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高阶讲座之:`MySQL`的`Serverless`架构:`AWS Aurora`和`Alibaba PolarDB`的实现原理。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今天咱们聊点儿高级的,关于MySQL的Serverless架构,主要聚焦在AWS Aurora和Alibaba PolarDB这两位大佬的实现原理上。准备好瓜子板凳,咱们开讲啦!

一、 啥是Serverless,跟MySQL有啥关系?

首先,得搞清楚Serverless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Serverless不是真的“没有服务器”,而是说你不用操心服务器的运维、扩容、打补丁这些破事儿了。云厂商帮你全搞定了,你只需要关注你的代码逻辑,按需付费就行。

那跟MySQL有啥关系呢?传统的MySQL,你得自己部署服务器、安装MySQL、配置参数、监控性能,还得担心机器宕机、数据丢失。Serverless MySQL就是把这些脏活累活都交给云厂商,你只需要创建数据库、写SQL,其他的都交给云平台,按你的实际使用量付费。想象一下,你只需要专注于写CRUD,不用半夜被告警吵醒,是不是很爽?

二、 AWS Aurora:MySQL Serverless的领头羊

AWS Aurora是亚马逊搞出来的一个高性能、高可用、与MySQL兼容的数据库服务。它有标准版和Serverless版。我们重点聊聊Serverless版。

2.1 Aurora Serverless的核心架构

Aurora Serverless V1 (现在主要用的是V2,但是V1更容易理解Serverless的本质) 的核心思想是计算和存储分离。

  • 计算层 (Compute Tier): 负责处理SQL请求,执行计算逻辑。Aurora Serverless会根据你的请求量自动伸缩计算资源。
  • 存储层 (Storage Tier): 使用分布式的共享存储,数据被分成多个小的Chunk,每个Chunk有多个副本,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持久性。
  • 代理层 (Proxy Tier): 负责将客户端的连接路由到合适的计算节点,并负责连接池管理。

可以用一个表格来概括:

组件 功能
计算层 执行SQL查询、事务处理、存储过程等计算任务。 根据CPU、内存、连接数等指标自动伸缩计算资源。
存储层 存储数据库数据。 使用分布式的共享存储架构,将数据分成多个Chunk,每个Chunk有多个副本。 提供数据持久性、可用性和一致性保证。
代理层 将客户端连接路由到合适的计算节点。 管理连接池,减少连接建立和断开的开销。 提供负载均衡、故障转移等功能。
监控和控制平面 负责监控计算和存储资源的使用情况。 根据负载情况自动调整计算资源的规模。 提供数据库的管理和配置接口。

2.2 Aurora Serverless的伸缩原理

Aurora Serverless的伸缩是基于“Aurora Capacity Unit (ACU)”的。1 ACU包含一定的计算和内存资源。当你创建Aurora Serverless数据库时,你可以指定最小和最大的ACU。

当数据库负载增加时,Aurora会自动增加ACU,提供更多的计算资源。当数据库负载降低时,Aurora会自动减少ACU,节省成本。这个伸缩过程是自动的,你不需要手动干预。

伸缩过程大致如下:

  1. 监控: 监控系统会持续监控数据库的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连接数等指标。
  2. 评估: 当监控指标超过预设的阈值时,伸缩器会评估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ACU。
  3. 扩容/缩容: 如果需要扩容,伸缩器会分配更多的计算资源,并将其加入到数据库集群中。如果需要缩容,伸缩器会释放部分计算资源。
  4. 路由更新: 代理层会更新路由表,将新的连接路由到新的计算节点。

2.3 Aurora Serverless的代码示例

使用AWS CLI创建Aurora Serverless数据库:

aws rds create-db-cluster 
    --db-cluster-identifier my-aurora-serverless-cluster 
    --engine aurora-mysql 
    --engine-version 5.7 
    --serverlessv2-scaling-configuration MinCapacity=1,MaxCapacity=8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创建一个名为my-aurora-serverless-cluster的Aurora Serverless数据库,使用MySQL 5.7引擎,最小ACU为1,最大ACU为8。

连接到Aurora Serverless数据库:

import pymysql

# 数据库连接信息
host = "your-aurora-serverless-endpoint" # 替换为你的Aurora Serverless Endpoint
port = 3306
user = "your-username"
password = "your-password"
database = "your-database-name"

