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开始。
C++实现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架构感知:优化跨节点内存访问延迟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个在高性能计算领域非常重要的主题: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架构感知的C++编程,以及如何优化跨节点内存访问延迟。在多核处理器日益普及的今天,NUMA架构已经成为主流,理解并利用NUMA特性,可以显著提升应用程序的性能。
1. NUMA架构简介
传统的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架构中,所有处理器共享同一块物理内存,每个处理器访问内存的速度是相同的。然而,随着处理器核心数量的增加,这种共享内存的方式成为了性能瓶颈。NUMA架构应运而生,它将物理内存划分成多个节点(Node),每个节点包含一部分内存和若干个处理器核心。每个处理器核心访问其所属节点的内存速度最快(本地访问),访问其他节点的内存速度较慢(远程访问)。
NUMA架构的主要特点:
- 本地内存访问更快: 处理器访问本地内存的延迟远低于访问远程内存。
- 内存访问延迟不均衡: 不同处理器访问同一块内存的延迟可能不同,取决于该内存所在的节点与处理器的距离。
- 节点间互连: 各个NUMA节点通过互连网络连接,实现数据交换。
2. NUMA架构对程序性能的影响
在NUMA架构下,如果程序不具备NUMA感知能力,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 跨节点内存访问频繁: 线程在CPU A上运行,但频繁访问CPU B所在节点的内存,导致性能下降。
- 内存分配不合理: 数据被分配到远离使用它的线程的节点上,增加访问延迟。
- 线程调度不佳: 线程被调度到远离其所需数据的节点上,导致性能损失。
3. NUMA感知的C++编程:关键技术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我们需要编写NUMA感知的C++程序。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
- 检测NUMA架构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系统的NUMA架构,包括节点数量、每个节点包含的处理器核心以及节点间的互连关系。
- 控制内存分配: 将数据分配到最靠近使用它的线程的节点上,减少跨节点内存访问。
- 控制线程调度: 将线程调度到最靠近其所需数据的节点上,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4. NUMA相关的API
Linux系统提供了libnuma库,用于NUMA相关的操作。Windows系统提供了相应的API,例如GetNumaAvailableMemoryEx、GetNumaNodeProcessorMaskEx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libnuma API:
| API 函数 | 功能描述 |
|---|---|
numa_available() |
检查系统是否支持NUMA。 |
numa_num_configured_nodes() |
获取配置的NUMA节点数量。 |
numa_num_possible_nodes() |
获取系统可能支持的NUMA节点数量。 |
numa_node_size() |
获取指定节点可用的内存大小。 |
numa_alloc_onnode() |
在指定节点上分配内存。 |
numa_free() |
释放使用numa_alloc_onnode()分配的内存。 |
numa_run_on_node() |
将当前线程绑定到指定的NUMA节点。 |
numa_bind() |
限制进程或线程只能在指定的NUMA节点上运行。 |
numa_set_localalloc() |
将当前线程的内存分配策略设置为本地分配,即优先在当前线程运行的NUMA节点上分配内存。 |
numa_node_to_cpus() |
获取指定NUMA节点上的CPU核心列表。 |
numa_distance() |
获取两个NUMA节点之间的距离(延迟)。 |
5. C++代码示例:NUMA感知的内存分配和线程绑定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libnuma库进行NUMA感知的内存分配和线程绑定: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vector>
#include <numa.h> // 确保安装了libnuma库
using namespace std;
// 线程函数,在指定的NUMA节点上分配内存并进行操作
void worker_thread(int node_id, int array_size) {
// 1. 将当前线程绑定到指定的NUMA节点
if (numa_run_on_node(node_id) == -1) {
cerr << "Failed to bind thread to node " << node_id << endl;
return;
}
// 2. 在指定的NUMA节点上分配内存
int* data = (int*)numa_alloc_onnode(array_size * sizeof(int), node_id);
if (data == NULL) {
cerr << "Failed to allocate memory on node " << node_id << endl;
return;
}
// 3. 对数据进行操作 (例如,初始化)
for (int i = 0; i < array_size; ++i) {
data[i] = i * node_id;
}
cout << "Thread running on node " << node_id << ", data[0] = " << data[0] << endl;
// 4. 释放内存
numa_free(data, array_size * sizeof(int));
}
int main() {
// 1. 检查系统是否支持NUMA
if (numa_available() == -1) {
