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高级技术之:`Python`的`WSGI`和`ASGI`:`Web`应用与服务器的接口协议,以及`ASGI`的异步优势。

各位听众,晚上好! 欢迎来到今天的技术讲座,我是今晚的主讲人。 今晚咱们聊聊Python Web开发中的两个关键概念:WSGI和ASGI。 这俩货,一个是老前辈,一个是后起之秀,都是Web应用和服务器之间沟通的桥梁。 咱们的目标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它们扒个精光,让你彻底明白它们是干啥的,以及ASGI为啥这么牛,能玩异步。 第一部分:WSGI – 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 (Web服务器网关接口) WSGI,这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套标准。 这套标准规定了Web服务器(比如Apache、Nginx)和Web应用(比如用Flask、Django写的网站)之间该如何对话。 想象一下,你跟老外交流,总得有个翻译吧? WSGI就是这个翻译,它把服务器的请求翻译成Python能懂的,再把Python的响应翻译成服务器能理解的。 1.1 WSGI的工作原理: WSGI定义了两个关键部分: Web服务器或网关(Server/Gateway): 负责接收HTTP请求,并将请求信息传递给WSGI应用。 Web应用或框架(Application …

Python高级技术之:如何利用`SQLAlchemy`的`ORM`和核心`Core`,实现复杂的数据库操作。

嘿,各位数据控们,准备好接受一场关于 SQLAlchemy 的深度洗礼了吗?今天咱们不整虚的,直接上干货,教你如何用 SQLAlchemy 的 ORM 和 Core,玩转那些让人头疼的复杂数据库操作。 开场白:为什么要学 SQLAlchemy?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用 Python 写了一个程序,结果发现要跟不同的数据库打交道,比如 MySQL、PostgreSQL、SQLite… 每种数据库的语法还不一样,简直让人抓狂!这时候,SQLAlchemy 就闪亮登场了,它就像一个万能翻译器,让你用统一的 Python 代码,操作各种不同的数据库。 SQLAlchemy 提供了两种主要的使用方式: ORM(Object Relational Mapper): 把数据库表映射成 Python 对象,你可以像操作对象一样操作数据库,不用写 SQL 语句,方便快捷。 Core: 更底层的 SQL 表达式语言,让你直接写 SQL 语句,灵活性更高,可以应对更复杂的场景。 咱们今天就来一起看看,怎么把这两种武器都练得炉火纯青。 第一部分:ORM – 对象关系映射的艺术 ORM 的核心思想就是“对象即表 …

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的信号(`Signals`):在`Web`应用中实现解耦和事件驱动。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Django 里的“信号”,这玩意儿就像 Web 应用里的“小喇叭”,哪里发生了啥事儿,它就嗷嗷地喊,告诉大家一声。有了它,咱就能实现解耦和事件驱动,让代码更优雅、更灵活。 一、啥是信号?为啥要用它?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电商网站,用户注册成功后,你可能需要做以下几件事: 发送欢迎邮件 给用户增加积分 记录用户注册日志 同步用户信息到第三方 CRM 系统 如果把这些逻辑都写在用户注册的视图函数里,代码会变得非常臃肿,而且耦合性很高。以后如果需要增加或修改某个功能,就得改动视图函数,风险很大。 这时候,信号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定义一个“用户注册成功”的信号,然后让其他函数(也就是“接收者”)来监听这个信号。当用户注册成功时,信号就会被“发射”,所有监听它的接收者都会被调用。 用人话说,就是你注册成功了,信号这个“小喇叭”就喊一声:“新用户注册啦!”,然后各个“部门”(接收者)听到喇叭声,就知道该干啥了。 信号的好处: 解耦: 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互不依赖,修改一个模块不会影响其他模块。 事件驱动: 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执行。 可扩展性: …

