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Group By 优化:利用索引避免临时表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 MySQL 的 GROUP BY 优化,重点在于如何利用索引来避免临时表的产生,从而提升查询性能。GROUP BY 是 SQL 中一个非常常用的操作,用于将数据按照一个或多个列进行分组,然后进行聚合计算。但是,如果 GROUP BY 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 MySQL 创建临时表,这会极大地降低查询效率。 理解临时表与 GROUP BY 在执行 GROUP BY 查询时,MySQL 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组。如果没有合适的索引,MySQL 可能会选择以下两种方式: 使用文件排序 (filesort):将所有需要分组的数据读取到内存或者磁盘中,然后进行排序,最后进行分组。这种方式效率非常低,尤其是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 创建临时表 (temporary table):创建一个临时表,将需要分组的数据插入到临时表中,并在临时表上进行排序和分组。这种方式比文件排序稍微好一些,但是仍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 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临时表? GROUP BY 的列没有索引。 GROUP BY 的列不是索引的最左前缀。 ORDER …
MySQL性能优化与索引之:`MySQL`的`Order By`优化:如何避免文件排序(`filesort`)。
MySQL Order By 优化:避免文件排序 (filesort)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中 ORDER BY 的优化,特别是如何避免文件排序 (filesort)。ORDER BY 是 SQL 查询中非常常见的操作,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成为性能瓶颈。文件排序是 MySQL 在无法利用索引的情况下,将数据从磁盘读取到内存进行排序,这会消耗大量的 I/O 和 CPU 资源,严重影响查询性能。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让 MySQL 利用索引来完成排序,从而避免 filesort。 1. filesort 的产生 filesort 产生的原因很简单:MySQL 无法使用索引来满足 ORDER BY 子句的要求。通常,以下情况会导致 filesort: 排序字段未建立索引,或者索引与排序字段不匹配。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WHERE 子句过滤掉大量数据,导致索引失效。 即使排序字段有索引,但如果 WHERE 子句过于宽泛,MySQL 可能会认为全表扫描更有效率。 涉及多个表连接,且排序字段不在驱动表上。 如果 ORDER BY 的字段位于被驱动表,MySQL 必须在连接完成 …
继续阅读“MySQL性能优化与索引之:`MySQL`的`Order By`优化:如何避免文件排序(`filesort`)。”
MySQL性能优化与索引之:`MySQL`的索引下推(`Index Condition Pushdown`):其在查询优化中的作用。
MySQL性能优化与索引之:索引下推 (Index Condition Pushdown) 各位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中的一项重要的查询优化技术:索引下推 (Index Condition Pushdown, ICP)。我们将从 ICP 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其工作原理、适用场景、优势与局限性,并通过实际案例和代码示例,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利用 ICP 提升查询性能。 1. 索引下推 (ICP) 的概念 索引下推是 MySQL 5.6 版本引入的一项优化技术,旨在减少 Server 层(MySQL Server)与 存储引擎 层之间的数据传输量,从而提高查询效率。简单来说,ICP 将部分原本需要在 Server 层执行的 where 条件判断“下推”到 存储引擎 层执行。 在没有 ICP 的情况下,存储引擎通过索引找到满足索引列条件的记录后,会将所有这些记录返回给 Server 层,由 Server 层根据完整的 where 子句进行过滤。 而开启 ICP 后,存储引擎在利用索引扫描数据的过程中,会先使用 where 子句中的索引列条件对数据进行过滤,筛选出真正满足 …
继续阅读“MySQL性能优化与索引之:`MySQL`的索引下推(`Index Condition Pushdown`):其在查询优化中的作用。”
MySQL性能优化与索引之:如何利用`MySQL`的`Force Index`和`Ignore Index`进行查询优化。
