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今天咱们来聊聊 WebAssembly 线性内存分配那些事儿,保证让大家听完之后,感觉像是刚啃完一只香喷喷的烤鸡,回味无穷!
WebAssembly 线性内存:一块未经开垦的处女地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 WebAssembly 线性内存。 把它想象成一块巨大的、连续的字节数组,就像一块原始的、未经开垦的土地。WebAssembly 模块可以在这块土地上存储数据,就像农民伯伯可以在土地上种庄稼一样。 这块内存是 WebAssembly 模块与 JavaScript 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重要桥梁,也是 WebAssembly 程序运行时的主要存储区域。
这块内存的大小是固定的,在模块实例化的时候就确定了。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 WebAssembly.Memory.grow()
方法来扩大这块土地,增加内存页数。 每一页的大小是 64KB,也就是 65536 字节。
线性内存的地址:门牌号
线性内存中的每一个字节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就像我们家的门牌号一样。 这些地址从 0 开始,一直递增到内存的最大容量。 WebAssembly 指令可以通过这些地址来读取或写入内存中的数据。
内存分配:盖房子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如何在这一大块连续的内存中存储各种各样的数据呢? 这就需要内存分配。 内存分配就像在这块土地上盖房子,我们需要找到一块合适的空地,然后把房子(数据)盖上去。
更具体地说,内存分配器负责管理线性内存中的空闲空间,并根据程序的需求分配内存块。 当程序需要存储数据时,它会向内存分配器请求一块内存,内存分配器会在空闲空间中找到一块合适的区域,并将其分配给程序。 当程序不再需要这块内存时,它会将其释放回内存分配器,以便将来可以再次使用。
内存分配策略:盖房子的方法论
不同的内存分配策略就像不同的盖房子的方法论。 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两种最常见的策略: Bump Pointer 和 Free List。
1. Bump Pointer (碰撞指针):简单粗暴,一往无前
想象一下,你有一块空地,你想在上面盖很多小房子,一个接一个地排下去。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次都在上一个房子的旁边盖新的房子,就像推土机一样,一直往前推。 这就是 Bump Pointer 的基本思想。
- 原理: Bump Pointer 维护一个指针,指向当前已分配内存的末尾。 当需要分配内存时,只需要将指针向前移动相应的字节数,然后返回之前指针指向的地址即可。
- 优点: 速度非常快,因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指针运算。 实现起来也非常简单。
- 缺点: 只能进行顺序分配,不能释放单独的内存块。 如果需要释放内存,只能一次性释放所有已分配的内存。 这就像推倒所有房子,回到最初的空地状态。
代码示例 (伪代码):
// 假设内存块起始地址是 memory_start
uint8_t* bump_pointer = memory_start;
size_t memory_size = ...; // 内存总大小
void* allocate(size_t size) {
// 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内存
if (bump_pointer + size > memory_start + memory_size) {
return nullptr; // 内存不足
}
// 分配内存
void* allocated_memory = bump_pointer;
bump_pointer += size;
return allocated_memory;
}
void reset() {
// 重置 bump pointer,释放所有内存
bump_pointer = memory_start;
}
WebAssembly 实现示例 (WAT 格式):
(module
(memory (export "memory") 1) ; 1 页内存 (64KB)
(global $bump_pointer (mut i32) (i32.const 16)) ; Bump pointer, 初始地址 16 (留出一些空间)
(func (export "allocate") (param $size i32) (result i32)
;; 获取当前 bump pointer 的值
local.get $size
global.get $bump_pointer
i32.add
;; 检查是否超出内存边界 (简化版本,实际需要更完善的检查)
i32.const 65536 ; 64KB
i32.gt_u ; 如果 bump_pointer + size > 65536,则返回 1,否则返回 0
if
i32.const 0 ; 返回 0 表示分配失败
return
end
;; 保存 bump pointer 的旧值
global.get $bump_pointer
local.set $old_pointer
;; 更新 bump pointer
local.get $size
global.get $bump_pointer
i32.add
global.set $bump_pointer
;; 返回旧的 bump pointer 值
local.get $old_pointer
)
(func (export "reset")
global.set $bump_pointer (i32.const 16)
)
)
解释:
(memory (export "memory") 1)
: 定义并导出了一块内存,大小为 1 页 (64KB)。(global $bump_pointer (mut i32) (i32.const 16))
: 定义了一个全局变量$bump_pointer
,用于存储 bump pointer 的地址。 初始值为 16,留出一些空间。(func (export "allocate") (param $size i32) (result i32))
:allocate
函数接受一个参数$size
,表示需要分配的内存大小,返回分配的内存地址。(func (export "reset"))
:reset
