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源码深度解析之:`effectScope`:如何管理一组相关的响应式副作用。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Vue 3 源码深度解析”脱口秀!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个听起来很玄乎,但实际上贼有用的东西:effectScope

先别急着打瞌睡,我知道“响应式副作用”、“作用域”这些词听起来就让人想喝咖啡。但信我,搞懂它,你的 Vue 3 功力能提升一大截!

今天咱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 effectScope 这玩意儿扒个精光,让它变成你的好朋友,而不是拦路虎。

废话不多说,开整!

第一幕:啥是 effectScope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做饭,各种锅碗瓢盆齐上阵,电饭煲、微波炉、烤箱都在工作,这就是一个“作用域”。effectScope 在 Vue 3 里,就像一个“厨房经理”,专门负责管理这些“厨具”(响应式副作用)。

更专业一点说,effectScope 提供了一种将多个 effect (副作用) 组织在一起的方式。它可以让你控制这些 effect 的激活和停止,就像一个开关,一键控制整个厨房的电器。

那么,啥是“响应式副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的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时,自动执行的那些函数。比如:

  • computed 计算属性:当依赖的数据变化时,自动重新计算。
  • watch 侦听器:当侦听的数据变化时,执行回调函数。
  • 组件的渲染函数:当组件依赖的数据变化时,重新渲染。

这些都是“响应式副作用”,它们默默地工作,让你的 Vue 应用保持响应式。

第二幕:effectScope 的基本用法

effectScope 主要提供两个核心功能:

  1. 创建和激活作用域: effectScope() 创建一个作用域实例,默认情况下,这个作用域是激活的。
  2. 收集副作用: 在作用域内创建的 effect,会被自动收集到这个作用域中。
  3. 控制副作用的激活和停止: 通过 scope.active 属性可以检查作用域是否激活,通过 scope.stop() 可以停止作用域内的所有副作用。

看代码,更清晰:

import { effectScope, ref, computed, watch } from 'vue';

// 创建一个作用域
const scope = effectScope();

// 在作用域内执行代码
scope.run(() => {
  const count = ref(0);

  // computed 也是一个 effect
  const doubleCount = computed(() => count.value * 2);

  // watch 也是一个 effect
  watch(count, (newCount) => {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to ${newCount}`);
  });

  // 修改 count 的值,会触发 computed 和 watch
  count.value = 1;
  count.value = 2;
});

// 停止作用域,停止所有副作用
scope.stop();

// 再次修改 count 的值,computed 和 watch 不会再执行
// 因为它们已经被停止了

在这个例子中,computedwatch 都被 scope.run() 包裹,这意味着它们属于同一个 effectScope。当我们调用 scope.stop() 时,这两个 effect 都会被停止,即使 count 的值再次改变,它们也不会再执行。

第三幕:effectScope 的源码剖析

光说不练假把式,现在我们来扒一扒 effectScope 的源码,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effectScope 的源码位于 packages/reactivity/src/effectScope.ts 文件中。

简化后的核心代码如下:

export class EffectScope {
  active = true // 标记作用域是否激活
  effects: ReactiveEffect[] = [] // 存储作用域内的所有 effect
  cleanups: (() => void)[] = [] // 存储清理函数

  parent: EffectScope | undefined = currentScope // 父作用域(用于嵌套作用域)
  /** @internal */
  scopes: EffectScope[] | undefined //子作用域

  constructor(detached = false) {
    if (!detached && currentScope) {
      (currentScope.scopes || (currentScope.scopes = [])).push(this)
    }
  }

  run<T>(fn: () => T): T | undefined {
    if (this.active) {
      try {
        this.on() // 设置当前作用域
        return fn()
      } finally {
        this.off() // 恢复上一个作用域
      }
    } else if (__DEV__) {
      warn('Cannot run an inactive effect scope.')
    }
  }

  on() {
    if (this.active && currentScope !== this) {
      this.parent = currentScope
      currentScope = this
    }
  }