MySQL性能优化与索引:Force Index和Ignore Index的妙用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MySQL中两种强大的索引提示(Index Hint)工具:Force Index和Ignore Index。 它们允许我们影响MySQL查询优化器对索引的选择,从而在特定情况下显著提升查询性能。掌握它们的用法和适用场景,能够让我们更精确地控制数据库的行为,解决一些棘手的性能问题。 1. 索引的重要性回顾 在深入Force Index和Ignore Index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索引在数据库中的作用。索引本质上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存储了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以及对应的数据行物理地址。通过索引,MySQL可以快速定位到符合查询条件的行,而无需扫描整个表,大大减少了I/O操作,从而提高查询速度。 2. MySQL查询优化器及其局限性 MySQL自带一个查询优化器,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SQL查询语句,并选择最优的执行计划。这个优化器会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表的大小、索引的统计信息(如基数)、查询条件等等。通常情况下,优化器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选择最佳的索引。 然而,优化器并非总是完美的。在某些 …
继续阅读“MySQL性能优化与索引之:如何利用`MySQL`的`Force Index`和`Ignore Index`进行查询优化。”
MySQL高级讲座篇之:查询优化器的决策:CBO(基于成本优化)的原理与统计信息的角色。
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今天咱们来聊聊MySQL查询优化器里那个神秘又强大的家伙——CBO(Cost-Based Optimizer,基于成本优化)。这玩意儿就像数据库界的“诸葛亮”,专门琢磨怎么用最低的成本把你的SQL查出来。 咱们先从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开始,看看没有CBO,数据库会变成什么样: — 假设我们有两张表:orders(订单表) 和 customers(客户表) — orders 表结构:order_id, customer_id, order_date, total_amount — customers 表结构:customer_id, customer_name, city — 糟糕的查询,没有索引,CBO不存在,全表扫描警告! SELECT c.customer_name, SUM(o.total_amount) FROM orders o, customers c WHERE o.customer_id = c.customer_id AND c.city = ‘New York’ GROUP BY c.customer_name; 如果数据库没有CBO, …
深入理解 Vue 3 渲染器中事件处理的优化,包括事件委托和编译器层面的 `cacheHandlers` 优化。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Vue 3渲染器里那些“偷偷摸摸”的优化,尤其是事件处理这块儿的门道。保证让你听完之后,下次面试官问你Vue 3事件优化,你能把他说得哑口无言。 开场白:为啥事件处理这么重要? 想象一下,一个网页就是一个大舞台,用户跟网页的互动,就像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而“事件”呢,就是舞台上的剧本,告诉网页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如果这个剧本写得不好,演员(也就是网页)就会卡顿、掉链子,整个舞台效果就拉胯了。所以,优化事件处理,就是让舞台更流畅,用户体验更爽! 第一幕:事件委托——“偷懒”的艺术 传统的事件绑定,就像给每个演员都发一份剧本,让他们自己根据剧本来表演。如果演员很多,剧本也很多,那这维护成本就太高了。Vue 2 时代,虽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还是避免不了大量事件监听器的注册。 事件委托,就是只给舞台管理员一份总剧本,让他来负责指挥所有的演员。演员只需要告诉管理员自己做了什么,管理员再根据总剧本来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这样一来,就省去了给每个演员发剧本的麻烦,大大减少了事件监听器的数量。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列表: <ul id=”myList” …
继续阅读“深入理解 Vue 3 渲染器中事件处理的优化,包括事件委托和编译器层面的 `cacheHandlers` 优化。”
