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聊点新鲜玩意儿——JavaScript 的 Decorator 模式,特别是它在函数增强方面的应用。保证让大家听得懂,学得会,还能乐呵乐呵。
开场白:啥是 Decorator?
想象一下,你买了件纯白色的T恤,感觉有点单调。于是你找来一些贴纸、亮片、甚至请了个纹身师(别想歪了!)给它加点料。这些贴纸、亮片、纹身就相当于 Decorator,它们在不改变T恤本身的情况下,给它增加了新的功能或者外观。
在编程世界里,Decorator 模式也是类似的意思。它允许你动态地给对象添加新的职责,而无需修改其原始结构。是不是有点像 AOP(面向切面编程)?没错,Decorator 可以看作是 AOP 的一种实现方式。
Decorator 的基本概念
Decorator 模式的核心思想是:
- 组件(Component): 需要被装饰的对象,也就是咱们的“纯白色T恤”。
- 装饰器(Decorator): 用于增强组件的对象,也就是那些“贴纸、亮片、纹身”。
- 共同接口(Common Interface): 组件和装饰器都实现的接口,保证它们可以互相替换。
JavaScript 中的 Decorator
JavaScript 本身并没有内置的 Decorator 语法(早期的实验性语法已经废弃),但我们可以使用函数来实现 Decorator 模式。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函数装饰器,它接收一个函数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增强后的新函数。
函数增强:Decorator 的拿手好戏
函数增强是指在不修改函数源代码的情况下,给函数添加额外的功能。这在以下场景中非常有用:
- 日志记录: 在函数执行前后记录日志,方便调试和监控。
- 性能监控: 测量函数的执行时间,找出性能瓶颈。
- 权限验证: 检查用户是否有权限执行该函数。
- 缓存: 缓存函数的执行结果,避免重复计算。
Decorator 的实现方式
咱们先来看一个最简单的 Decorator 例子:
function logDecorator(func) {
return function(...args) {
console.log(`函数 ${func.name} 被调用,参数:${args}`);
const result = func.apply(this, args); // 执行原始函数
console.log(`函数 ${func.name} 执行完毕,返回值:${result}`);
return result;
};
}
function add(a, b) {
return a + b;
}
const decoratedAdd = logDecorator(add);
console.log(decoratedAdd(2, 3)); // 输出:函数 add 被调用,参数:2,3 函数 add 执行完毕,返回值:5 5
这个 logDecorator
接收一个函数 func
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新的函数。这个新的函数在执行 func
之前和之后都会打印日志。
再来个稍微复杂点的例子:权限验证
function permissionDecorator(func, requiredRole) {
return function(...args) {
const userRole = getUserRole(); // 假设这个函数能获取当前用户的角色
if (userRole === requiredRole) {
return func.apply(this, args);
} else {
console.log("权限不足!");
return null; // 或者抛出异常
}
};
}
function deleteUser(userId) {
console.log(`用户 ${userId} 已被删除!`);
}
function getUserRole() {
return "admin"; // 假设当前用户是管理员
}
const decoratedDeleteUser = permissionDecorator(deleteUser, "admin");
decoratedDeleteUser(123); // 输出:用户 123 已被删除!
const decoratedDeleteUser2 = permissionDecorator(deleteUser, "superadmin");
decoratedDeleteUser2(456); // 输出:权限不足!
