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存储引擎内部之:`InnoDB`的`Change Buffer`:其在`二级索引`更新中的`写入合并`优化。

MySQL InnoDB Change Buffer:二级索引更新的写入合并优化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MySQL InnoDB存储引擎中的一个重要特性:Change Buffer。特别是它在二级索引更新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写入合并来优化性能。 1. 索引及其更新的挑战 在深入Change Buffer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索引的基本概念以及更新索引所带来的挑战。索引本质上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允许数据库系统快速定位到表中的特定行,而无需扫描整个表。InnoDB支持多种类型的索引,包括主键索引(Clustered Index)和二级索引(Secondary Index)。 主键索引(Clustered Index): 存储实际的数据行。数据行按照主键的顺序物理存储。 二级索引(Secondary Index): 存储索引列的值和指向数据行的指针(通常是主键值)。二级索引允许我们通过非主键列进行快速查找。 当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插入、更新、删除)时,不仅需要更新数据行本身,还需要维护所有相关的索引。对于主键索引,由于数据行和索引存储在一起,更新相对直接。但是,对于二级索引,更新过程可能会 …

MySQL存储引擎之:`InnoDB`的`Change Buffer`:其在`DML`操作中的`写入合并`机制。

好的,下面是一篇关于InnoDB Change Buffer的讲座稿,重点讲解其在DML操作中的写入合并机制。 InnoDB Change Buffer:DML 操作背后的优化利器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中的一个关键特性:Change Buffer。它在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即 INSERT, UPDATE, DELETE)操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处理非唯一索引时,能够显著提升性能。 1. 什么是 Change Buffer? Change Buffer 是一种特殊的存储区域,位于InnoDB的系统表空间中。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针对非唯一二级索引的DML操作。 当需要修改的数据页不在 Buffer Pool 中时,InnoDB 不会立即将这些修改写入磁盘,而是将这些变更信息(Change)缓存在 Change Buffer 中。 之所以针对非唯一二级索引,是因为唯一索引的修改需要立即检查唯一性约束,必须读取磁盘。而对于非唯一索引,可以先缓存修改,稍后再合并。 2. Change Buffer 的 …

JavaScript内核与高级编程之:`Angular`的`Change Detection`:`Zone.js`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分析。

各位靓仔靓女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师,咱们今天就来聊聊Angular里那个神奇的Change Detection,顺带扒一扒幕后英雄Zone.js的底裤,看看它到底是怎么搞事情的,以及怎么让它更有效率地干活。 开场:Change Detection,你真的懂它吗?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Angular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更新界面?难道它一直傻傻地盯着你的数据,一旦有变化就立马刷新?如果是这样,那你的CPU早就爆炸了。 答案当然是:Angular有一套智能的机制,叫做Change Detection,它会负责检测数据的变化,并适时地更新DOM。 但是,Change Detection本身并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去检查。你需要告诉它,或者说,它需要知道哪些事情可能会引起变化。 这就是Zone.js出场的地方了。 第一幕:Zone.js,Angular的秘密武器 Zone.js是一个Execution Context,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观察者”,会监控你的代码执行过程,并记录下哪些地方可能会引起数据变化。 它可以理解成一个“沙箱”,把你所有的异步操作都包裹起来。 想象一下,你家小区门口有个保安(Z …

MySQL高阶讲座之:`InnoDB`的`Change Buffer`:其工作原理、适用场景与写性能优化。

各位听众,晚上好!我是今晚的讲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聊聊MySQL里一个非常有趣,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家伙——InnoDB的Change Buffer。 咱们今天要深入挖掘一下,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怎么工作的,什么情况下用它最好,以及怎么利用它来提升咱们的写性能。 一、 啥是Change Buffer? 为什么要它?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银行的出纳,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存取款业务。如果每次有人来存钱,你都要立刻找到他的账户,把钱放进去,然后立刻更新账本,效率是不是会很低? 特别是那些很久都没来存过钱的账户,你要翻箱倒柜才能找到。 Change Buffer就相当于银行出纳旁边的一个“临时存款登记簿”。 当有人来存钱(也就是写入数据)的时候,你先把存款信息(要修改的数据页)记录在这个登记簿上,不用立刻去更新账本。 等到晚上银行关门了,或者账房先生有空了,再把登记簿上的信息整理到账本上。 在MySQL InnoDB存储引擎中,Change Buffer就是用来缓存非唯一二级索引页(non-unique secondary index pages)的修改操作的。 为什么要缓存呢? 因为非唯一二 …

