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高级技术之:`pytest`的`markers`:如何对测试用例进行分组和筛选。

各位观众,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欢迎来到今天的“Python高级技术之pytest的markers”讲座。今天我们来聊聊pytest中一个非常实用,但又经常被忽视的功能——markers。用好了它,你的测试用例管理和执行效率绝对能上一个台阶。 什么是markers?简单粗暴的定义 markers,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测试用例的“标签”或者“分组标识”。就像给文件打标签一样,你可以给你的测试用例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性能测试”、“数据库测试”、“UI测试”、“冒烟测试”等等。 markers有什么用? 有了这些标签,你就可以: 分组执行测试用例:只运行打着特定标签的测试用例。 排除特定测试用例:跳过打着某些标签的测试用例。 为测试用例添加元数据:比如,标记某个测试用例需要特定的环境或者参数。 生成测试报告:根据标签对测试结果进行分类和统计。 总而言之,markers能让你更灵活、更有条理地管理和执行你的测试用例。 markers的基本用法:上手非常容易 注册markers (可选但推荐) 虽然pytest允许你直接使用未注册的markers,但强烈建议你先在pytest.ini或py …

Python高级技术之:`Python`的`doctest`:在文档字符串中编写可执行的测试用例。

各位朋友,晚上好!我是老码,今天咱们来聊聊Python里一个挺有意思的小工具,叫做 doctest。 别看它名字有点儿学术,其实用起来特别接地气,能让你直接在文档字符串里写测试用例,就像给代码写小作文一样。 一、doctest 是个啥? 简单来说,doctest 是 Python 自带的一个模块,它允许你在文档字符串(docstring)里面嵌入测试用例。这些测试用例长得有点像 Python 交互式解释器的会话记录。 doctest 会读取这些会话记录,然后执行里面的代码,检查实际输出是否和文档字符串里写的一样。 如果不一样,就说明你的代码有问题了,赶紧去修bug吧! 二、为什么要用 doctest? 你可能会问,现在测试框架那么多,unittest、pytest 哪个不比 doctest 强大? 为什么还要用它呢? 简单易用: doctest 不需要额外的安装,Python 自带。而且语法简单,只要会写 Python 代码,就能写 doctest。 文档即测试: doctest 把测试用例和文档放在一起,保证了文档的准确性。 写完代码,顺手写几个测试用例,就相当于给代码写了一份说明书 …

Python高级技术之:`Python`的`Pyflakes`和`Pylint`:如何进行静态代码分析。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代码分析师,代号“Bug终结者”。今天咱们聊聊Python代码的“体检”工具——Pyflakes和Pylint。别怕,不是真的体检,不用脱衣服,只是给你的代码做个“全身检查”,看看有没有小毛病,提前预防“代码癌症”。 第一部分:静态代码分析是个啥? 想象一下,你写了一段代码,兴冲冲地运行,结果啪的一声,报错了!是不是很尴尬?静态代码分析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它在你运行代码之前,就能帮你找出代码中的潜在问题,比如: 语法错误: 比如少个括号,拼写错误,这些低级错误。 未使用的变量: 定义了变量,但是从来没用过,占着茅坑不拉屎。 导入错误: 导入了不存在的模块,或者循环导入。 代码风格问题: 代码写的不够优雅,不符合PEP 8规范。 为什么要在运行前发现这些问题呢? 节省时间: 避免运行时的错误,减少调试时间。 提高代码质量: 让你的代码更健壮,更易于维护。 团队协作: 统一代码风格,方便团队成员阅读和理解。 第二部分:Pyflakes:轻量级的“语法警察” Pyflakes是一个非常轻量级的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它的目标是快速找到代码中的错误。你可以把它想象 …

Python高级技术之:`Python`的`monkey patching`:在测试中临时修改代码行为。

各位观众,晚上好!我是今天的讲师,咱们今晚要聊的是Python里一项有点“野路子”的技术 – Monkey Patching。 听起来是不是像给猴子打补丁?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我们是给代码“打补丁”,而且是偷偷摸摸地打。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 Monkey Patching? Monkey Patching,直译过来就是“猴子补丁”。它指的是在运行时动态地修改或替换已有模块、类或函数的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你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悄悄地把别人的代码给换了。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危险?确实如此! Monkey Patching 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用不好就会制造更多问题。 Monkey Patching 的应用场景 既然这么危险,为什么还要用它呢? 其实,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Monkey Patching 还是非常有用的。 比如: 测试 (Testing): 这是 Monkey Patching 最常见的应用场景。 在测试中,我们经常需要模拟一些外部依赖,例如数据库连接、网络请求等。 使用 Monkey Patching 可以很方便地替换这些外部依赖,以 …

Python高级技术之:`pytest-asyncio`:如何测试异步`Python`代码。

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来聊聊Python异步代码的测试,特别是用pytest-asyncio这玩意儿。保证让各位听完之后,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测试异步代码也更有劲儿了! Part 1: 异步编程的那些事儿 首先,咱得稍微回顾一下异步编程。为啥要有异步?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你的程序在等待某些耗时操作(比如网络请求、数据库查询)的时候,别傻乎乎地干等着。它可以去干点别的,等数据回来了再回来处理。这样就能提高程序的效率。 Python里实现异步编程,主要靠asyncio库。它引入了async和await这两个关键字。async用来声明一个协程函数,await用来等待一个协程函数完成。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异步地从两个网站获取数据: import asyncio import aiohttp async def fetch_url(url): async with aiohttp.ClientSession() as session: async with session.get(url) as response: return await response.text( …