cerr << "NUMA is not available on this system." << endl;
return 1;
}
// 2. 获取NUMA节点数量
int num_nodes = numa_num_configured_nodes();
cout << "Number of NUMA nodes: " << num_nodes << endl;
// 3. 创建线程,每个线程绑定到一个NUMA节点
vector<thread> threads;
int array_size = 1024; // Example array size
for (int i = 0; i < num_nodes; ++i) {
threads.emplace_back(worker_thread, i, array_size);
}
// 4.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
for (auto& t : threads) {
t.join();
}
cout << "All threads finished." << endl;
return 0;
}
代码解释:
numa_available(): 检查系统是否支持NUMA。如果不支持,则程序退出。numa_num_configured_nodes(): 获取系统配置的NUMA节点数量。worker_thread()函数:numa_run_on_node(node_id): 将当前线程绑定到指定的NUMA节点。这将确保线程在该节点上运行,并优先访问该节点的内存。- *`numa_alloc_onnode(array_size sizeof(int), node_id)`:** 在指定的NUMA节点上分配内存。这意味着分配的内存将位于该节点上,从而减少跨节点内存访问。
- 数据操作: 对分配的内存进行操作,例如初始化。
- *`numa_free(data, array_size sizeof(int))
:** 释放使用numa_alloc_onnode()`分配的内存。
main()函数:- 创建多个线程,每个线程绑定到一个不同的NUMA节点。
-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
编译和运行:
- 确保安装了
libnuma库:sudo apt-get install libnuma-dev(Ubuntu/Debian) 或者yum install numactl-devel(CentOS/RHEL)。 - 使用以下命令编译代码:
g++ -std=c++11 numa_example.cpp -o numa_example -lnuma - 运行程序:
./numa_example
注意: 需要root权限才能将线程绑定到特定的CPU,如果提示权限错误,需要使用sudo运行程序。
6. NUMA感知的算法设计
除了内存分配和线程绑定之外,算法设计也需要考虑NUMA架构。以下是一些建议:
- 数据局部性: 尽量让线程访问其本地节点上的数据。
- 数据划分: 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块,每个块分配到一个NUMA节点,并由该节点上的线程处理。
- 避免共享数据: 尽量减少线程之间的共享数据,以避免跨节点的数据同步。
- 任务调度: 将任务分配给最靠近其所需数据的节点上的线程。
7. NUMA架构下的常见优化策略
- 显式内存分配: 使用
numa_alloc_onnode()等API显式地将数据分配到合适的NUMA节点。 - 线程绑定: 使用
numa_run_on_node()或pthread_setaffinity_np()等API将线程绑定到合适的NUMA节点。 - 数据复制: 如果多个线程需要访问同一块数据,可以考虑将数据复制到每个线程的本地节点上,以减少跨节点内存访问。
- 数据预取: 在线程需要访问数据之前,提前将数据从远程节点预取到本地节点,以减少访问延迟。
- 优化数据结构: 选择适合NUMA架构的数据结构,例如NUMA-aware的哈希表或树。
8. NUMA架构下的性能测试和分析
在NUMA架构下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性能瓶颈并优化程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工具:
numactl: 用于控制进程或线程的NUMA策略,例如内存分配和线程绑定。perf: Linux性能分析工具,可以用于分析程序的CPU使用率、内存访问模式等。likwid: 性能监控工具,可以用于测量程序的硬件性能指标,例如缓存命中率、内存带宽等。valgrind: 内存调试和性能分析工具,可以用于检测内存泄漏、内存错误和性能瓶颈。
9. NUMA架构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NUMA架构虽然可以提高程序性能,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 编程复杂性: NUMA感知的编程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巧。
- 调试难度: NUMA相关的性能问题难以调试。
- 可移植性: NUMA相关的代码可能难以移植到其他架构。
未来,NUMA架构将继续发展,例如:
- 更大的节点规模: 单个NUMA节点包含更多的处理器核心和内存。
- 更快的互连网络: 节点间的互连网络速度更快。
- 更智能的NUMA管理: 操作系统和硬件提供更智能的NUMA管理功能。
10. 一个更复杂的例子:并行矩阵乘法
我们来考虑一个更实际的例子:并行矩阵乘法。我们将使用NUMA感知的内存分配和线程绑定来优化矩阵乘法的性能.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thread>
#include <chrono>
#include <numa.h>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std::chrono;
// 矩阵乘法函数,在指定的NUMA节点上执行
void matrix_multiply_node(int node_id, vector<vector<double>>& A, vector<vector<double>>& B, vector<vector<double>>& C, int start_row, int end_row) {
// 1. 将当前线程绑定到指定的NUMA节点
if (numa_run_on_node(node_id) == -1) {
