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高阶讲座之:`MySQL`的`Explain Analyze`:如何通过其输出分析实际执行计划。

嘿,各位数据库探险家们!准备好深入MySQL的内核,揭秘查询的真实运行轨迹了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个超级给力的工具:EXPLAIN ANALYZE

别被这名字吓到,它其实就是EXPLAIN的升级版,不仅告诉你MySQL 计划 怎么执行查询,还告诉你它 实际 是怎么执行的!这就像是你有了一个内置的侦探,可以追踪查询的每一步,揪出性能瓶颈。

一、为什么需要EXPLAIN ANALYZE

首先,让我们快速回顾一下EXPLAIN。它能告诉你:

  • MySQL优化器打算如何执行你的查询。
  • 使用了哪些表,以什么顺序访问它们。
  • 使用了哪些索引(如果用了的话)。
  • 大致的扫描行数。

但问题来了,EXPLAIN仅仅是 计划,而不是 现实

  • 数据倾斜: 某些值可能比预期的更常见,导致优化器估计的行数不准确。
  • 数据变化: 在你分析查询计划和实际执行查询之间,数据可能发生了变化。
  • 优化器的“小聪明”: 优化器可能会根据运行时统计信息做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调整。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EXPLAIN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这就是EXPLAIN ANALYZE大显身手的地方!它能提供 真实的 执行信息,包括每个步骤花费的时间,扫描的行数等等。

二、EXPLAIN ANALYZE初体验

EXPLAIN ANALYZE的语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在你的SELECT语句前加上它即可。

EXPLAIN ANALYZE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id = 123 AND order_date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01-31';

执行后,你会得到一长串的文本输出,别慌,咱们一步一步来解读它。

三、解读EXPLAIN ANALYZE的输出

EXPLAIN ANALYZE的输出是一个树状结构,表示查询的执行流程。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操作,例如读取表、过滤行、排序等等。

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customers表和一个orders表,它们之间通过customer_id关联。

CREATE TABLE customers (
    customer_id INT PRIMARY KEY,
    customer_name VARCHAR(255)
);

CREATE TABLE orders (
    order_id INT PRIMARY KEY,
    customer_id INT,
    order_date DATE,
    amount DECIMAL(10, 2),
    FOREIGN KEY (customer_id) REFERENCES customers(customer_id)
);

-- 插入一些示例数据
INSERT INTO customers (customer_id, customer_name) VALUES
(1, 'Alice'),
(2, 'Bob'),
(3, 'Charlie');

INSERT INTO orders (order_id, customer_id, order_date, amount) VALUES
(101, 1, '2023-01-15', 100.00),
(102, 1, '2023-02-20', 200.00),
(103, 2, '2023-01-25', 150.00),
(104, 2, '2023-03-10', 250.00),
(105, 3, '2023-01-05', 120.00),
(106, 3, '2023-02-15', 180.00);

现在,我们执行以下查询:

EXPLAIN ANALYZE SELECT c.customer_name, SUM(o.amount) AS total_amount
FROM customers c
JOIN orders o ON c.customer_id = o.customer_id
WHERE o.order_date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01-31'
GROUP BY c.customer_name;

输出(简化版,实际输出会更详细):

-> Group aggregate: sum(orders.amount)  (actual time=0.010..0.011 rows=2 loops=1)
    -> Inner hash join (orders.customer_id = customers.customer_id)  (actual time=0.004..0.008 rows=2 loops=1)
        -> Filter: ((orders.order_date >= DATE'2023-01-01') and (orders.order_date <= DATE'2023-01-31'))  (actual time=0.001..0.002 rows=3 loops=1)
            -> Table scan on orders  (actual time=0.000..0.001 rows=6 loops=1)
        -> Hash
            -> Table scan on customers  (actual time=0.000..0.000 rows=3 loops=1)

解读:

  1. 树的结构: 从下往上看,表示执行的顺序。最底层的操作最先执行。
  2. Table scan on orders:orders表进行全表扫描。actual time表示实际花费的时间,rows表示扫描的行数,loops表示执行的次数。
  3. Filter:orders表进行过滤,只保留order_date在指定范围内的行。
  4. Table scan on customers:customers表进行全表扫描。
  5. Hash:customers表创建一个哈希表,用于加速join操作。
  6. Inner hash join: 使用哈希连接将orders表和customers表连接起来。
  7. Group aggregate: 对结果进行分组,并计算每个客户的总金额。

关键信息:

  • actual time 实际执行时间,单位通常是毫秒。这是最重要的指标,可以用来找出性能瓶颈。
  • rows 实际处理的行数。如果这个值与你的预期相差很大,说明优化器可能做出了错误的估计。
  • loops 操作执行的次数。
  • 操作类型: 例如Table scanIndex lookupFilterJoin等等。

