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阻塞算法设计:利用Hazard Pointer/RCU解决并发中的内存回收问题

非阻塞算法设计:利用Hazard Pointer/RCU解决并发中的内存回收问题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并发编程中非常重要且棘手的问题:内存回收。在多线程环境下,如果一个线程正在访问某个数据结构,而另一个线程释放了该数据结构所占用的内存,就会导致悬挂指针(dangling pointer)问题,进而引发程序崩溃或其他不可预测的行为。 传统的锁机制虽然可以避免数据竞争,但往往会引入性能瓶颈。非阻塞算法旨在提供更高的并发性,但同时也对内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两种常用的非阻塞内存回收技术:Hazard Pointer 和 RCU (Read-Copy-Update)。 1. 问题的根源:并发环境下的内存回收 想象一下,一个链表被多个线程并发访问。一个线程 A 正在遍历链表,并持有一个指向某个节点的指针。与此同时,另一个线程 B 删除了该节点,并释放了其占用的内存。此时,线程 A 持有的指针就变成了悬挂指针。当线程 A 尝试访问该指针时,程序可能会崩溃。 更一般地说,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 并发读写: 多个线程同时读写共享数据结构。 数据竞争: 读写操作之间没有适当的同步 …

C++ `RCU` (Read-Copy Update) 算法:高并发无锁读写场景的实现与应用

哈喽,各位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实际上原理挺简单的并发编程技巧——RCU,也就是Read-Copy Update。别害怕,虽然名字里有“Update”,但它其实是个读多写少的场景神器,能让你在高并发环境下实现无锁的读取操作,听起来是不是就很激动人心? 一、RCU:名字很唬人,原理很简单 RCU,顾名思义,就是“读-复制-更新”。它的核心思想是: 读(Read): 读取数据时,不需要加锁,直接读。 复制(Copy): 修改数据时,先复制一份数据的副本。 更新(Update): 修改副本,然后用修改后的副本替换旧数据。 是不是感觉有点像影子替身术?旧数据还在,新数据已经准备好了,然后瞬间切换,给人的感觉就是数据被更新了,但实际上旧数据还在某个地方待命。 二、为什么RCU能做到无锁读取? 关键就在于“旧数据待命”。RCU依赖于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宽限期(Grace Period)。 宽限期: 指的是所有已经开始的读取操作都已经完成的时期。 也就是说,在宽限期内,可以确定之前启动的所有读取操作都已经结束,没有线程还在读取旧数据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安全地释放旧数据占用的内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