这个 permissionDecorator
接收一个函数 func
和一个需要的角色 requiredRole
作为参数。只有当用户的角色和 requiredRole
相符时,才会执行原始函数。
使用闭包传递参数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 Decorator 中传递一些参数,比如缓存时间、重试次数等等。这时候可以使用闭包来实现:
function cacheDecorator(func, cacheTime) {
const cache = {}; // 使用闭包保存缓存
return function(...args) {
const key = JSON.stringify(args); // 将参数转换为字符串作为缓存键
if (cache[key] && (Date.now() - cache[key].timestamp) < cacheTime) {
console.log("从缓存中获取结果!");
return cache[key].value;
} else {
console.log("重新计算结果!");
const result = func.apply(this, args);
cache[key] = { value: result, timestamp: Date.now() };
return result;
}
};
}
function expensiveOperation(a, b) {
console.log("执行耗时操作...");
// 模拟耗时操作
let sum = 0;
for (let i = 0; i < 1000000; i++) {
sum += a + b;
}
return sum;
}
const cachedExpensiveOperation = cacheDecorator(expensiveOperation, 5000); // 缓存 5 秒
console.log(cachedExpensiveOperation(1, 2)); // 第一次调用,重新计算
console.log(cachedExpensiveOperation(1, 2)); // 第二次调用,从缓存中获取
setTimeout(() => {
console.log(cachedExpensiveOperation(1, 2)); // 5秒后再次调用,重新计算
}, 6000);
这个 cacheDecorator
使用闭包保存了一个缓存对象 cache
。每次调用装饰后的函数时,都会先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结果,如果存在并且没有过期,就直接返回缓存中的结果,否则就重新计算并更新缓存。
Decorator 的优点
- 解耦: 将核心逻辑和附加功能分离,使代码更清晰、易于维护。
- 可复用性: Decorator 可以被应用到多个函数上,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 动态性: 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给函数添加新的功能。
Decorator 的缺点
- 学习成本: 理解 Decorator 模式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 调试困难: 嵌套的 Decorator 可能会使调试变得更加困难。
- 性能损失: 每次调用装饰后的函数都会增加额外的开销。
Decorator 的应用场景
除了上面提到的日志记录、权限验证、缓存之外,Decorator 还可以应用到以下场景:
- 数据验证: 验证函数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 事务管理: 在函数执行前后开启和提交事务。
- 重试机制: 当函数执行失败时,自动重试。
- AOP (面向切面编程): 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给多个函数添加相同的横切关注点。
与 ES 装饰器语法的对比 (Typescript)
虽然原生的ES装饰器语法已经被废弃,但是Typescript支持装饰器。 让我们看看 Typescript 装饰器怎么实现上面的一些功能。
// 日志装饰器
function log(target: any, propertyKey: string, descriptor: PropertyDescriptor) {
const originalMethod = descriptor.value;
descriptor.value = function (...args: any[]) {
console.log(`Calling ${propertyKey} with arguments: ${args}`);
const result = originalMethod.apply(this, args);
console.log(`Method ${propertyKey} returned: ${result}`);
return result;
};
return descriptor;
}
class MyClass {
@log
add(a: number, b: number): number {
return a + b;
}
}
const myInstance = new MyClass();
myInstance.add(2, 3);
// 权限验证装饰器
function authorize(role: string) {
return function (target: any, propertyKey: string, descriptor: PropertyDescriptor) {
const originalMethod = descriptor.value;
descriptor.value = function (...args: any[]) {
const userRole = 'admin'; // 假设的当前用户角色
if (userRole === role) {
return originalMethod.apply(this, args);
} else {
console.log('Unauthorized!');
return;
}
};
return descriptor;
};
}
class SecurityService {
@authorize('admin')
deleteUser(userId: number) {
console.log(`Deleting user with ID: ${userId}`);
}
}
const service = new SecurityService();
service.deleteUser(123); // 输出:Deleting user with ID: 123
Typescript 中的装饰器通常用于类、方法、属性等。 它们提供了更结构化的方式来应用装饰器,并利用了元数据和反射等功能(需要开启 experimentalDecorators
和 emitDecoratorMetadata
选项)。
总结:Decorator 的正确打开方式
Decorator 模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但是,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滥用 Decorator: 过多的 Decorator 可能会使代码变得难以理解。
- 保持 Decorator 的简单性: Decorator 应该只负责添加一些简单的附加功能。
- 注意性能问题: 每次调用装饰后的函数都会增加额外的开销,需要权衡利弊。
代码示例对比表格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函数装饰器和 Typescript 装饰器的区别,我们用表格展示:
特性 | 函数装饰器 (JavaScript) | Typescript 装饰器 |
---|---|---|
语法 | 函数调用,闭包传递参数 | 使用 @ 符号,可以装饰类、方法、属性等 |
类型安全 | 需要手动处理类型 | 利用 Typescript 的类型系统,提供类型安全 |
元数据 | 不支持元数据 | 支持元数据,可以通过反射获取装饰器的信息 |
适用范围 | 主要用于函数增强 | 广泛应用于类、方法、属性等,用于 AOP、依赖注入、数据验证等 |
实现复杂度 | 相对简单,容易理解 | 相对复杂,需要理解 Typescript 的装饰器语法和元数据机制 |
依赖 | 无 | 依赖 Typescript 编译器和 experimentalDecorators 配置 |
可读性 | 如果装饰器嵌套过多,可读性会下降 | 代码结构更清晰,可读性更好 |
总结的总结
Decorator 模式就像给你的代码穿上了一件“马甲”,让它在不改变自身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功能。 无论是函数装饰器还是Typescript装饰器,都是增强代码的利器,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找到最适合你的场景!
互动环节: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等待观众提问,并耐心解答)
结束语:感谢大家的参与!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记住,编程就像烹饪,掌握了基本技巧,就能做出美味佳肴!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