四、EXPLAIN ANALYZE的进阶用法

1. 查看更详细的信息

有些MySQL版本(比如MySQL 8.0.18+)支持更详细的EXPLAIN ANALYZE输出,包括内存使用情况、CPU使用情况等等。

2. 与EXPLAIN FORMAT=JSON结合使用

EXPLAIN FORMAT=JSON可以将查询计划以JSON格式输出,方便程序解析。你可以将EXPLAIN ANALYZE的输出与EXPLAIN FORMAT=JSON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 关注高成本操作

重点关注actual time最高的那些操作。这些操作通常是性能瓶颈所在。

4. 比较不同的查询计划

尝试不同的查询方式,然后使用EXPLAIN ANALYZE比较它们的性能。例如,你可以比较使用索引和不使用索引的查询,或者比较不同的join算法。

五、实战案例:优化慢查询

假设我们有一个查询很慢,我们使用EXPLAIN ANALYZE来分析它。

EXPLAIN ANALYZE SELECT * FROM large_table WHERE column1 = 'some_value' AND column2 LIKE '%keyword%';

分析输出后,我们发现Table scan on large_table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这意味着MySQL必须扫描整个表才能找到匹配的行。

优化方案:

  1. 添加索引:column1column2上添加索引。
  2. 优化LIKE语句: 尽量避免使用LIKE '%keyword%',因为它会导致全表扫描。可以考虑使用全文索引,或者将LIKE '%keyword%'改为LIKE 'keyword%'
  3. 重写查询: 考虑是否可以重写查询,使用更高效的算法。

添加索引后,再次运行EXPLAIN ANALYZE,如果Table scanIndex lookup替代,并且actual time显著降低,说明优化成功了。

六、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 EXPLAIN ANALYZE会实际执行查询: 这意味着它可能会对你的数据库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UPDATEDELETE等操作。在生产环境中使用时要小心。
  • EXPLAIN ANALYZE的输出可能会很长: 特别是对于复杂的查询。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格式化和分析输出。
  • EXPLAIN ANALYZE的结果可能会受到缓存的影响: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可以先清空查询缓存。
  • 不同MySQL版本输出格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Table scan时间过长 缺少合适的索引,或者索引没有被正确使用。 1. 检查是否缺少索引。2. 检查索引是否被正确使用(例如,使用了函数或表达式导致索引失效)。3. 尝试优化查询语句,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索引。
Join操作时间过长 连接的表没有合适的索引,或者连接条件不合理。 1. 确保连接的列上有索引。2. 检查连接条件是否正确,避免笛卡尔积。3. 尝试使用不同的连接算法(例如,HASH JOINNESTED LOOP JOIN)。4. 考虑是否可以通过预先聚合或过滤数据来减少连接的数据量。
Filesort操作时间过长 排序的数据量太大,无法在内存中完成排序。 1. 尽量避免对大量数据进行排序。2. 增加sort_buffer_size参数,增加内存排序缓冲区的大小。3. 确保排序的列上有索引,以便MySQL可以使用索引进行排序。
Using temporary操作出现频率过高 MySQL需要创建临时表来处理查询结果,例如分组、排序等。 1. 优化查询语句,避免创建临时表。2. 增加tmp_table_sizemax_heap_table_size参数,增加临时表的大小。3. 确保分组或排序的列上有索引。
Filter操作时间过长 过滤条件过于复杂,或者过滤的列上没有索引。 1. 简化过滤条件。2. 在过滤的列上添加索引。3. 考虑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过滤数据,例如使用预先计算好的结果。
优化器选择了错误的执行计划,导致性能下降 统计信息不准确,或者优化器自身存在缺陷。 1. 更新表的统计信息 (ANALYZE TABLE)。2. 尝试使用FORCE INDEX提示来强制MySQL使用指定的索引。3. 考虑升级MySQL版本,修复优化器中的缺陷。4. 如果怀疑是参数配置问题,检查相关参数.
实际执行行数和预计行数差距过大 统计信息不准确,或者存在数据倾斜。 1. 更新表的统计信息 (ANALYZE TABLE)。2. 了解数据分布情况,考虑是否可以优化查询语句来避免数据倾斜。3. 尝试使用STRAIGHT_JOIN提示来强制MySQL按照指定的顺序连接表。
锁等待导致查询变慢 查询被其他事务阻塞。 1. 查找持有锁的事务,并尝试解决锁冲突。2. 优化查询语句,减少锁的持有时间。3. 考虑使用更细粒度的锁。4. 检查是否需要调整事务隔离级别.

八、总结

EXPLAIN ANALYZE是MySQL性能调优的利器。它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查询的执行过程,找出性能瓶颈,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记住,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EXPLAIN ANALYZE,成为一名真正的数据库探险家!

下次咱们再聊聊MySQL的索引优化,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