函数将 bump pointer 重置为初始值,相当于释放了所有已分配的内存。
使用 JavaScript 调用:
const wasmCode = `
(module
(memory (export "memory") 1)
(global $bump_pointer (mut i32) (i32.const 16))
(func (export "allocate") (param $size i32) (result i32)
local.get $size
global.get $bump_pointer
i32.add
i32.const 65536
i32.gt_u
if
i32.const 0
return
end
global.get $bump_pointer
local.set $old_pointer
local.get $size
global.get $bump_pointer
i32.add
global.set $bump_pointer
local.get $old_pointer
)
(func (export "reset")
global.set $bump_pointer (i32.const 16)
)
)
`;
const wasmModule = new WebAssembly.Module(new TextEncoder().encode(wasmCode));
const wasmInstance = new WebAssembly.Instance(wasmModule);
const allocate = wasmInstance.exports.allocate;
const reset = wasmInstance.exports.reset;
const memory = wasmInstance.exports.memory;
// 分配 10 个字节
const ptr1 = allocate(10);
console.log("分配的地址:", ptr1);
// 分配 20 个字节
const ptr2 = allocate(20);
console.log("分配的地址:", ptr2);
// 重置内存
reset();
// 再次分配 10 个字节
const ptr3 = allocate(10);
console.log("分配的地址:", ptr3);
适用场景:
- 只需要进行大量的顺序分配,不需要释放单独的内存块。
- 适用于内存管理非常简单的场景,例如编译器的临时变量分配。
2. Free List (空闲链表):灵活回收,资源再利用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停车场,里面有很多停车位。 当有车要停进来的时候,你需要找到一个空闲的停车位,然后把车停进去。 当车要离开的时候,你需要把这个停车位标记为空闲,以便将来可以再次使用。 这就是 Free List 的基本思想。
- 原理: Free List 维护一个链表,链表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块空闲的内存块。 当需要分配内存时,内存分配器会遍历链表,找到一块足够大的空闲块,然后将其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分配给程序,另一部分仍然保留在空闲链表中。 当程序释放内存时,内存分配器会将释放的内存块添加到空闲链表中,并尝试与相邻的空闲块合并,以减少内存碎片。
- 优点: 可以灵活地分配和释放内存,可以有效地利用内存空间。 可以避免内存碎片的问题。
- 缺点: 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才能找到合适的空闲块。 实现起来也比较复杂。
数据结构:
Free List 通常使用链表来实现,每个节点包含以下信息:
size
: 空闲块的大小。next
: 指向下一个空闲块的指针。
代码示例 (伪代码):
struct FreeBlock {
size_t size;
FreeBlock* next;
};
FreeBlock* free_list_head = nullptr; // 空闲链表头
void* allocate(size_t size) {
FreeBlock* current = free_list_head;
FreeBlock* previous = nullptr;
// 遍历空闲链表,找到合适的空闲块
while (current != nullptr) {
if (current->size >= size) {
// 找到合适的空闲块
if (current->size == size) {
// 整个空闲块都分配出去
if (previous == nullptr) {
free_list_head = current->next;
} else {
previous->next = current->next;
}
return current; // 返回空闲块的地址
} else {
// 分割空闲块
FreeBlock* new_block = (FreeBlock*)((uint8_t*)current + size);
new_block->size = current->size - size;
new_block->next = current->next;
current->size = size;
if (previous == nullptr) {
free_list_head = new_block;
} else {
previous->next = new_block;
}
return current; // 返回空闲块的地址
}
}
previous = current;
current = current->next;
}
return nullptr; // 没有找到合适的空闲块
}
void deallocate(void* ptr, size_t size) {
// 将释放的内存块添加到空闲链表中
FreeBlock* block = (FreeBlock*)ptr;
block->size = size;
block->next = free_list_head;
free_list_head = block;
// TODO: 尝试与相邻的空闲块合并
}
WebAssembly 实现示例 (WAT 格式 – 简化版本,没有合并相邻空闲块):
由于 WebAssembly 没有指针的概念,我们需要使用线性内存的索引来模拟指针。 这使得 Free List 的实现变得比较复杂。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只实现了基本的分配和释放功能,没有实现空闲块合并。
(module
(memory (export "memory") 1) ; 1 页内存 (64KB)