  off() {
    currentScope = this.parent
  }

  stop() {
    if (this.active) {
      let i, l
      for (i = 0, l = this.effects.length; i < l; i++) {
        this.effects[i].stop() // 停止作用域内的所有 effect
      }
      for (i = 0, l = this.cleanups.length; i < l; i++) {
        this.cleanups[i]() // 执行清理函数
      }
      if (this.scopes) {
        for (i = 0, l = this.scopes.length; i < l; i++) {
          this.scopes[i].stop() // 停止所有子作用域
        }
      }
      this.active = false // 标记作用域为非激活状态
    }
  }
}

export let currentScope: EffectScope | undefined = undefined

export function effectScope(detached = false) {
  return new EffectScope(detached)
}

export function onScopeDispose(fn: () => void) {
  if (currentScope) {
    currentScope.cleanups.push(fn)
  } else if (__DEV__) {
    warn(
      'onScopeDispose() is called when there is no active effect scope' +
        ' to be associated with.'
    )
  }
}

简单解释一下:

  • active 一个布尔值,表示 effectScope 是否处于激活状态。只有激活的 effectScope 才能收集和执行副作用。
  • effects 一个数组,存储了所有属于该 effectScopeReactiveEffect 实例。(ReactiveEffect 是 Vue 3 中用于跟踪依赖和触发更新的核心类,我们后面会详细讲到)
  • cleanups 一个数组,存储了清理函数。当 effectScope 被停止时,这些清理函数会被执行,用于释放资源或取消订阅。
  • parent 指向父 effectScope 的引用,用于支持嵌套的 effectScope
  • currentScope 全局变量,指向当前激活的 effectScope。当创建 effect 时,会将其添加到 currentScope 中。
  • run() 在指定的 effectScope 中执行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内部创建的 effect 会被自动添加到该 effectScope 中。它会负责设置和恢复 currentScope
  • stop() 停止 effectScope,并停止所有属于它的 effect,执行清理函数。
  • onScopeDispose(): 注册一个回调函数,当 effectScope 被停止时,该回调函数会被执行。

重点:currentScope 的作用

currentScopeeffectScope 实现的关键。它是一个全局变量,用于跟踪当前激活的 effectScope。当创建一个 effect 时,Vue 3 会检查 currentScope 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将该 effect 添加到 currentScope.effects 数组中。

这就像一个“全局上下文”,确保所有的 effect 都能被正确地收集到它们所属的 effectScope 中。

第四幕:effectScope 的应用场景

effectScope 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它在实际开发中到底有什么用呢?

  1. 组件卸载时的资源清理: 这是 effectScope 最常见的用途。当组件卸载时,我们可以停止该组件对应的 effectScope,从而停止所有属于该组件的 effect,并执行清理函数,避免内存泄漏。

    <template>
      <div>{{ count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onMounted, onUnmounted, effectScope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scope = effectScope();
    
    onMounted(() => {
      scope.run(() => {
        setInterval(() => {
          count.value++;
        }, 1000);
      });
    });
    
    onUnmounted(() => {
      scope.stop(); // 组件卸载时,停止作用域
    });
    </script>

    在这个例子中,setInterval 创建的定时器就是一个副作用。当组件卸载时,我们需要停止这个定时器,否则它会继续运行,导致内存泄漏。通过使用 effectScope,我们可以轻松地管理这个定时器,并在组件卸载时将其停止。

  2. 更细粒度的副作用控制: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更细粒度地控制副作用的激活和停止。例如,在一个复杂的表单组件中,我们可能需要根据用户的操作,动态地启用或禁用某些验证规则。通过使用 effectScope,我们可以将这些验证规则封装在不同的作用域中,并根据用户的操作,动态地激活或停止这些作用域。

  3. 避免不必要的更新: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暂时停止某些副作用的执行,以避免不必要的更新。例如,在批量更新数据时,我们可以先停止相关的 effect,更新完成后再重新激活它们,从而提高性能。

  4. 组合式 API 的高级用法: 在编写组合式 API 时,effectScope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副作用,使代码更清晰、更易于维护。

第五幕: detached 选项:隔离的世界

effectScope 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可选的 detached 参数。如果设置为 true,则创建一个“分离的” effectScope。这意味着它不会自动附加到当前的 currentScope 上。

啥意思呢?