# 建立连接
connection = pymysql.connect(host=host, port=port, user=user, password=password, database=database)

try:
    with connection.cursor() as cursor:
        # 执行SQL查询
        sql = "SELECT VERSION()"
        cursor.execute(sql)
        result = cursor.fetchone()
        print(f"MySQL 版本: {result[0]}")

        # 执行插入操作
        sql = "INSERT INTO your_table (column1, column2) VALUES (%s, %s)"
        cursor.execute(sql, ('value1', 'value2'))
        connection.commit()
        print("数据插入成功")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发生错误: {e}")

finally:
    # 关闭连接
    connection.close()

这段Python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pymysql库连接到Aurora Serverless数据库,并执行SQL查询和插入操作。 注意替换代码中的hostportuserpassworddatabase为你的实际数据库连接信息。

2.4 Aurora Serverless V2 的改进

Aurora Serverless V1有一些限制,比如伸缩速度比较慢,可能会导致短暂的性能下降。Aurora Serverless V2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具有以下优点:

  • 更快的伸缩速度: Aurora Serverless V2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伸缩。
  • 更精细的伸缩粒度: Aurora Serverless V2可以根据更细粒度的指标进行伸缩,例如单个查询的延迟。
  • 更高的性能: Aurora Serverless V2的性能与Aurora Provisioned相当。

Aurora Serverless V2 在架构上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例如更高效的资源调度算法,以及更底层的存储层优化。 但其核心思想仍然是计算存储分离,按需付费。

三、 Alibaba PolarDB:国产Serverless MySQL的骄傲

Alibaba PolarDB是阿里云自主研发的下一代关系型数据库,它也提供了Serverless版本。PolarDB Serverless在架构上与Aurora Serverless类似,也是采用计算存储分离的架构。

3.1 PolarDB Serverless的核心架构

PolarDB Serverless的核心架构也包括计算层、存储层和代理层。

  • 计算层 (Compute Node): 负责处理SQL请求,执行计算逻辑。PolarDB Serverless会根据你的请求量自动伸缩计算资源。
  • 存储层 (Storage Engine): 使用分布式共享存储,数据被分成多个Page,每个Page有多个副本,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持久性。 PolarDB 使用 X-Engine 作为存储引擎,针对高并发和低延迟场景进行了优化。
  • 代理层 (Proxy): 负责将客户端的连接路由到合适的计算节点,并负责连接池管理、读写分离、负载均衡等功能。

同样,用一个表格来概括:

组件 功能
计算节点 执行SQL查询、事务处理、存储过程等计算任务。 根据CPU、内存、连接数等指标自动伸缩计算资源。 支持多种计算节点类型,例如通用型、内存优化型等。
存储引擎 存储数据库数据。 使用分布式的共享存储架构,将数据分成多个Page,每个Page有多个副本。 提供数据持久性、可用性和一致性保证。 采用 X-Engine 存储引擎,针对高并发和低延迟场景进行了优化。
代理 将客户端连接路由到合适的计算节点。 管理连接池,减少连接建立和断开的开销。 提供读写分离、负载均衡、故障转移等功能。
管理控制台 提供数据库的管理和配置界面。 可以查看数据库的监控指标、配置伸缩策略、执行备份恢复等操作。

3.2 PolarDB Serverless的伸缩原理

PolarDB Serverless的伸缩是基于“PolarDB Processing Unit (PPU)”的。1 PPU包含一定的计算和内存资源。当你创建PolarDB Serverless数据库时,你可以指定最小和最大的PPU。

与Aurora Serverless类似,当数据库负载增加时,PolarDB会自动增加PPU,提供更多的计算资源。当数据库负载降低时,PolarDB会自动减少PPU,节省成本。

伸缩过程也类似:

  1. 监控: 监控系统会持续监控数据库的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连接数等指标。
  2. 评估: 当监控指标超过预设的阈值时,伸缩器会评估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PPU。
  3. 扩容/缩容: 如果需要扩容,伸缩器会分配更多的计算资源,并将其加入到数据库集群中。如果需要缩容,伸缩器会释放部分计算资源。
  4. 路由更新: 代理层会更新路由表,将新的连接路由到新的计算节点。