;; 结构体定义:FreeBlock
;; size (i32): 空闲块的大小
;; next (i32): 指向下一个空闲块的地址 (线性内存中的索引)
(global $free_list_head (mut i32) (i32.const 16)) ; 空闲链表头, 初始地址 16
;; 函数:allocate (分配内存)
;; 参数: $size (i32) - 需要分配的内存大小
;; 返回值: (i32) - 分配的内存地址 (线性内存中的索引)
(func (export "allocate") (param $size i32) (result i32)
local.get $size
call $allocate_internal
)
(func $allocate_internal (param $size i32) (result i32)
local.get $size
i32.const 8 ; 每个 FreeBlock 占用 8 字节 (size: 4 字节, next: 4 字节)
i32.add
local.set $required_size ; 实际需要的内存大小 (包含 FreeBlock 头部)
;; 遍历空闲链表
global.get $free_list_head
local.set $current_block_ptr
loop $loop
local.get $current_block_ptr
i32.eqz ; 如果 current_block_ptr == 0 (空指针),则跳出循环
if (br_if $end)
;; 获取当前空闲块的大小
local.get $current_block_ptr
i32.load ; 加载 size 字段 (地址: current_block_ptr + 0)
local.set $current_block_size
;; 检查当前空闲块是否足够大
local.get $current_block_size
local.get $required_size
i32.ge_u ; 如果 current_block_size >= required_size,则跳转到 $found_block
if (br_if $found_block)
;; 获取下一个空闲块的指针
local.get $current_block_ptr
i32.const 4
i32.add
i32.load ; 加载 next 字段 (地址: current_block_ptr + 4)
local.set $current_block_ptr ; 更新 current_block_ptr
br $loop ; 继续循环
end
end
$end
;; 没有找到合适的空闲块
i32.const 0 ; 返回 0 表示分配失败
return
$found_block
;; 找到合适的空闲块
local.get $current_block_ptr
local.set $allocated_block_ptr ; 保存分配的块的地址
;; 从空闲链表中移除当前空闲块 (简化版本,没有分割空闲块)
local.get $current_block_ptr
i32.const 4
i32.add
i32.load
global.set $free_list_head
;; 返回分配的内存地址 (跳过 FreeBlock 头部)
local.get $allocated_block_ptr
i32.const 8
i32.add
return
)
;; 函数:deallocate (释放内存)
;; 参数: $ptr (i32) - 要释放的内存地址 (线性内存中的索引)
;; 参数: $size (i32) - 要释放的内存大小
(func (export "deallocate") (param $ptr i32) (param $size i32)
local.get $ptr
local.get $size
call $deallocate_internal
)
(func $deallocate_internal (param $ptr i32) (param $size i32)
;; 计算FreeBlock 地址
local.get $ptr
i32.const 8
i32.sub
local.set $free_block_ptr
;; 将释放的内存块添加到空闲链表中
;; 1. 设置 FreeBlock 的 size 字段
local.get $free_block_ptr
local.get $size
i32.store
;; 2. 设置 FreeBlock 的 next 字段
local.get $free_block_ptr
i32.const 4
i32.add
global.get $free_list_head
i32.store
;; 3. 更新 free_list_head
global.get $free_block_ptr
global.set $free_list_head
)
;; 初始化空闲链表
(func (export "init")
i32.const 1024 ; 初始空闲块大小 (1KB)
i32.const 0 ; 空闲块的 next 指针为 0 (空指针)
call $create_free_block
)
;; 创建空闲块的辅助函数
(func $create_free_block (param $size i32) (param $next i32)
;; 分配空闲块的内存 (使用简单的 bump pointer 分配器)
global.get $free_list_head
local.set $block_ptr
;; 存储空闲块的大小
local.get $block_ptr
local.get $size
i32.store
;; 存储空闲块的 next 指针
local.get $block_ptr
i32.const 4
i32.add
local.get $next
i32.store
;; 更新 free_list_head
global.get $free_list_head
i32.add
global.set $free_list_head
)
)
解释:
- 数据结构: 使用线性内存来模拟
FreeBlock
结构体,size
存储在地址block_ptr + 0
,next
存储在地址block_ptr + 4
。 allocate_internal
函数: 遍历空闲链表,找到第一个大小足够的空闲块,并将其从空闲链表中移除 (简化版本,没有分割空闲块)。deallocate_internal
函数: 将释放的内存块添加到空闲链表的头部。init
函数: 初始化空闲链表,创建一个初始的空闲块。- 重要: 这个示例非常简化,没有实现空闲块分割和合并,也没有处理内存碎片问题。 实际的 Free List 实现要复杂得多。
使用 JavaScript 调用:
const wasmCode = `