正常情况下,你在 effectScope.run() 里面创建的 effect 会自动被收集到这个 effectScope 中。但是,如果你创建的是一个 detachedeffectScope,那么你就需要手动将 effect 添加到这个 effectScope 中。

import { effectScope, effect, ref } from 'vue';

const detachedScope = effectScope(true); // 创建一个分离的作用域
const count = ref(0);

// 手动将 effect 添加到 detachedScope 中
detachedScope.run(() => {
  effect(() => {
    console.log('Count:', count.value);
  });
});

count.value++; // 触发 effect

detachedScope.stop(); // 停止作用域

count.value++; // 不会触发 effect,因为作用域已经停止

detachedeffectScope 有啥用呢?

  • 更灵活的控制: 它可以让你更灵活地控制 effect 的收集和停止。
  • 避免意外的副作用: 有时候,你可能不希望某个 effect 被自动添加到当前的 effectScope 中。例如,在编写一些通用的工具函数时,你可能希望避免这些函数中的 effect 影响到组件的渲染。
  • 高级用例: 在一些高级的用例中,例如自定义的响应式系统或状态管理库,detachedeffectScope 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第六幕:onScopeDispose:优雅的告别

onScopeDispose 函数允许你在 effectScope 停止时执行一些清理操作。这对于释放资源、取消订阅等非常有用。

import { effectScope, onScopeDispose, ref } from 'vue';

const scope = effectScope();

scope.run(() => {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intervalId = setInterval(() => {
    count.value++;
  }, 1000);

  // 在作用域停止时,清除定时器
  onScopeDispose(() => {
    clearInterval(intervalId);
    console.log('Scope disposed, interval cleared!');
  });
});

// 停止作用域
setTimeout(() => {
  scope.stop();
}, 5000);

在这个例子中,当 scope.stop() 被调用时,onScopeDispose 中注册的回调函数会被执行,清除定时器,避免内存泄漏。

第七幕:effectScope vs 组件的生命周期钩子

你可能会问,既然组件有 onUnmounted 钩子,可以用来清理资源,那 effectScope 有什么优势呢?

特性 effectScope 组件的生命周期钩子 (onUnmounted)
使用场景 管理一组相关的副作用,不一定与组件的生命周期直接相关 主要用于组件卸载时的资源清理
灵活性 更灵活,可以创建嵌套的 effectScope,控制副作用的激活和停止 相对固定,只能在组件卸载时执行
代码组织 更有助于组织和管理副作用,使代码更清晰 可能导致 onUnmounted 钩子变得臃肿,难以维护
可复用性 可以封装成独立的工具函数,在不同的组件中复用 只能在组件内部使用,复用性较差

总的来说,effectScope 提供了更细粒度、更灵活的副作用管理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避免内存泄漏,提高性能。而组件的生命周期钩子则更适合用于组件卸载时的基本资源清理。

第八幕:注意事项

  • 避免在非响应式上下文中创建 effect 确保在 effectScope.run() 内部创建 effect,或者在响应式 API(如 computedwatch)中使用 effect。否则,effect 可能无法被正确地收集到 effectScope 中。
  • 合理使用 detached 选项: 只有在确实需要更灵活的控制时,才使用 detachedeffectScope。否则,尽量使用默认的 effectScope,让 Vue 3 自动管理副作用。
  • 及时停止 effectScope 当不再需要某个 effectScope 时,及时调用 scope.stop() 停止它,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内存泄漏。

总结

effectScope 是 Vue 3 中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响应式副作用,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性能。虽然它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只要理解了它的基本原理和用法,就能在实际开发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希望今天的讲解能让你对 effectScope 有更深入的了解。记住,多练习,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它!

下次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