深入理解 Vue 3 渲染器中事件处理的优化,包括事件委托和编译器层面的 `cacheHandlers` 优化。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渲染器里那些精打细算的“小秘密”,特别是关于事件处理的优化。别担心,不会让你头大,保证用大白话把这些概念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开场白:渲染器这门“手艺” 想象一下,Vue 3 渲染器就像一个手艺精湛的工匠,它的任务就是把你的 Vue 组件代码(包括那些花里胡哨的模板)变成浏览器能理解的 HTML 元素,然后摆到用户眼前。这中间,事件处理就像是给这些元素装上“机关”,让它们能响应用户的点击、鼠标移动、键盘敲击等等。 第一节课:事件处理的“前浪”与“后浪” 在 Vue 2 时代,事件处理其实挺直接的。你给每个元素都绑定一个事件监听器,就像这样: <template> <button @click=”handleClick”>点击我</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ethods: { handleClick() { console.log(‘按钮被点击了!’); } } } </script> 这段代码很简单,直接给 …
继续阅读“深入理解 Vue 3 渲染器中事件处理的优化,包括事件委托和编译器层面的 `cacheHandlers` 优化。”
深入理解 Vue 3 渲染器中事件处理的优化,包括事件委托和编译器层面的 `cacheHandlers` 优化。
各位技术大佬、未来的编程大神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咱们今天来聊聊 Vue 3 渲染器里的事件处理优化,重点是事件委托和编译器层面的 cacheHandlers。保证让大家听完之后,感觉自己的 Vue 项目嗖嗖嗖地飞起来! 开场白:事件,Vue 应用的生命之源 话说回来,咱们前端开发,天天跟用户打交道,而用户跟我们交互,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事件。点击按钮、输入文字、滚动鼠标,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都隐藏着一连串复杂的事件处理逻辑。如果事件处理不当,轻则影响用户体验,重则直接卡死浏览器,甚至被老板骂到怀疑人生。所以,事件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幕:事件委托——用一个“保安”搞定所有“住户” 先来说说事件委托。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页面上有几百个按钮,每个按钮都绑定一个点击事件,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浏览器光是管理这些事件监听器,就得累个半死。而且,如果动态添加按钮,还要手动绑定事件,简直就是噩梦。 这时候,事件委托就派上用场了。 什么是事件委托? 简单来说,就是把子元素的事件监听器,委托给父元素来处理。就好比一个小区,如果每个住户都请一个保安,那保安的数量就太多了。但是,如果只 …
继续阅读“深入理解 Vue 3 渲染器中事件处理的优化,包括事件委托和编译器层面的 `cacheHandlers` 优化。”
深入理解 Vue 3 渲染器中事件处理的优化,包括事件委托和编译器层面的 `cacheHandlers` 优化。
Vue 3 渲染器事件处理优化:从事件委托到 cacheHandlers,让你的应用飞起来! 大家好,我是老码,今天咱们来聊聊Vue 3渲染器中那些让事件处理更高效的“小秘密”。可能你会觉得事件处理嘛,不就是绑定个事件监听器吗?但Vue 3在背后做了很多优化,让你的应用跑得更快更流畅。咱们今天就深入挖掘一下,看看Vue 3是如何玩转事件处理的。 1. 事件委托:一个“管家”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谈谈事件委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它在Vue 3的性能优化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小区物业的管家。如果每个住户家里水管坏了你都亲自上门修理,那你就得累死了。更好的办法是,你在小区门口设立一个维修服务点,住户有问题都到这里来登记,然后你再根据情况派人去修理。这就是事件委托的思想。 在传统的JavaScript中,如果你想给多个子元素绑定事件监听器,你可能会这样做: <ul id=”myList”> <li>Item 1</li> <li>Item 2</li> <li>Item 3</li> …
继续阅读“深入理解 Vue 3 渲染器中事件处理的优化,包括事件委托和编译器层面的 `cacheHandlers` 优化。”
解释 Vue 3 源码中事件处理的优化,包括事件委托和编译器层面的 `cacheHandlers` 优化。
早上好,各位掘友!我是老司机,今天带大家一起扒一扒 Vue 3 源码中事件处理的优化,重点是事件委托和 cacheHandlers。坐稳扶好,这趟车有点深! 一、 为啥要优化事件处理? 在 Web 开发中,事件处理无处不在。每次用户点击、滑动、输入,都会触发相应的事件。如果事件处理不当,轻则卡顿掉帧,重则页面崩溃。尤其是在大型应用中,大量的事件监听器会消耗大量的内存和 CPU 资源,降低页面性能。 想象一下,你的 HTML 结构里有 100 个按钮,每个按钮都绑定了一个 click 事件。这意味着浏览器需要为每个按钮都创建一个事件监听器。这 100 个监听器就占用了 100 份内存空间,每次点击,浏览器都要检查所有 100 个监听器,看看哪个应该被触发。这效率能高吗?显然不能! 二、 事件委托:四两拨千斤的技巧 事件委托(Event Delegation),也叫事件代理,是一种利用事件冒泡机制来优化事件处理的技术。 它的核心思想是:把子元素的事件监听器绑定到父元素上,然后通过判断事件的目标对象来确定是哪个子元素触发了事件。 举个栗子: <ul id=”li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