Python高级技术之:`FastAPI`的后台任务(`Background Tasks`):如何处理非阻塞的异步任务。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今天咱们聊点高级货,聊聊 FastAPI 的后台任务,让你的 API 飞起来! 开场白:API 响应慢?你该考虑后台任务了! 咱们写 API 的时候,最怕啥?响应慢!用户点了一下按钮,半天没反应,分分钟想卸载你的 App。很多时候,响应慢不是因为服务器不行,而是因为你在 API 里面做了太多事情,比如发送邮件、处理图片、跑复杂的计算等等。这些任务往往不需要立刻完成,但却阻塞了 API 的响应,导致用户体验极差。 这时候,后台任务就派上用场了!它可以让你把这些耗时的任务扔到后台去执行,而 API 则立刻返回响应,让用户感觉飞一样快。 什么是后台任务? 简单来说,后台任务就是一些不需要立即完成,可以在后台异步执行的任务。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点了个外卖,商家接单后,就开始准备饭菜,然后配送。你下单这个动作相当于 API 请求,商家接单返回确认相当于 API 响应,而准备饭菜和配送的过程,就是后台任务。 FastAPI 如何处理后台任务?BackgroundTasks 闪亮登场! FastAPI 提供了 BackgroundTasks 类来方便我们处理后台任务。它允许你定 …

Python高级技术之:`Flask`的上下文(`Context`)管理:`request context`和`application context`的生命周期。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将带领大家穿梭于Flask的上下文世界!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一段奇妙的上下文之旅了!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Flask里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请求上下文(request context)和应用上下文(application context)。 它们就像Flask这座城市里流动的空气和坚固的地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支撑着整个应用的运行。 一、 为什么我们需要上下文?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咖啡店的服务员。 当顾客来点餐时,你需要知道: 是谁点的餐?(用户信息) 他们点了什么?(请求数据) 这家店叫什么名字?(应用配置) 有什么优惠活动?(应用资源) 在Flask的世界里,这些信息也需要被访问。 但是,如果在每个函数里都传递这些信息,代码会变得非常臃肿难看。 这时候,上下文就派上用场了! 它就像一个“全局变量”,让你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这些信息,而不用显式地传递。 二、 应用上下文(Application Context) 应用上下文,顾名思义,就是与Flask应用本身相关的上下文。 它存储了关于整个应用的信息,比如应用的配置、扩展等等。 2.1 应用上下文的生命周期 应 …

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的`QuerySet`缓存机制:如何避免重复查询。

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咱们今天聊聊Django的QuerySet缓存机制,这可是个能让你Django应用性能飞升的秘密武器! 开场白:性能瓶颈?别慌,缓存来救场!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写了个Django网站,上线之后用户量蹭蹭往上涨,结果服务器开始嗷嗷叫,CPU占用率直线上升,数据库更是喘不过气。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就是遇到了性能瓶颈。这时,你开始挠头,难道要升级服务器?砸钱固然有效,但咱程序员的尊严不允许我们这么简单粗暴! 别慌,Django早有准备,它自带了一套缓存机制,尤其是QuerySet的缓存,用得好的话,能大大减少数据库查询次数,从而提升应用的性能。 QuerySet:迟来的英雄,但偶尔也会偷懒 首先,咱们得理解QuerySet是个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它代表了一组从数据库中查询出来的对象集合。当你使用Django的ORM进行数据库操作时,比如 MyModel.objects.all(),返回的不是直接的数据,而是一个QuerySet对象。 QuerySet有个特点,它具有“惰性求值”的特性。也就是说,只有在你真正需要用到数据的时候,它才会去数据库查询。这就像 …

Python高级技术之:`Celery`的`Worker`和`Broker`:如何设计可伸缩的任务队列。

各位观众,代码界的弄潮儿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Celery这位“任务界的扛把子”,看看它如何利用Worker和Broker,玩转可伸缩的任务队列。准备好了吗?上车! 开场白:为什么我们需要Celery? 想象一下,你正在开发一个在线购物网站。用户下单后,你需要做一系列的事情:发送确认邮件、更新库存、生成发货单、通知仓库等等。如果这些操作都放在同一个线程里执行,用户岂不是要等到花儿都谢了才能看到下单成功的页面?用户体验直线下降,老板脸色铁青,年终奖泡汤…… 这时候,Celery就如同及时雨般出现了。它可以把这些耗时的任务放到后台异步执行,让用户瞬间就能看到下单成功的页面,皆大欢喜! Celery的核心组件:Worker和Broker Celery的核心在于两个家伙:Worker(工人)和 Broker(中间人)。 Worker(工人): 这家伙就是真正的干活的!它负责接收任务、执行任务,然后把结果送回。你可以理解成一个辛勤的码农,默默地在后台处理各种繁琐的任务。 Broker(中间人): 这家伙负责传递任务。它就像一个邮局,接收任务发布者的任务,然后把任务分发给合适的Worker。常 …

