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聊点刺激的——GTID,这玩意儿啊,就像给MySQL复制打了一针肾上腺素,让它在高可用架构里彻底翻身农奴把歌唱!
第一部分:传统复制的那些糟心事儿
在GTID出来之前,咱们的MySQL复制,那叫一个“手工作坊”式操作,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
定位问题: “老板,主库崩了,从库在哪儿?” “呃…好像是binlog文件是mysql-bin.000123, position是1024…吧?” 别笑,这种场景太常见了,运维小哥们经常在半夜被吓醒。
-
切换痛苦: 主从切换,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要手动找binlog位置,稍不留神就丢数据,或者复制中断。
-
新从库加入: 想加个新从库?先把主库数据dump一份,然后再从dump的位置开始复制。慢不说,还容易出错。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传统的复制方式依赖于binlog文件名和position,这玩意儿太脆弱了!
第二部分:GTID:数据库复制的GPS
GTID,全称Global Transaction Identifier,全局事务ID。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每个事务的身份证号,全球唯一,童叟无欺。有了它,复制就变成了“按身份证号找人”,而不是“按住址找人”。
-
GTID的结构:
server_uuid:transaction_id
server_uuid
: 每个MySQL实例的唯一标识,就像你的身份证号上的地区码。transaction_id
: 在这个实例上产生的事务的序列号,自增,就像你的身份证号上的出生日期和流水号。
-
GTID的好处:
- 自动定位: 从库可以自动找到主库上它需要复制的事务,再也不用手动指定binlog文件名和position了。
- 简化切换: 主从切换,只需要告诉新的主库,哪些GTID已经执行过了,剩下的它会自动补齐。
- 方便新从库加入: 新从库只需要告诉主库,它想从哪个GTID开始复制,主库会自动发送数据。
- 幂等性: 同一个GTID的事务,无论执行多少次,结果都一样,避免重复执行导致的数据错误。
第三部分:GTID实战演练:代码说话
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下来咱们来点真格的,看看GTID怎么用。
-
开启GTID:
-
修改
my.cnf
配置文件:[mysqld] gtid_mode = ON enforce_gtid_consistency = ON log_slave_updates = ON # 从库也要记录binlog server-id = 1 # 必须设置,且每个实例不同 log_bin = mysql-bin # 启用二进制日志 binlog_format = ROW # 推荐使用ROW格式
-
重启MySQL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mysql
-
登录MySQL,确认GTID已经开启: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gtid_mod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gtid_mode | ON | +---------------+-------+ 1 row in set (0.00 sec)
-
-
创建用户并授权:
CREATE USER 'repl'@'%' IDENTIFIED BY 'your_password';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REPLICATION CLIENT ON *.* TO 'repl'@'%'; FLUSH PRIVILEGES;
-
配置从库:
-
获取主库的GTID集合: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 | File | Position | Binlog_Do_DB | Binlog_Ignore_DB | Executed_Gtid_Set | +------------------+-----------+--------------+------------------+------------------------------------+ | mysql-bin.000001 | 156 | |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 +------------------+-----------+--------------+------------------+------------------------------------+ 1 row in set (0.00 sec)
记录下
Executed_Gtid_Set
的值,比如这里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 -
在从库上配置:
STOP SLAVE; RESET SLAVE ALL; # 注意:会清空所有复制信息,谨慎操作! SET GLOBAL gtid_purged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 设置从库已经执行过的GTID集合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your_master_host', MASTER_USER='repl', MASTER_PASSWORD='your_password', MASTER_AUTO_POSITION=1; # 开启自动定位 START SLAVE;
-
查看从库状态:
mysql> SHOW SLAVE STATUSG ... Slave_IO_Running: Yes Slave_SQL_Running: Yes ... Last_IO_Errno: 0 Last_SQL_Errno: 0 ...
如果
Slave_IO_Running
和Slave_SQL_Running
都是Yes
,并且Last_IO_Errno
和Last_SQL_Errno
都是0
,那么恭喜你,复制配置成功了!
-
-
模拟主从切换:
假设主库挂了,我们需要把一个从库提升为主库。
-
选择新的主库: 选择一个数据最新的从库。
-
停止所有其他从库的复制:
STOP SLAVE;
-
在新主库上执行:
RESET MASTER; # 清空新主库的master信息,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主库
-
配置其他从库连接到新的主库:
STOP SLAVE; RESET SLAVE ALL;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new_master_host', MASTER_USER='repl', MASTER_PASSWORD='your_password', MASTER_AUTO_POSITION=1; START SLAVE;
整个过程,只需要简单的几条命令,再也不用手动找binlog位置了,是不是很爽?
