Vue 3 的 reactive 函数,将这个对象转换为一个响应式对象。

第二部分:响应式 getter 的实现——computed 的魔法

Pinia 的 getters 就像 Vue 组件中的 computed 属性。它们是基于 state 的派生状态,当 state 发生变化时,getter 的值会自动更新。

实际上,Pinia 内部就是使用 Vue 3 的 computed 函数来实现 getter 的响应式。 让我们看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import {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const useCounterStore = defineStore('counter', {
  state: () => ({
    count: 0
  }),
  getters: {
    doubleCount: (state) => state.count * 2
  }
})

// 手动实现一个类似 getter 的 computed 属性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doubleCount = computed(() => count.value * 2);

console.log(doubleCount.value); // 0
count.value = 5;
console.log(doubleCount.value); // 10

在这个例子中, doubleCount 是一个 getter,它依赖于 count 状态。当 count 的值发生变化时,doubleCount 的值会自动更新。 Pinia 内部会为每个 getter 创建一个 computed 属性,并将 state 作为参数传递给 getter 函数。

表格总结:Getter 的特性

特性 描述
缓存 Getter 的值会被缓存,只有当依赖的 state 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
响应式 当依赖的 state 发生变化时,Getter 的值会自动更新。
只读 Getter 是只读的,不能直接修改它的值。
依赖跟踪 Vue 会自动跟踪 getter 的依赖关系,只有当 getter 依赖的 state 发生变化时,才会触发 getter 的更新。

第三部分:响应式 setter 的实现——Proxy 的威力

Pinia 的 State 的响应式 setter 的实现,主要依赖于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而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底层使用 Proxy

Proxy 的作用:

Proxy 允许我们创建一个对象的代理,可以拦截对该对象的各种操作,例如读取属性、设置属性、删除属性等。通过拦截这些操作,我们可以在对象属性被访问或修改时执行自定义的逻辑。

Pinia 如何使用 Proxy 实现响应式:

  1. 创建响应式对象: Pinia 使用 reactive 函数将 State 对象转换为响应式对象。reactive 函数会使用 Proxy 创建一个代理对象。
  2. 拦截属性访问和修改: 当我们访问或修改 State 对象的属性时,Proxy 会拦截这些操作。
  3. 触发更新: 在拦截到属性修改操作时,Proxy 会通知 Vue 3 的响应式系统,触发组件的更新。

让我们看一个简化的例子:

const data = {
  count: 0,
  name: '李四'
};

const reactiveData = reactive(data);

reactiveData.count++; // 修改 count 的值,触发更新
reactiveData.name = '王五'; // 修改 name 的值,触发更新

console.log(reactiveData.count);
console.log(reactiveData.name);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return new Proxy(targe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console.log(`Getting ${key}!`); // 拦截 get 操作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ole.log(`Setting ${key} to ${value}!`); // 拦截 set 操作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在这里可以触发更新逻辑,通知 Vue 组件更新
      return true;
    }
  });
}

在这个例子中,reactive 函数使用 Proxy 创建了一个代理对象,拦截了 getset 操作。当我们修改 reactiveData.countreactiveData.name 的值时,set 拦截器会被触发,我们可以在这里执行自定义的逻辑,例如触发组件的更新。

Reflect 的作用:

Proxygetset 拦截器中,我们使用了 Reflect.getReflect.setReflect 是一个内置对象,提供了一组用于操作对象的静态方法。

Reflect.getReflect.set 的作用: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获取 target 对象的 key 属性的值,并将 receiver 作为 this 上下文。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设置 target 对象的 key 属性的值为 value,并将 receiver 作为 this 上下文。

使用 Reflect 的好处:

  • 保持默认行为: Reflect 可以保持对象的默认行为,例如原型链查找、属性描述符等。
  • 正确处理 this 上下文: Reflect 可以正确处理 this 上下文,避免出现意外的错误。

第四部分:Actions——修改 State 的正确姿势

虽然我们可以直接修改 state 的值,但推荐的做法是通过 actions 来修改 state。actions 类似于 Vue 组件中的 methods,它们是用来修改 state 的方法。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export const useCounterStore = defineStore('counter', {
  state: () => ({
    count: 0
  }),
  actions: {
    increment() {
      this.count++
    },
    decrement() {
      this.count--
    },
    incrementBy(amount) {
      this.count += amount
    }
  }
})

在这个例子中,incrementdecrementincrementBy 都是 actions,它们用来修改 count 状态。

为什么要使用 actions 修改 state?

  • 更好的组织性: Actions 可以将修改 state 的逻辑集中在一起,使代码更易于维护。
  • 更好的可追踪性: 使用 actions 修改 state 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追踪 state 的变化。 Pinia 提供了 devtools,可以记录 actions 的调用过程,方便我们调试。
  • 支持异步操作: Actions 可以包含异步操作,例如发送网络请求。

第五部分:$patch——批量更新 State 的神器

Pinia 提供了 $patch 方法,可以用来批量更新 state。 $patch 方法可以接受一个对象或一个函数作为参数。

import { defineStore } from 'pinia'

export const useCounterStore = defineStore('counter', {
  state: () => ({
    count: 0,
    name: '张三'
  }),
  actions: {
    updateInfo(newCount, newName) {
      this.$patch({
        count: newCount,
        name: newName
      })
    },
    reset() {
      this.$patch((state) => {
        state.count = 0
        state.name = '初始值'
      })
    }
  }
})

在这个例子中,updateInfo action 使用 $patch 方法批量更新 countname 状态。 reset action 使用 $patch 方法将 state 重置为初始值。

$patch 的优势:

  • 性能优化: $patch 可以批量更新 state,减少组件更新的次数,提高性能。
  • 原子性: $patch 可以保证 state 的更新是原子性的,避免出现中间状态。

第六部分:与 Vue 组件的集成

说了这么多,我们最终还是要将 Pinia 的 store 集成到 Vue 组件中使用。

<template>
  <div>
    <p>Count: {{ count }}</p>
    <p>Double Count: {{ doubleCount }}</p>
    <button @click="increment">Increment</button>
    <button @click="decrement">Decreme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useCounterStore } from './store'

const store = useCounterStore()

const { count, doubleCount } = storeToRefs(store); // 使用 storeToRefs 解构响应式属性

const increment = () => {
  store.increment()
}

const decrement = () => {
  store.decrement()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引入 useCounterStore,然后使用 storeToRefs 函数将 store 中的 countdoubleCount 属性转换为响应式引用。这样,当 count 的值发生变化时,doubleCount 的值会自动更新,并且组件会自动重新渲染。

storeToRefs 的作用:

storeToRefs 函数可以将 store 中的响应式属性转换为响应式引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直接在模板中使用这些引用,而不需要使用 store.state.count 这种方式。 此外,storeToRefs 可以保持属性的响应性,当 store 中的属性发生变化时,模板会自动更新。

第七部分: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了 Pinia 的 State,包括它的本质、响应式 getter 和 setter 的实现、以及如何与 Vue 组件集成。 总结一下:

  • Pinia 的 State 本质上是一个响应式对象,使用 Vue 3 的 reactive 函数创建。
  • Getter 使用 computed 函数实现,可以缓存计算结果,并自动更新。
  • State 的响应式 setter 通过 Proxy 拦截属性访问和修改,触发更新。
  • 推荐使用 actions 修改 state,可以更好地组织代码,并支持异步操作。
  • $patch 方法可以批量更新 state,提高性能,并保证原子性。
  • 使用 storeToRefs 函数可以将 store 中的响应式属性转换为响应式引用,方便在模板中使用。

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Pinia 的 State。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祝大家学习愉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