Python高级技术之:`FastAPI`的依赖注入系统:`Depends`的内部实现与应用。

各位观众老爷,早上/下午/晚上好! 今天咱们来聊聊 FastAPI 里的依赖注入系统,特别是那个神秘又强大的 Depends。 开场白:别怕,依赖注入没那么玄乎 很多小伙伴一听到“依赖注入”就觉得高深莫测,好像要学完十年编程才能掌握。 其实,它本质上就是一种组织代码的方式,让你的代码更清晰、更易于测试和维护。 FastAPI 的依赖注入系统更是简单易用,理解了它的内部机制,你就能像驾驭自行车一样轻松驾驭它。 正文:Depends 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要明白,Depends 本身不是一个类,而是一个函数。 它的作用就像一个“钩子”,告诉 FastAPI 在处理某个路由时,先执行指定的依赖项,然后将依赖项的结果注入到路由函数中。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Depends app = FastAPI() # 定义一个依赖项 async def get_db(): db = “模拟数据库连接” # 实际应用中会建立数据库连接 try: yield db finally: # 关闭数据库连接 (可选) print(“关闭数据库连接”) # 使用 Depends …

Python高级技术之:`Flask`的`Blueprint`:如何构建大型、模块化的`Flask`应用。

各位观众老爷,今天咱们唠唠Flask的Blueprint,这玩意儿可是构建大型Flask应用的利器。别看名字挺高大上,其实用起来贼简单,保证你听完之后能把你的Flask项目收拾得井井有条,模块化得像瑞士军刀一样。 1. 啥是Blueprint?为啥要用它? 先说个段子:想象一下,你写了一个Flask应用,代码全挤在一个app.py里,几百行上千行,各种视图函数、模型定义、配置啥的都堆在一起,简直就是一锅乱炖。有一天,你想加个新功能,或者修改个bug,找半天都找不到地方,头都大了。 Blueprint就是来拯救你的。它就像乐高积木,允许你把你的应用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比如,你可以创建一个处理用户认证的Blueprint,一个处理博客文章的Blueprint,一个处理后台管理的Blueprint,等等。 简单来说,Blueprint就是: 模块化利器: 将应用分割成独立的、可重用的模块。 代码组织神器: 更好地组织你的代码,提高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命名空间隔离: 避免路由和端点名称冲突。 应用扩展引擎: 方便地注册和管理模块化的功能。 2. Blueprint的 …

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的`ORM`性能调优:`select_related()`、`prefetch_related()`和`annotate()`的实践。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 Django 的 ORM 性能调优,保证让你的网站速度起飞! 咱们今天的主题是 select_related()、prefetch_related() 和 annotate(),这三个家伙是 Django ORM 性能优化的三板斧,用好了能让你的数据库压力骤降,用户体验蹭蹭上涨。 一、为什么要优化 ORM 性能? 在深入技术细节之前,咱们先来聊聊为什么要优化 ORM 性能。毕竟,如果网站访问量小,数据量也少,那随便怎么写代码都问题不大。但是,当你的网站火了,用户量大了,数据库就成了瓶颈。 想象一下,你的网站上有一个页面要展示文章列表,每篇文章都要显示作者的名字。如果没有优化,Django ORM 可能会这样操作: 查询所有文章。 循环遍历文章列表,对每一篇文章都发起一次数据库查询来获取作者信息。 这种方式被称为 "N+1 查询问题",其中 N 是文章数量。如果你的文章列表有 100 篇文章,那就要发起 101 次数据库查询!这效率,简直没眼看。 所以,优化 ORM 性能,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数据库查询,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