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源码极客之:`Vue`的`SSR`:`renderToString`的`sync`和`async`渲染。

各位靓仔靓女,晚上好!我是今晚的讲师,老猫。今天咱们聊聊 Vue 3 源码里 SSR (Server-Side Rendering) 这块的硬骨头,特别是 renderToString 里面的 sync 和 async 两种渲染模式。这玩意儿搞明白了,以后面试官再问你 SSR,你就直接把他们问到怀疑人生。

第一节:SSR 是个啥?为啥要用它?

先别急着看代码,咱们得先搞清楚 SSR 是干嘛的。简单来说,SSR 就是把 Vue 组件在服务端预先渲染成 HTML 字符串,然后直接发给浏览器。

那为啥要这么折腾?直接在浏览器里跑 Vue 它不香吗?

香是香,但有些场景下,SSR 优势太明显了:

  • SEO 优化: 搜索引擎爬虫对 JavaScript 执行能力有限,SSR 直接给它 HTML,它就能轻松抓取到内容,提高网站排名。
  • 首屏加载速度: 用户不用等 JavaScript 下载、解析、执行,直接看到服务端渲染好的 HTML,首屏速度嗖嗖的。
  • 更好的用户体验: 尤其是在网络环境差的情况下,SSR 能更快地呈现内容,避免长时间白屏。

当然,SSR 也有缺点:

  • 服务器压力: 每次请求都要在服务端渲染,服务器压力大。
  • 开发复杂度: SSR 需要考虑服务端环境,开发调试更复杂。
  • Node.js 环境依赖: 需要 Node.js 环境来运行 Vue 服务端渲染代码。

所以,要不要用 SSR,得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

第二节:renderToString:SSR 的核心引擎

Vue 3 提供了 renderToString 方法,它是 SSR 的核心引擎,负责把 Vue 组件渲染成 HTML 字符串。

import { createSSRApp, renderToString } from 'vue'

// 创建一个 Vue 应用实例
const app = createSSRApp({
  data: () => ({ message: 'Hello, SSR!' }),
  template: '<div>{{ message }}</div>'
})

// 渲染成 HTML 字符串
renderToString(app).then((html) => {
  console.log(html) // 输出: <div>Hello, SSR!</div>
})

这段代码很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不少细节。renderToString 内部会调用 Vue 的虚拟 DOM (Virtual DOM) 渲染器,把组件的虚拟 DOM 树转换成真实的 HTML 字符串。

第三节:sync 渲染:同步渲染的简单粗暴

renderToString 默认情况下是异步渲染的,但 Vue 3 也提供了同步渲染的方式,通过 renderToString 的第二个参数可以配置:

import { renderToString } from 'vue'

// 同步渲染
const html = renderToString(app, { mode: 'sync' })
console.log(html)

同步渲染的好处是简单粗暴,直接返回 HTML 字符串,不用 Promise,代码更简洁。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

  • 阻塞事件循环: 同步渲染会阻塞 Node.js 的事件循环,如果组件渲染时间过长,会导致服务器响应变慢。
  • 无法处理异步组件: 如果组件内部有异步逻辑(比如异步组件、异步计算属性),同步渲染会出错。

所以,除非你的组件非常简单,否则不建议使用同步渲染。

第四节:async 渲染:异步渲染的优雅之道

异步渲染是 renderToString 的默认模式,它通过 Promise 来处理异步操作,避免阻塞事件循环。

import { renderToString } from 'vue'

// 异步渲染
renderToString(app).then((html) => {
  console.log(html)
})

异步渲染的优点:

  • 不阻塞事件循环: 异步操作不会阻塞事件循环,服务器响应更流畅。
  • 支持异步组件: 可以处理组件内部的异步逻辑。

异步渲染的缺点:

  • 代码稍微复杂: 需要使用 Promise 来处理异步结果。

第五节:源码剖析:renderToString 的内部实现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来扒一扒 renderToString 的源码,看看它是怎么实现同步和异步渲染的。

renderToString 的核心代码在 packages/server-renderer/src/renderToString.ts 文件中。

简化后的代码结构如下:

import { render } from '@vue/runtime-core'
import { ssrUtils } from './ssrUtils'

export async function renderToString(
  vnode: VNode,
  options: SSRRenderContext = {}
): Promise<string> {
  const {
    mode = 'async', // 默认为异步模式
    ...rest
  } = options

  const context: SSRContext = {
    ...rest,
    // ... 其他属性
  }

  const [result, push] = ssrUtils.createBuffer() // 创建一个缓冲区

  try {
    render(vnode, null, context, push, ssrUtils) // 调用核心渲染函数
    if (mode === 'sync') {
      return result.join('') // 同步模式直接返回结果
    } else {
      await context.promise // 等待所有异步组件渲染完成
      return result.join('') // 异步模式等待 Promise 完成后返回结果
    }
  } catch (e: any) {
    // ... 错误处理
    throw e
  }
}