Python高级技术之:`Python`的`TDD`(测试驱动开发):在`Python`项目中的实践。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老码农,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贼好用的东西:Python 的 TDD,也就是测试驱动开发。别怕,这玩意儿真没那么难,学会了能让你的代码质量蹭蹭往上涨,还能让你少掉点头发(前提是你别熬夜写代码)。 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开始! 一、啥是 TDD?为啥要用它? TDD,Test-Driven Development,翻译过来就是“测试驱动开发”。顾名思义,就是先写测试,再写代码。这听起来有点反直觉,对吧?正常人都是先写代码,然后觉得差不多了再写点测试意思意思。但 TDD 的精髓就在于“先测试,后实现”。 为啥要这么干呢?好处多了去了: 保证代码质量: 因为你先写了测试,所以你的代码必须通过测试才能算完成。这就像有个严格的老师盯着你,逼着你写出高质量的代码。 明确需求: 写测试的过程,其实就是梳理需求的过程。你能更清楚地知道你的代码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减少 Bug: 提前写了测试,就能在开发过程中及时发现 Bug,而不是等到上线了才发现,那时候就晚了。 提高代码可维护性: 测试就像一份代码的说明书,能帮助你理解代码的功能和用法,方便以后维护和修改。 …

Python高级技术之:`pytest`的参数化测试:`@pytest.mark.parametrize`的实践。

各位观众老爷,欢迎来到今天的Pytest参数化测试专场!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pytest.mark.parametrize这个神器,保证让你的测试代码高效又优雅。 一、什么是参数化测试? 想象一下,你要测试一个计算平方的函数。如果只用一个数字测试,万一这个数字是个特殊值,测试结果就不能保证函数的通用性。如果用多个数字测试,比如 0, 1, 2, 3, -1, -2,那结果是不是更有说服力? 这就是参数化测试的魅力:用不同的输入值,重复执行同一个测试函数,验证函数的正确性。这样可以有效覆盖各种边界条件和典型场景,提高测试的覆盖率和可靠性。 二、@pytest.mark.parametrize:你的参数化好帮手 @pytest.mark.parametrize 是 Pytest 提供的装饰器,专门用来实现参数化测试。它可以将多个参数组合传递给一个测试函数,让测试函数在不同的参数下运行多次。 三、@pytest.mark.parametrize 的基本用法 @pytest.mark.parametrize 的基本语法如下: @pytest.mark.parametrize( …

Python高级技术之:`Python`的`coverage`库:如何进行代码覆盖率测试。

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代码界的搬运工。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Python开发中非常实用,但又常常被忽视的工具:coverage库。它能帮你做代码覆盖率测试,简单来说,就是看看你的测试用例到底有没有覆盖到你写的每一行代码。 一、啥是代码覆盖率? 代码覆盖率,顾名思义,就是你的测试用例覆盖了多少百分比的代码。想象一下,你写了一个程序,就像盖了一栋房子。测试用例就像是来检查这栋房子的检查员。如果检查员只检查了客厅和卧室,没检查厨房和卫生间,那房子就可能存在隐患。代码覆盖率就是衡量检查员检查范围的指标。 常见的代码覆盖率指标有几种: 语句覆盖率 (Statement Coverage): 你的测试用例执行了多少行代码?这是最基本的覆盖率指标,也是最容易达到的。 分支覆盖率 (Branch Coverage): 你的测试用例覆盖了多少个 if、else、for、while 等分支?这个比语句覆盖率更严格,能发现一些隐藏的 bug。 函数覆盖率 (Function Coverage): 你的测试用例调用了多少个函数? 行覆盖率 (Line Coverage): 和语句覆盖率类似,统计 …

Python高级技术之:`unittest.mock`的`patch`:如何模拟复杂的外部依赖和`API`调用。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师,江湖人称“代码老司机”。今天咱们聊点高级货,关于unittest.mock模块里的patch,看看它怎么帮咱们模拟那些复杂的外部依赖和API调用,让测试变得轻松愉快。 开场白:为什么我们需要模拟? 想象一下,你写了一个函数,这个函数要调用一个外部的API,或者需要连接一个数据库,甚至需要访问一个硬件设备。在测试的时候,你真的想每次都去调用这个API,连接数据库,甚至搬出一台硬件设备吗? 答案当然是:NO! 速度慢: 真实的API调用,数据库连接,IO操作等等,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 不稳定: 外部依赖可能会宕机,网络可能会不稳定,测试结果也会变得不可预测。 难以控制: 你无法控制API返回什么,数据库里有什么,硬件设备的状态是什么。 环境依赖: 测试环境需要配置好各种依赖,增加了测试的复杂度。 所以,我们需要模拟(Mocking)。模拟就是用假的、可控的替代品来替换真实的依赖,让测试在一个隔离、可预测的环境中运行。 unittest.mock:你的模拟利器 Python的unittest.mock模块就是来帮助我们进行模拟的。它提供了各种工具,包括 …

Python高级技术之:`pytest`的`fixture`:高级用法,如模块级、会话级`fixture`和自动发现。

各位观众,欢迎来到今天的Pytest高级技巧讲座!今天我们要聊的是Pytest中的“灵魂人物”——fixture,而且是高级用法哦!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深入fixture的世界,解锁模块级、会话级fixture以及自动发现的秘密! 1. 什么是Fixture?为什么要用它? 首先,给还没完全搞明白fixture的同学简单普及一下。fixture,顾名思义,就是测试用例的“固定装置”、“夹具”。它可以帮你做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初始化数据库连接、创建测试数据、启动服务器等等。 为什么需要fixture?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fixture,每个测试用例都要写重复的初始化代码,那简直是程序员的噩梦!有了fixture,我们可以把这些重复的代码提取出来,集中管理,让测试用例更加简洁、易读、易维护。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测试模块,需要连接数据库才能进行测试。没有fixture的话,每个测试用例都要写连接数据库的代码: import pytest import sqlite3 def test_user_creation(): conn = sqlite3.connect(‘test.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