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好!今天咱们不聊风花雪月,只谈Vue 3源码里的两位“老实人”——toRaw
和markRaw
。这两个家伙,一个负责扒掉响应式数据的“伪装”,露出原始对象的真面目;另一个则给对象贴上“免死金牌”,让它永远逃离响应式的魔爪。
准备好了吗?咱们这就开讲!
第一幕:响应式世界的“楚门的世界”
要理解toRaw
和markRaw
的意义,首先得明白Vue 3的响应式系统。简单来说,Vue 3通过Proxy代理对象,拦截对数据的读取和修改,从而实现视图的自动更新。就像楚门的世界,你看到的一切都是被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相信这就是真实世界。
const original = { count: 0 };
const reactiveObj = reactive(original);
console.log(original === reactiveObj); // false,reactiveObj是Proxy代理后的对象
console.log(reactiveObj.count); // 0,读取数据会触发get拦截
reactiveObj.count++; // 修改数据会触发set拦截
console.log(original.count); // 0,original对象的值并没有改变
在这个例子中,reactiveObj
是original
的响应式版本,它并不是original
本身。对reactiveObj
的操作会触发响应式系统的更新机制,但original
依然保持不变。
第二幕:toRaw
:揭开响应式数据的面纱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访问原始对象,而不是响应式代理对象。比如,在一些性能敏感的场景下,直接操作原始对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Proxy拦截。这时候,toRaw
就派上用场了。
toRaw
的作用很简单:返回响应式代理对象的原始对象。它就像一个“脱壳机”,把响应式对象的外壳剥掉,露出里面的“内核”。
import { reactive, toRaw } from 'vue';
const original = { count: 0 };
const reactiveObj = reactive(original);
const rawObj = toRaw(reactiveObj);
console.log(rawObj === original); // true,rawObj就是原始对象original
console.log(rawObj.count); // 0
rawObj.count++;
console.log(original.count); // 1,直接修改原始对象的值
console.log(reactiveObj.count); // 1,响应式对象的值也同步更新,因为它们指向同一个对象
可以看到,toRaw(reactiveObj)
返回的就是原始对象original
。对rawObj
的修改,会直接影响original
,而由于reactiveObj
是original
的响应式版本,所以reactiveObj
也会同步更新。
toRaw
源码剖析(简化版):
// 假设已经定义了hasOwn和isObject等工具函数
const toRaw = (observed) => {
const raw = observed && observed["__v_raw"]; // 检查对象是否已经有__v_raw属性
return raw ? raw : observed; // 如果有,直接返回;否则,返回原始对象
};
// 在reactive函数中,会将原始对象与代理对象关联起来
// 简化的reactive函数示例: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if (!isObject(target)) {
return target;
}
if (hasOwn(target, "__v_raw")) {
return target; // 避免重复代理
}
const existingProxy = target["__v_proxy"]; // 如果已经有代理,直接返回
if (existingProxy) {
return existingProxy;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
// ... get和set的handler
});
target["__v_raw"] = target; // 关键一步:将原始对象存入__v_raw属性
target["__v_proxy"] = proxy; // 将代理对象存入__v_proxy属性
return proxy;
}
toRaw
的应用场景:
- 性能优化: 避免不必要的Proxy拦截,直接操作原始对象。
- 与非响应式库集成: 将响应式数据转换为原始数据,方便与第三方库集成。
- 调试: 查看响应式对象的原始值。
第三幕:markRaw
:给对象贴上“免死金牌”
markRaw
的作用与toRaw
相反。toRaw
是从响应式对象获取原始对象,而markRaw
是阻止对象被转换为响应式对象。它就像给对象贴上了一张“免死金牌”,让它永远逃离响应式系统的魔爪。
import { reactive, markRaw } from 'vue';
const obj = { name: '张三', age: 20 };
markRaw(obj); // 给obj贴上“免死金牌”
const reactiveObj = reactive(obj);
console.log(reactiveObj === obj); // true,reactiveObj就是obj本身,没有被Proxy代理
reactiveObj.age++; // 修改age不会触发响应式更新
console.log(obj.age); // 21
在这个例子中,markRaw(obj)
阻止了obj
被转换为响应式对象。所以,reactive(obj)
返回的就是obj
本身,而不是Proxy代理后的对象。对reactiveObj.age
的修改,不会触发响应式更新。
markRaw
源码剖析(简化版):
const markRaw = (value) => {
if (isObject(value)) {
def(value, "__v_skip", true); // 给对象添加__v_skip属性,值为true
}
return value;
};
// def函数,用于定义不可枚举的属性:
function def(obj, key, value)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configurable: true,
enumerable: false,
value,
});
}
// reactive函数中,会检查__v_skip属性: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if (!isObject(target)) {
return target;
}
if (hasOwn(target, "__v_raw")) {
return target; // 避免重复代理
}
if (target["__v_skip"]) {
return target; // 关键一步:如果对象有__v_skip属性,直接返回,不进行代理
}
const existingProxy = target["__v_proxy"]; // 如果已经有代理,直接返回
if (existingProxy) {
return existingProxy;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