3.3 PolarDB Serverless的代码示例

由于PolarDB是阿里云的产品,所以我们需要使用阿里云的SDK来操作。

使用阿里云CLI创建PolarDB Serverless数据库:

aliyun polardb CreateDBCluster 
    --DBClusterId "your_cluster_id"  # 替换为你的集群ID
    --Engine "MySQL"
    --EngineVersion "8.0"
    --DBNodeClass "polar.elasticserver.se" # Serverless 实例规格
    --ScaleMax 8 # 最大 CU 数量
    --ScaleMin 1 # 最小 CU 数量
    --ZoneId "cn-hangzhou-i" # 替换为你所在的地域
    --DBClusterNetworkType "VPC"  # 必须是 VPC
    --VPCId "your_vpc_id"        # 替换为你的 VPC ID
    --VSwitchId "your_vswitch_id"  # 替换为你的 VSwitch ID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PolarDB Serverless MySQL 8.0实例,最小CU为1,最大CU为8。 注意替换代码中的各个ID为你自己的资源ID。

连接到PolarDB Serverless数据库:

import pymysql

# 数据库连接信息
host = "your-polardb-serverless-endpoint" # 替换为你的PolarDB Serverless Endpoint
port = 3306
user = "your-username"
password = "your-password"
database = "your-database-name"

# 建立连接
connection = pymysql.connect(host=host, port=port, user=user, password=password, database=database)

try:
    with connection.cursor() as cursor:
        # 执行SQL查询
        sql = "SELECT VERSION()"
        cursor.execute(sql)
        result = cursor.fetchone()
        print(f"MySQL 版本: {result[0]}")

        # 执行插入操作
        sql = "INSERT INTO your_table (column1, column2) VALUES (%s, %s)"
        cursor.execute(sql, ('value1', 'value2'))
        connection.commit()
        print("数据插入成功")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发生错误: {e}")

finally:
    # 关闭连接
    connection.close()

这段Python代码与Aurora Serverless的代码基本相同,只是需要替换为你的PolarDB Serverless的连接信息。

3.4 PolarDB Serverless的特点

PolarDB Serverless除了具有Serverless的通用优点外,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 X-Engine存储引擎: PolarDB使用了X-Engine存储引擎,针对高并发和低延迟场景进行了优化。
  • 弹性加速: PolarDB Serverless支持弹性加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计算资源。
  • 全球数据库: PolarDB支持全球数据库,可以将数据复制到多个地域,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和容灾能力。

四、 Aurora Serverless vs PolarDB Serverless:谁更胜一筹?

Aurora Serverless和PolarDB Serverless都是优秀的Serverless MySQL解决方案,它们在架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可以用一个表格来总结它们的区别:

特性 AWS Aurora Serverless Alibaba PolarDB Serverless
兼容性 MySQL, PostgreSQL MySQL
伸缩粒度 ACU (Aurora Capacity Unit) PPU (PolarDB Processing Unit)
存储引擎 分布式共享存储 分布式共享存储 (X-Engine)
地域 全球多个地域 主要在中国大陆
生态系统 AWS生态系统 阿里云生态系统
特色功能 全球数据库、机器学习集成 弹性加速、X-Engine存储引擎

选择哪个Serverless MySQL解决方案,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如果你已经在使用AWS的其他服务,那么Aurora Serverless可能更适合你。如果你主要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并且需要更高的性能和弹性,那么PolarDB Serverless可能更适合你。

五、 Serverless MySQL的适用场景

Serverless MySQL非常适合以下场景:

  • 低峰期业务: 比如一些只在特定时间段有流量的业务,使用Serverless MySQL可以大大节省成本。
  • 开发测试环境: 开发测试环境的流量通常不稳定,使用Serverless MySQL可以按需付费,避免浪费。
  • 小型应用: 对于小型应用来说,使用Serverless MySQL可以简化运维,降低成本。
  • 突发流量: Serverless MySQL可以自动应对突发流量,保证应用的稳定运行。

六、 Serverless MySQL的注意事项

虽然Serverless MySQL有很多优点,但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 冷启动: Serverless MySQL在冷启动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延迟,需要做好预热。
  • 连接管理: Serverless MySQL的连接数有限制,需要合理管理连接池。
  • 价格: 虽然Serverless MySQL可以按需付费,但如果使用量很大,也可能会比传统的MySQL更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 Vendor Lock-in: 使用云厂商的Serverless服务可能会有一定的Vendor Lock-in风险,需要做好技术选型。

七、 总结

Serverless MySQL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它可以简化运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AWS Aurora Serverless和Alibaba PolarDB Serverless都是优秀的Serverless MySQL解决方案,它们在架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选择哪个Serverless MySQL解决方案,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提问。 散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