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各位朋友,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也是你们今天晚上的Style Scoping向导。
今天咱们来聊聊Web Components里那个神秘又强大的Shadow DOM,以及它如何实现组件样式隔离,还有::part()
和::slotted()
这两个小家伙如何让外部样式有限地穿透进来。准备好了吗?咱们这就开始!
一、Shadow DOM:组件的私人领地
想象一下,你家有个后花园(Web Component),你想在里面种点花花草草,摆点小雕塑,按照你自己的喜好来布置。你不希望隔壁老王过来指手画脚,更不希望他家的狗跑到你花园里拉粑粑。
Shadow DOM就是这个后花园的围墙,它把你的组件和外界隔离开来,让你可以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玩耍,不用担心全局样式污染,也不用担心被外部样式影响。
具体来说,Shadow DOM就是一个隔离的DOM子树,它和主文档(Light DOM)是完全独立的。这意味着:
- 样式隔离: Shadow DOM内部的样式不会影响到外部,外部的样式也不会影响到内部(除非你允许)。
- DOM隔离: Shadow DOM内部的元素不能被外部的JavaScript直接访问,反之亦然。
这就像一个沙盒,你在里面怎么折腾都行,不会影响到其他地方。
如何创建Shadow DOM?
很简单,用attachShadow()
方法:
const my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my-element');
const shadowRoot = myElement.attachShadow({mode: 'open'}); // 或者 {mode: 'closed'}
shadowRoot.innerHTML = `
<style>
p {
color: blue;
}
</style>
<p>这是一个Shadow DOM内部的段落。</p>
`;
这里,mode: 'open'
表示Shadow DOM可以从外部通过JavaScript访问,mode: 'closed'
则表示无法从外部访问。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用open
模式,方便调试和维护。
二、Style Scoping:内外有别,各玩各的
有了Shadow DOM,我们就可以实现真正的组件化了。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样式,互不干扰。这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装修。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Style Scoping Demo</title>
<style>
p {
color: red; /* 全局样式 */
}
</style>
</head>
<body>
<my-element></my-element>
<script>
class MyElement extends HTMLElement {
constructor() {
super();
this.attachShadow({ mode: 'open' });
this.shadowRoot.innerHTML = `
<style>
p {
color: blue; /* Shadow DOM内部样式 */
}
</style>
<p>Shadow DOM 段落</p>
<slot></slot>
`;
}
}
customElements.define('my-element', MyElement);
</script>
<p>Light DOM 段落</p>
<my-element><p>Slotted Content 段落</p></my-element>
</body>
</html>
在这个例子中,全局样式将Light DOM中的<p>
元素设置为红色,而Shadow DOM内部的样式将Shadow DOM内部的<p>
元素设置为蓝色。 slotted content的
元素 继承全局样式,显示为红色。这就体现了样式隔离的效果。
三、::part():开启有限的后门
有时候,我们希望外部样式能够稍微影响一下Shadow DOM内部的某些元素,但又不想完全打破隔离。这时候,::part()
就派上用场了。
::part()
允许组件的作者暴露某些内部元素,让外部可以通过CSS选择器来修改它们的样式。这就像在你家后花园的围墙上开了一扇小窗,让邻居可以欣赏一下你种的花,但不能随意进来。
首先,我们需要在Shadow DOM内部的元素上添加part
属性:
shadowRoot.innerHTML = `
<style>
div {
background-color: lightgray;
padding: 10px;
}
</style>
<div part="container">
<p>这是一个容器。</p>
</div>
`;
然后,在外部CSS中,我们可以使用::part()
来选择这个元素:
my-element::part(container) {
border: 1px solid black;
}
这样,part="container"
的div
元素就会被加上黑色的边框。
代码示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part() Demo</title>
<style>
my-card::part(card) {
border: 2px solid red;
box-shadow: 5px 5px 10px rgba(0, 0, 0, 0.3);
}
my-card::part(title) {
font-size: 20px;
color: darkblue;
}
my-card::part(content) {
padding: 10px;
}
</style>
</head>
<body>
<my-card>
<h2 slot="title">卡片标题</h2>
<p>卡片内容,可以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很长。</p>
</my-card>
<script>
class MyCard extends HTMLElement {
constructor() {
super();
this.attachShadow({ mode: 'open' });
this.shadowRoot.innerHTML = `
<style>
/* 内部样式 */
.card {
background-color: white;
border-radius: 5px;
overflow: hidden;
}
.title {
padding: 10px;
background-color: lightblue;
margin: 0;
}
.content {
padding: 10px;
}
</style>
<div class="card" part="card">
<h2 class="title" part="title"><slot name="title">默认标题</slot></h2>
<div class="content" part="content"><slot>默认内容</slot></div>
</div>
`;
}
}
customElements.define('my-card', MyCard);
</script>
</body>
</html>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my-card
组件,它有一个card
容器,一个title
标题和一个content
内容区域。我们通过::part()
暴露了这三个元素,让外部可以修改它们的样式。
注意事项:
part
属性的值可以随意命名,只要在CSS中保持一致即可。::part()
只能选择Shadow DOM内部的元素,不能选择Light DOM中的元素。- 组件的作者可以决定暴露哪些元素,以及允许外部修改哪些样式。
四、::slotted():掌控被投射的内容
Web Components还有一个强大的特性,就是slot
(插槽)。slot
允许我们将外部的内容投射到Shadow DOM内部的指定位置。这就像在你家后花园里搭了一个舞台,你可以邀请别人来表演节目。
::slotted()
伪元素允许我们选择被投射到slot