CSS `will-change` `auto` 值的潜在陷阱与正确使用时机

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CSS 界的“薛定谔的猫”—— will-change: auto。 听起来很玄乎,但其实它是个挺有意思的东西。 咱们一起看看它到底是个宝贝还是个坑。 开场:will-change 的前世今生 首先,咱们得知道 will-change 这家伙是干嘛的。 简单来说,它就是个“剧透器”,告诉浏览器:“嘿,老兄,这个元素待会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你提前准备准备。” 浏览器一听,就屁颠屁颠地去优化了。 但是! 重点来了,will-change 这玩意儿,用好了是神助攻,用不好那就是猪队友。 特别是 will-change: auto, 更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主儿。 will-change: auto 的真面目 will-change: auto 的本意是:“浏览器老弟,你看着办,觉得这个元素待会可能要变,你就优化优化,觉得没啥变化,就别瞎折腾。” 听起来很智能,对不对?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你看着办”上。 浏览器也是个程序,它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你到底要干啥? 它只能根据一些(可能并不靠谱的)猜测来决定是否优化。 这就导致了 will-change: auto …

CSS `will-change` 属性:提前通知浏览器动画意图,优化渲染性能

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接下来咱们就聊聊CSS will-change 这个“小妖精”属性,看看它如何帮我们优化渲染性能,让页面飞起来! 开场白:别让浏览器猜你的心思! 话说,浏览器这玩意儿,虽然聪明,但有时候也挺笨的。它需要我们明确告诉它,接下来要做什么,才能更好地优化渲染。就像你跟朋友约会,你得告诉他想吃火锅还是烧烤,他才能提前预定,不是吗?will-change 就是你告诉浏览器“我要搞事情”的秘密武器! will-change 是什么? will-change 属性允许你提前告知浏览器,页面中的某个元素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比如位置、大小、内容等等。这样,浏览器就可以提前做好优化准备,避免在动画发生时出现卡顿。 will-change 的语法 will-change 属性的值可以是以下几种: auto: 这是默认值,浏览器会自己决定是否进行优化。 scroll-position: 表明元素的内容可能会滚动。 contents: 表明元素的内容可能会改变。 transform: 表明元素可能会进行 2D 或 3D 转换。 opacity: 表明元素的不透明度可能会改变。 …

JS `Change Array by Copy` (提案):`toSorted`, `toReversed`, `toSpliced`

各位观众,老铁们,晚上好!今天咱们来聊聊JavaScript里数组的“复制粘贴大法”,啊不,是“Change Array by Copy”提案,也就是 toSorted, toReversed, toSpliced 这些新玩意儿。 这玩意儿,能让你不动声色地“改动”数组,实际上返回的是一个全新的数组,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污染原始数组了! 开场白:数组的那些“爱恨情仇” 话说JavaScript里的数组,那可是个磨人的小妖精。你改它吧,一不小心全局受影响,原始数据也被污染了;你不改它吧,很多时候需求又必须得改。 这就好像谈恋爱,既想保持自我,又想和对方更亲密。 以前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深拷贝! 各种奇技淫巧,什么JSON.parse(JSON.stringify(arr)),什么手写递归拷贝,写起来麻烦不说,性能还不见得好。 现在好了,有了这几个 “to” 开头的函数,我们就可以优雅地、安全地、放心地修改数组的副本了。 就像拥有了无限复活币,随便你怎么折腾,原始数组毫发无损。 主角登场:toSorted() – 排序新姿势 先说说 toSorted()。 顾名思义,它是用 …