这段代码的关键点:

  1. mode 参数: 决定了是同步渲染还是异步渲染,默认为 async
  2. ssrUtils.createBuffer() 创建一个缓冲区,用于存储渲染结果。
  3. render() 调用核心渲染函数,把虚拟 DOM 渲染成 HTML 片段。 这个 render 函数实际上是 @vue/runtime-core 里面的 render 函数,经过了一些 SSR 特殊处理。
  4. context.promise 这是一个 Promise 对象,用于等待所有异步组件渲染完成。只有在异步模式下才会被用到。

第六节:异步组件的 SSR 处理

异步组件是 SSR 的一个难点。Vue 3 的 Suspense 组件可以很好地处理异步组件的 SSR。

<template>
  <Suspense>
    <template #default>
      <AsyncComponent />
    </template>
    <template #fallback>
      <div>Loading...</div>
    </template>
  </Suspense>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defineAsyncComponent } from 'vue'

const AsyncComponent = defineAsyncComponent(() =>
  import('./components/AsyncComponent.vue')
)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AsyncComponent
  }
}
</script>

Suspense 组件会等待 AsyncComponent 加载完成,然后再渲染。在 SSR 过程中,Suspense 会把异步组件的 Promise 收集起来,放到 context.promise 中,renderToString 会等待 context.promise 完成后再返回 HTML 字符串。

第七节:SSRContext:SSR 的上下文信息

SSRContext 是 SSR 的上下文信息,它包含了渲染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数据,比如:

  • modules:用于收集组件的 CSS 模块信息。
  • teleports:用于处理 Teleport 组件的渲染。
  • promise:用于收集异步组件的 Promise。
  • nonce:用于 CSP (Content Security Policy) 策略。

在组件内部,可以通过 useSSRContext() 来访问 SSRContext

<script setup>
import { useSSRContext } from 'vue'

const ssrContext = useSSRContext()

if (ssrContext) {
  // 在服务端渲染时执行
  ssrContext.modules.push('my-component')
}
</script>

第八节:实战演练:搭建一个简单的 SSR 应用

理论讲了一大堆,咱们来动手搭一个简单的 SSR 应用。

  1. 初始化项目:

    npm init vue@latest my-ssr-app
    cd my-ssr-app
    npm install

    选择 Add server-side rendering (SSR)

  2. 修改 src/App.vue

    <template>
      <div>
        <h1>{{ message }}</h1>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onMounted } from 'vue'
    
    const message = ref('Hello, Client!')
    
    onMounted(() => {
      message.value = 'Hello, Browser!'
    })
    </script>
  3. 运行项目:

    npm run dev:ssr

    打开浏览器,访问 http://localhost:5173,你会看到服务端渲染的 HTML。查看页面源代码,可以看到 <h1>Hello, Client!</h1>,说明 SSR 成功了。

第九节:踩坑指南:SSR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SSR 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开发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坑,并给出解决方案:

问题 解决方案
windowdocument 等浏览器 API 报错 在服务端渲染时,windowdocument 等浏览器 API 是不存在的。需要在组件中使用 process.serverprocess.client 来判断当前环境,只在客户端执行需要浏览器 API 的代码。
异步组件 SSR 渲染不正确 确保使用 Suspense 组件包裹异步组件,并正确处理 fallback 内容。检查 context.promise 是否正确收集了所有异步组件的 Promise。
CSS 样式丢失 使用 CSS Modules 或 CSS-in-JS 方案,并在 SSR 过程中收集组件的 CSS 模块信息,然后把 CSS 嵌入到 HTML 中。 vue-style-loader 可以帮助你收集 CSS 模块信息。
SEO 效果不佳 检查页面 title、meta 等 SEO 相关标签是否正确设置。确保服务端渲染的 HTML 包含了所有重要的内容。 使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 等工具来分析网站的 SEO 情况。
缓存问题 合理使用缓存策略,避免重复渲染。 可以使用 Redis 等缓存数据库来存储渲染结果。 根据页面内容的变化频率来设置缓存过期时间。

第十节:总结与展望

今天咱们深入了解了 Vue 3 SSR 的 renderToString 方法,学习了同步和异步渲染的原理和实现。SSR 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深入理解 Vue 的渲染机制和 Node.js 的运行原理。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SSR,打造更高效、更友好的 Vue 应用。

未来,SSR 的发展方向是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比如,可以利用 AI 技术来优化渲染性能,自动生成 SEO 友好的 HTML。同时,Serverless SSR 也是一个趋势,可以把 SSR 部署到云函数上,降低运维成本。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