(module
(memory (export "memory") 1)
(global $free_list_head (mut i32) (i32.const 1024)) ; 初始空闲链表放在地址 1024
(global $next_free_block (mut i32) (i32.const 1024)) ; 用于简单bump分配
(func (export "allocate") (param $size i32) (result i32)
local.get $size
i32.const 8 ; size + next
i32.add
local.set $required_size
global.get $free_list_head
local.set $current_block_ptr
loop $loop
local.get $current_block_ptr
i32.eqz
if (br_if $end)
local.get $current_block_ptr
i32.load
local.set $current_block_size
local.get $current_block_size
local.get $required_size
i32.ge_u
if (br_if $found_block)
global.get $free_list_head
i32.const 4
i32.add
i32.load
global.set $free_list_head
local.get $current_block_ptr
i32.const 8
i32.add
return
end
end
$end
i32.const 0
return
$found_block
local.get $current_block_ptr
i32.const 8
i32.add
return
)
(func (export "deallocate") (param $ptr i32) (param $size i32)
local.get $ptr
i32.const 8
i32.sub
local.set $free_block_ptr
local.get $free_block_ptr
local.get $size
i32.store
local.get $free_block_ptr
i32.const 4
i32.add
global.get $free_list_head
i32.store
global.get $free_block_ptr
global.set $free_list_head
)
(func (export "init")
i32.const 1024
i32.const 0
call $create_free_block
)
(func $create_free_block (param $size i32) (param $next i32)
global.get $next_free_block
local.set $block_ptr
local.get $block_ptr
local.get $size
i32.store
local.get $block_ptr
i32.const 4
i32.add
local.get $next
i32.store
global.get $next_free_block
i32.add
global.set $next_free_block
)
)
`;
const wasmModule = new WebAssembly.Module(new TextEncoder().encode(wasmCode));
const wasmInstance = new WebAssembly.Instance(wasmModule);
const allocate = wasmInstance.exports.allocate;
const deallocate = wasmInstance.exports.deallocate;
const init = wasmInstance.exports.init;
const memory = wasmInstance.exports.memory;
init();
const ptr1 = allocate(10);
console.log("分配的地址:", ptr1);
const ptr2 = allocate(20);
console.log("分配的地址:", ptr2);
deallocate(ptr1, 10);
const ptr3 = allocate(10);
console.log("分配的地址:", ptr3);
适用场景:
- 需要频繁地分配和释放内存。
- 需要有效地利用内存空间,避免内存碎片。
- 适用于需要更复杂的内存管理的场景,例如游戏引擎。
总结:
特性 | Bump Pointer | Free List |
---|---|---|
速度 | 非常快 | 相对较慢 |
内存利用率 | 较低,只能一次性释放所有内存 | 较高,可以灵活地分配和释放内存,减少碎片 |
实现复杂度 | 简单 | 复杂 |
适用场景 | 大量的顺序分配,不需要释放单独的内存块 | 频繁地分配和释放内存,需要有效地利用内存空间 |
WebAssembly实现 | 容易 | 相对复杂,需要模拟指针 |
选择合适的内存分配策略:
选择哪种内存分配策略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 如果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顺序分配,Bump Pointer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需要更灵活的内存管理,Free List 则更加适合。
高级话题:
- 内存碎片: Free List 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需要进行碎片整理。
- 垃圾回收: WebAssembly 也可以使用垃圾回收来自动管理内存。
- 自定义内存分配器: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定义的内存分配器。
最后,记住一点: 内存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WebAssembly 线性内存分配,并在实际开发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感谢大家的聆听! 希望这次讲座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祝大家编码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