cerr << "Failed to bind thread to node " << node_id << endl;
return;
}
// 2. 执行矩阵乘法
for (int i = start_row; i < end_row; ++i) {
for (int j = 0; j < B[0].size(); ++j) {
C[i][j] = 0;
for (int k = 0; k < A[0].size(); ++k) {
C[i][j] += A[i][k] * B[k][j];
}
}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矩阵大小
int matrix_size = 1024;
// 检查命令行参数
if (argc > 1) {
matrix_size = atoi(argv[1]);
}
// 1. 检查系统是否支持NUMA
if (numa_available() == -1) {
cerr << "NUMA is not available on this system." << endl;
return 1;
}
// 2. 获取NUMA节点数量
int num_nodes = numa_num_configured_nodes();
cout << "Number of NUMA nodes: " << num_nodes << endl;
// 3. 初始化矩阵,分配到NUMA节点上
vector<vector<double>> A(matrix_size, vector<double>(matrix_size));
vector<vector<double>> B(matrix_size, vector<double>(matrix_size));
vector<vector<double>> C(matrix_size, vector<double>(matrix_size));
// NUMA感知的内存分配
for (int i = 0; i < matrix_size; ++i) {
for (int j = 0; j < matrix_size; ++j) {
A[i][j] = (double)rand() / RAND_MAX;
B[i][j] = (double)rand() / RAND_MAX;
}
}
// 4. 创建线程,每个线程负责一部分矩阵乘法
vector<thread> threads;
int rows_per_node = matrix_size / num_nodes;
auto start = high_resolution_clock::now();
for (int i = 0; i < num_nodes; ++i) {
int start_row = i * rows_per_node;
int end_row = (i == num_nodes - 1) ? matrix_size : (i + 1) * rows_per_node;
threads.emplace_back(matrix_multiply_node, i, ref(A), ref(B), ref(C), start_row, end_row);
}
// 5.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
for (auto& t : threads) {
t.join();
}
auto stop = high_resolution_clock::now();
auto duration = duration_cast<milliseconds>(stop - start);
cout << "Matrix size: " << matrix_size << "x" << matrix_size << endl;
cout << "Execution time: " << duration.count() << " milliseconds" << endl;
return 0;
}
关键改进:
- 没有进行NUMA感知的内存分配。 矩阵A, B和C的分配并未指定NUMA节点,虽然线程绑定到NUMA节点,但矩阵数据可能不是本地的。 要实现完全的NUMA感知,需要使用
numa_alloc_onnode为每个线程分配本地内存,并进行数据划分。 为了简化示例,这里省略了这一步,但实际应用中,这是至关重要的。 - 性能测试: 使用
chrono库测量程序的执行时间。可以通过改变矩阵大小和NUMA节点数量来观察性能变化。
如何进一步优化:
- 数据划分: 将矩阵A,B,C划分成更小的块,每个块分配给一个NUMA节点。每个线程只负责处理其本地节点上的数据。
- 数据预取: 在线程需要访问数据之前,提前将数据从远程节点预取到本地节点。
- 缓存优化: 调整矩阵乘法的算法,使其更好地利用缓存。
重要提示:
- 这个代码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NUMA优化可能需要更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 性能提升取决于具体的硬件和应用程序。
- 在进行NUMA优化时,需要进行充分的性能测试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策略。
11. 结论:NUMA架构感知编程的重要性
NUMA架构感知编程是提高多核处理器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通过合理地分配内存、调度线程和设计算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NUMA架构的优势,减少跨节点内存访问,从而显著提升应用程序的性能。虽然NUMA编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随着多核处理器的普及,它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NUMA架构,并在实际开发中应用NUMA相关的技术。
针对NUMA架构进行优化:让程序在多核环境下飞速运行
我们已经探讨了NUMA架构以及如何在C++中实现NUMA感知的编程。合理使用NUMA API,结合恰当的算法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跨节点内存访问延迟,充分发挥多核系统的潜力,提升程序整体性能。
更多IT精英技术系列讲座,到智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