JS `will-change` CSS 属性:提前通知浏览器动画意图以优化渲染

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不聊八卦,就来聊聊前端性能优化里的小秘密——will-change 这个 CSS 属性。别看它名字怪怪的,用好了,能让你的网页动画丝滑流畅,就像德芙巧克力一样! 开场白:网页动画卡顿,谁的锅? 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有时候网页上的动画会卡顿。很多时候,不是你的电脑配置不行,也不是网络不好,而是浏览器在渲染的时候没做好准备。 想象一下,你要去参加一个化装舞会,结果到了门口才发现自己还没化妆!你肯定得手忙脚乱地找化妆品、描眉画眼,耽误不少时间。 浏览器也是一样,如果它不知道某个元素要发生变化,就会等到变化发生的那一刻才开始计算如何渲染。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卡顿。 而 will-change 的作用,就是提前告诉浏览器:“嘿,哥们儿,这个元素一会儿要动,你提前准备一下!” will-change 属性:提前打个招呼,避免尴尬 will-change 属性允许你提前通知浏览器,某个元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例如位置、大小、内容等等。这样,浏览器就可以提前做好优化,避免在动画开始时才临时抱佛脚。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按钮,当鼠标悬停在上面时,它会放 …

CSS `will-change` 的最佳实践:精准提升特定元素性能

CSS will-change 的最佳实践:让你的网页如丝般顺滑,告别卡顿小情绪 各位网页冲浪高手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精心设计的网页,各种炫酷动画、华丽过渡,本想着给用户带来一场视觉盛宴,结果却卡顿得像老牛拉破车?用户体验瞬间降到冰点,恨不得把电脑砸了重装系统?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个CSS属性,它就像网页性能的“大力丸”,能帮你巧妙地提升特定元素的渲染性能,让你的网页从此告别卡顿,丝滑流畅,它就是—— will-change。 什么是 will-change?它凭什么这么牛? will-change 属性,顾名思义,就是告诉浏览器:“嘿,哥们儿,这个元素接下来可能要发生一些变化,你提前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浏览器听到你的“预告”后,就会提前进行一些优化,比如: 提前分配资源: 就像提前预定餐厅一样,浏览器会为即将变化的元素预留一些内存和GPU资源,确保变化发生时有足够的“空间”来处理。 启用优化策略: 浏览器会针对即将发生的特定变化(比如transform、opacity等)启用相应的优化策略,比如使用硬件加速等,从而提高渲染效率。 总而言之,will-chan …

**CSS** `will-change: scroll-position`:优化滚动性能的秘密武器

CSS will-change: scroll-position:优化滚动性能的秘密武器,以及那些年我们与卡顿的“爱恨情仇”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聊点实在的,说点能让你网页不再“卡成PPT”的干货。相信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网页,设计得美轮美奂,交互也流畅自然,结果一到移动端,或者数据量一大,滚动起来就像老牛拉破车,一步三喘,用户体验直线下降,恨不得砸手机。 没错,罪魁祸首就是滚动卡顿! 别怕,今天我就要拿出我的“祖传秘方”—— will-change: scroll-position,教你如何利用它,让你的滚动体验丝滑柔顺,彻底摆脱卡顿的噩梦。 卡顿的根源:浏览器背后的“小心思” 要理解 will-change: scroll-position 的作用,我们得先稍微了解一下浏览器渲染页面的过程。简单来说,浏览器会把你的 HTML、CSS 和 JavaScript 代码解析成一个渲染树,然后一层一层地绘制到屏幕上。 滚动的时候,浏览器需要不断地重新绘制页面,特别是那些位置会随着滚动而改变的元素,比如固定在顶部的导航栏、视差滚动效果的背景图等等。这个重新绘制的过程非常耗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