-
第四部分:GTID的进阶玩法:多主复制与Group Replication
GTID不仅仅是简化了主从复制,它还为更高级的复制架构提供了基础。
-
多主复制(Multi-Master Replication):
在多主复制架构中,多个MySQL实例都可以同时接受写操作,然后通过GTID将数据同步到其他节点。这种架构可以提高写入性能,但需要解决数据冲突的问题。
- 环状复制: 每个节点都作为其他节点的从库。这种方式配置简单,但容错性较差。
- 网状复制: 每个节点都作为多个节点的从库。这种方式容错性高,但配置复杂。
多主复制需要谨慎使用,需要仔细考虑数据冲突的解决方案,比如:
- 冲突检测: 在写入数据之前,先检测是否存在冲突。
- 冲突解决: 如果存在冲突,根据预定义的规则解决冲突,比如:
- Last Write Wins: 最后写入的数据覆盖之前的数据。
- 自定义逻辑: 根据业务逻辑解决冲突。
-
Group Replication:
Group Replication是MySQL官方提供的高可用解决方案,它基于GTID和Paxos协议,可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自动故障转移。
- 单主模式: 只有一个节点可以接受写操作,其他节点作为只读副本。当主节点故障时,会自动选举新的主节点。
- 多主模式: 多个节点都可以接受写操作,但需要解决数据冲突的问题。
Group Replication的优点:
- 高可用性: 自动故障转移,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 数据一致性: 基于Paxos协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易于管理: MySQL官方提供,易于部署和管理。
Group Replication的缺点:
- 性能开销: Paxos协议需要进行多轮投票,会增加性能开销。
- 网络要求: 需要良好的网络环境,避免网络延迟导致的问题。
第五部分:GTID的注意事项:踩坑指南
GTID虽然好用,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踩坑。
-
版本要求: MySQL 5.6.5及以上版本才支持GTID。
-
开启GTID之前: 务必备份数据!开启GTID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开启,就很难再回到传统的复制方式了。
-
binlog格式: 推荐使用ROW格式,可以避免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STATEMENT格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GTID不一致。
-
gtid_mode
的取值:值 含义 OFF 禁用GTID ON 启用GTID,允许创建和执行GTID事务,但不强制使用GTID OFF_PERMISSIVE 新事务可以创建GTID事务或匿名事务,从库可以复制GTID事务或匿名事务。用于从ON状态过渡到OFF状态。 ON_PERMISSIVE 新事务可以创建GTID事务或匿名事务,从库必须复制GTID事务。用于从OFF状态过渡到ON状态。 OFF_STRICT 与OFF_PERMISSIVE类似,但如果存在匿名事务,则不允许将 gtid_mode
设置为OFF。ON_STRICT 与ON_PERMISSIVE类似,但如果存在匿名事务,则不允许将 gtid_mode
设置为ON。而且,不允许创建匿名事务,所有事务都必须是GTID事务。在生产环境中,建议使用
ON_STRICT
,强制使用GTID,避免出现匿名事务。 -
enforce_gtid_consistency
的取值:值 含义 OFF 允许创建不安全的语句(例如 CREATE TABLE ... SELECT
,它可能导致主从数据不一致)。ON 强制GTID一致性,不允许创建不安全的语句。 在生产环境中,务必设置为
ON
,保证GTID的一致性。 -
主键: 表必须有主键,否则ROW格式的binlog无法正常工作。
-
存储引擎: 建议使用InnoDB存储引擎,它对GTID的支持更好。
-
监控: 要密切关注GTID的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使用MySQL自带的监控工具,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的监控工具。
第六部分:GTID的未来:云原生时代的数据库高可用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数据库也在向云原生方向发展。GTID作为数据库复制的基础,在云原生时代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 自动化运维: 云平台可以利用GTID自动配置和管理数据库复制,减少人工干预。
- 弹性伸缩: 云平台可以根据业务负载自动调整数据库的规模,GTID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跨云复制: GTID可以实现跨云平台的数据库复制,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总之,GTID是数据库复制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简化了复制配置,提高了数据库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为数据库在高可用架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第七部分:总结与展望
今天咱们从传统复制的痛点出发,一路聊到GTID的原理、实战、进阶玩法以及注意事项,最后展望了GTID在云原生时代的未来。希望大家能对GTID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记住,GTID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它。
最后,祝大家都能成为GTID高手,轻松应对各种数据库高可用场景!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鞠躬,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