中的元素,并修改它们的样式。这就像你可以控制舞台上的灯光和音响,让表演更加精彩。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slotted() Demo</title>
<style>
my-element::slotted(p) {
color: green; /* 改变被投射的段落的颜色 */
font-style: italic;
}
my-element::slotted(.highlight) {
font-weight: bold; /* 高亮被投射的元素 */
}
</style>
</head>
<body>
<my-element>
<p>这是一段被投射的文字。</p>
<span class="highlight">这是一段被高亮投射的文字。</span>
</my-element>
<script>
class MyElement extends HTMLElement {
constructor() {
super();
this.attachShadow({ mode: 'open' });
this.shadowRoot.innerHTML = `
<style>
/* 内部样式 */
div {
padding: 10px;
border: 1px solid blue;
}
</style>
<div>
<slot></slot>
</div>
`;
}
}
customElements.define('my-element', MyElement);
</script>
</body>
</html>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my-element
组件,它有一个slot
。我们通过::slotted(p)
选择了被投射到slot
中的<p>
元素,并将它们的颜色设置为绿色,字体设置为斜体。同时,我们通过::slotted(.highlight)
选择了class为"highlight"的被投射元素,并将字体加粗。
代码示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slotted() Demo</title>
<style>
my-profile::slotted(h2) {
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my-profile::slotted(img) {
border-radius: 50%;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
my-profile::slotted(.bio) {
font-style: italic;
}
</style>
</head>
<body>
<my-profile>
<img src="https://via.placeholder.com/150" alt="头像">
<h2>张三</h2>
<p class="bio">一个平平无奇的程序员。</p>
</my-profile>
<script>
class MyProfile extends HTMLElement {
constructor() {
super();
this.attachShadow({ mode: 'open' });
this.shadowRoot.innerHTML = `
<style>
.container {
border: 1px solid gray;
padding: 20px;
text-align: center;
}
</style>
<div class="container">
<slot name="avatar"></slot>
<slot name="name"></slot>
<slot name="bio"></slot>
<slot></slot> <!-- 默认插槽,用于放置其他内容 -->
</div>
`;
}
connectedCallback() {
// 找到light DOM的子元素,然后指定slot
const img = this.querySelector('img');
if(img) {
img.setAttribute('slot', 'avatar');
}
const h2 = this.querySelector('h2');
if(h2) {
h2.setAttribute('slot', 'name');
}
const p = this.querySelector('p.bio');
if(p) {
p.setAttribute('slot', 'bio');
}
}
}
customElements.define('my-profile', MyProfile);
</script>
</body>
</html>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my-profile
组件,它有几个具名slot
,分别用于放置头像、姓名和个人简介。我们通过::slotted()
选择了被投射到slot
中的<h2>
、<img>
和.bio
元素,并修改它们的样式。同时,我们在connectedCallback中,将light DOM中的元素指定slot。
注意事项:
::slotted()
只能选择被投射到slot
中的元素,不能选择Shadow DOM内部的元素。::slotted()
可以选择特定的元素类型(例如::slotted(p)
)或特定的类名(例如::slotted(.highlight)
)。- 组件的作者可以决定允许外部修改哪些被投射元素的样式。
五、Style Scoping的优先级
当多个样式规则同时作用于同一个元素时,浏览器会根据优先级来决定哪个样式规则生效。一般来说,Style Scoping的优先级如下:
- User-agent样式: 浏览器默认样式。
- Light DOM 全局样式: 在主文档中定义的样式。
- Shadow DOM 内部样式: 在Shadow DOM内部定义的样式。
- ::slotted() 样式: 应用于被投射到
slot
中的元素的样式。 - ::part() 样式: 应用于通过
part
属性暴露的元素的样式。 - !important 样式: 使用
!important
声明的样式,优先级最高。
这意味着,Shadow DOM内部的样式会覆盖全局样式,::slotted()
样式会覆盖Shadow DOM内部的样式,::part()
样式会覆盖::slotted()
样式。但是,!important
样式可以打破这种优先级规则,强制应用指定的样式。所以,谨慎使用!important
,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样式混乱。
总结
Web Components的Shadow DOM和Style Scoping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组件化开发方式。通过Shadow DOM,我们可以实现真正的样式隔离,避免全局样式污染。通过::part()
和::slotted()
,我们可以让外部样式有限地穿透到Shadow DOM内部,实现更灵活的样式定制。
特性 | 作用 | 优点 | 缺点 |
---|---|---|---|
Shadow DOM | 创建一个隔离的DOM子树,与主文档(Light DOM)分离。 | 样式和DOM隔离,避免全局污染,组件内部样式不会影响外部,外部样式也不会影响内部。 | 调试相对复杂,需要了解Shadow DOM的结构才能进行调试。 |
::part() | 允许组件作者暴露Shadow DOM内部的某些元素,以便外部可以通过CSS选择器来修改它们的样式。 | 允许外部对组件进行有限的样式定制,同时保持组件的封装性。 | 需要组件作者预先定义哪些元素可以被外部修改,灵活性有限。 |
::slotted() | 允许选择被投射到slot 中的元素,并修改它们的样式。 |
可以控制被投射内容的样式,使组件更加灵活。 | 只能选择被投射到slot 中的元素,不能选择Shadow DOM内部的元素。 |
Style Scoping | Shadow DOM内部的样式不会影响到外部,外部的样式也不会影响到内部(除非你允许)。 | 确保组件的样式独立性,避免样式冲突。 |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part() 和::slotted() 来允许外部样式穿透,增加了复杂性。 |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记住,Web Components的世界充满了乐趣,只要你敢于探索,就能发现更多的惊喜。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