// ... get和set的handler
});
target["__v_raw"] = target; // 关键一步:将原始对象存入__v_raw属性
target["__v_proxy"] = proxy; // 将代理对象存入__v_proxy属性
return proxy;
}
markRaw
的应用场景:
- 大型不可变数据: 对于大型且不需要响应式更新的数据,使用
markRaw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性能开销。例如,一些第三方库返回的数据,或者一些配置对象。 - Vue组件实例: 组件实例本身不需要是响应式的,所以Vue内部会使用
markRaw
来标记组件实例。 - 避免循环依赖: 在某些情况下,响应式对象之间可能存在循环依赖,导致性能问题。使用
markRaw
可以打破这种循环依赖。
第四幕:toRaw
和markRaw
的对比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toRaw
和markRaw
的区别,我们用一个表格来总结一下:
特性 | toRaw |
markRaw |
---|---|---|
作用 | 获取响应式对象的原始对象 | 阻止对象被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
参数 | 响应式对象 | 原始对象 |
返回值 | 原始对象 | 原始对象 |
影响 | 不影响原始对象的状态 | 影响后续的响应式转换 |
使用场景 | 需要访问原始数据,或与非响应式库集成 | 大型不可变数据,避免不必要的响应式开销 |
底层实现 | 通过查找对象的__v_raw 属性实现 |
通过给对象添加__v_skip 属性实现 |
第五幕:实战演练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toRaw
和markRaw
的应用,我们来看几个实际的例子。
例子1:优化大型列表的渲染
假设我们有一个大型列表,其中每个item包含很多属性,但我们只需要在页面上展示其中的几个属性。如果直接使用响应式数据,会导致每次更新都触发整个item的重新渲染,影响性能。
<template>
<ul>
<li v-for="item in list" :key="item.id">
{{ item.name }} - {{ item.price }}
</li>
</ul>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reactive, toRaw } from 'vue';
const largeData = Array.from({ length: 1000 }, (_, i) => ({
id: i,
name: `Product ${i}`,
price: Math.random() * 100,
description: `This i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product ${i}`,
imageUrl: `https://example.com/image/${i}.jpg`,
// ... 更多属性
}));
// 方案一:直接使用响应式数据
const list = reactive(largeData);
// 方案二:使用toRaw,只将需要展示的属性转换为响应式数据
// const list = largeData.map(item => ({
// id: item.id,
// name: item.name,
// price: item.price,
// }));
// const reactiveList = reactive(list); // 只需要展示的属性进行响应式处理
// 方案三:使用toRaw,只将需要展示的属性转换为响应式数据, 并在模板中使用 toRaw 获取原始对象
// const list = reactive(largeData);
// const getItem = (item) => {
// return {
// id: toRaw(item).id,
// name: toRaw(item).name,
// price: toRaw(item).price,
// };
// };
// 方案四:使用 toRaw 将整个 list 转换为原始对象
// const list = reactive(largeData);
// const rawList = toRaw(list);
// console.log("rawList", rawList);
// 方案五:在组件外部处理数据,只将需要展示的属性转换为响应式数据。
// const rawList = largeData.map(item => ({
// id: item.id,
// name: item.name,
// price: item.price
// }));
// const list = reactive(rawList);
// console.log("list", list);
// 方案六:使用 markRaw 标记不需要响应式的数据
// const rawList = largeData.map(item => {
// item.description = markRaw(item.description);
// item.imageUrl = markRaw(item.imageUrl);
// return item;
// });
// const list = reactive(rawList);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使用toRaw
将largeData
中的每个item的description
和imageUrl
属性转换为原始数据,只对id
、name
和price
进行响应式处理,从而提高渲染性能。
例子2:与第三方库集成
假设我们需要使用一个第三方库来处理数据,但这个库只接受原始对象作为参数。我们可以使用toRaw
将响应式数据转换为原始数据,传递给第三方库。
import { reactive, toRaw } from 'vue';
import someThirdPartyLibrary from './some-third-party-library';
const reactiveData = reactive({
name: '张三',
age: 20,
});
// 将响应式数据转换为原始数据,传递给第三方库
someThirdPartyLibrary.processData(toRaw(reactiveData));
例子3:避免循环依赖
import { reactive, markRaw } from 'vue';
const a = reactive({});
const b = reactive({});
// 尝试创建循环依赖
a.b = b;
b.a = a; // 这样会导致性能问题
// 使用markRaw打破循环依赖
const a = reactive({});
const b = reactive({});
a.b = b;
b.a = markRaw(a); // 标记a为非响应式对象,打破循环依赖
第六幕:总结
toRaw
和markRaw
是Vue 3响应式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工具。toRaw
用于获取响应式对象的原始对象,方便我们直接操作数据或与非响应式库集成;markRaw
用于阻止对象被转换为响应式对象,避免不必要的性能开销。
掌握这两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Vue 3的响应式系统,并编写出更高效的Vue应用。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