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们,晚上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聊聊Vue 3源码里那块神秘又性感的代码——模板编译器中的codegen
。
咱们今天要聊的是啥?是codegen
,也就是代码生成器。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翻译官,把模板编译器前端的AST
(抽象语法树)翻译成咱们浏览器能直接跑的JavaScript代码。
这可不是简单的字符串拼接,里面涉及到性能优化、代码可读性、以及各种奇奇怪怪的边界情况处理。想想都刺激!
一、AST:编译器的剧本
在聊codegen
之前,咱们得先简单回顾一下AST
。你可以把AST
想象成一个剧本,它详细描述了Vue组件模板中的每一个元素、属性、文本等等。codegen
的任务就是把这个剧本翻译成演员(浏览器)能看懂的表演指令。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简单的Vue模板:
<template>
<div id="app">
<h1>{{ message }}</h1>
<button @click="handleClick">Click me</button>
</div>
</template>
经过模板编译器的解析,它会生成一个AST
,这个AST
大概会是这个样子(简化版):
{
type: 'Root',
children: [
{
type: 'Element',
tag: 'div',
props: [
{
type: 'Attribute',
name: 'id',
value: 'app'
}
],
children: [
{
type: 'Element',
tag: 'h1',
children: [
{
type: 'Interpolation',
content: {
type: 'SimpleExpression',
content: 'message',
isStatic: false
}
}
]
},
{
type: 'Element',
tag: 'button',
props: [
{
type: 'Directive',
name: 'on',
arg: 'click',
exp: 'handleClick'
}
],
children: [
{
type: 'Text',
content: 'Click me'
}
]
}
]
}
]
}
看着有点吓人?别怕,咱们一点点分解。type
属性表示节点的类型,tag
表示标签名,props
表示属性,children
表示子节点。总之,AST
完整地记录了模板的结构和内容。
二、Codegen:翻译官的诞生
codegen
的核心任务是遍历AST
,然后根据每个节点的类型,生成对应的JavaScript代码。 Vue 3 使用了createCodegenContext
函数来创建代码生成上下文。这个上下文里存着代码生成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比如最终生成的代码、当前缩进级别等等。
function createCodegenContext(ast, options) {
const context = {
code: '', // 最终生成的代码
indentLevel: 0, // 缩进级别
push(code) { // 添加代码片段
context.code += code;
},
newline() { // 换行并添加缩进
context.push('n' + ' '.repeat(context.indentLevel));
},
indent() { // 增加缩进级别
context.indentLevel++;
},
deindent() { // 减少缩进级别
context.indentLevel--;
},
source: ast.source, // 原始模板字符串
options, // 编译选项
helper(key) { // 辅助函数,用于生成Vue runtime中的函数调用
return `_${helperNameMap[key]}`;
}
};
return context;
}
上面这段代码,展示了createCodegenContext
的大致结构,它定义了代码生成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方法和属性。
三、Codegen的核心流程:遍历AST并生成代码
codegen
的核心流程就是一个深度优先遍历AST
的过程。对于每个节点,codegen
会调用相应的生成函数来生成代码。
function generate(ast, options = {}) {
const context = createCodegenContext(ast, options);
const { push, newline, indent, deindent } = context;
push('const _Vue = Vuen'); // 引入Vue实例
const functionName = 'render';
const args = ['_ctx', '_cache'];
const signature = args.join(', ');
push(`return function ${functionName}(${signature}) {`);
indent();
newline();
push('return ');
genNode(ast.children[0], context); // 递归生成代码
deindent();
newline();
push('}');
return {
code: context.code
};
}
这个generate
函数就是codegen
的入口,它首先创建代码生成上下文,然后定义了render
函数,这个函数就是Vue组件的渲染函数。接下来,它会调用genNode
函数来递归生成代码。
四、GenNode:根据节点类型生成代码
genNode
函数是整个codegen
中最核心的函数之一。它根据节点的类型,调用不同的生成函数来生成代码。
function genNode(node, context) {
switch (node.type) {
case 'Element':
genElement(node, context);
break;
case 'Text':
genText(node, context);
break;
case 'Interpolation':
genInterpolation(node, context);
break;
case 'CompoundExpression':
genCompoundExpression(node, context);
break;
// ... 其他节点类型
default:
break;
}
}
这个genNode
函数就是一个大的switch
语句,它根据节点的类型,调用不同的生成函数。比如,如果节点类型是Element
,就调用genElement
函数;如果节点类型是Text
,就调用genText
函数。
五、重点节点类型的代码生成
接下来,我们来重点看看几种常见节点类型的代码生成过程。
1. Element节点:生成VNode
Element
节点对应于HTML元素,它的代码生成目标是生成VNode(虚拟DOM节点)。
function genElement(node, context) {
const { push, helper, indent, deindent, newline } = context;
const { tag, props, children } = node;
push(`${helper('createVNode')}(`);
push(`"${tag}", `); // tag name
// 处理props
if (props.length > 0) {
genProps(props, context);
} else {
push('null, ');
}
// 处理children
if (children.length > 0) {
if (children.length === 1) {
genNode(children[0], context);
} else {
push('[');
indent();
newline();
genChildren(children, context);
deindent();
newline();
push(']');
}
} else {
push('null');
}
push(')');
}
这段代码的关键在于调用了helper('createVNode')
,这个helper
函数会返回_createVNode
,这是Vue runtime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创建VNode。
genElement
函数会递归调用genProps
和genChildren
来处理元素的属性和子节点。
2. Text节点:生成文本节点
Text
节点对应于模板中的文本内容,它的代码生成目标是生成一个文本节点。
function genText(node, context) {
const { push, helper } = context;
push(`${helper('createTextVNode')}("${node.content}")`);
}
这段代码很简单,它调用了helper('createTextVNode')
,这个helper
函数会返回_createTextVNode
,这是Vue runtime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创建文本节点。
3. Interpolation节点:生成动态文本
Interpolation
节点对应于模板中的插值表达式({{ message }}
),它的代码生成目标是生成一个动态文本节点。
function genInterpolation(node, context) {
const { push, helper } = context;
push(`${helper('toDisplayString')}(${node.content.content})`);
}
这段代码调用了helper('toDisplayString')
,这个helper
函数会返回_toDisplayString
,这是Vue runtime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将表达式的值转换为字符串。
4. Directive节点:处理指令
Directive
节点对应于Vue指令,比如v-bind
、v-on
等等。它的代码生成目标是生成相应的指令处理代码。
function genDirective(dir, node, context) {
const { name, arg, exp, modifiers } = dir;
const { push, helper } = context;
switch (name) {
case 'bind':
// 处理v-bind指令
break;
case 'on':
// 处理v-on指令
break;
case 'model':
// 处理v-model指令
break;
default:
break;
}
}
这段代码只是一个框架,具体的指令处理逻辑需要根据指令的名称来确定。
六、性能优化:静态提升
codegen
的一个重要优化手段是静态提升。对于那些在组件渲染过程中不会改变的节点,codegen
会将它们提升到渲染函数之外,避免重复创建。
例如,对于下面的模板:
<template>
<div>
<h1>Hello</h1>
<p>{{ message }}</p>
</div>
</template>
<h1>Hello</h1>
这个节点是静态的,它在组件渲染过程中不会改变。因此,codegen
会将它提升到渲染函数之外,只创建一次。
const _hoisted_1 = /*#__PURE__*/_Vue.createVNode("h1", null, "Hello", -1 /* HOISTED */)
function render(_ctx, _cache) {
return (_Vue.openBlock(), _Vue.createBlock("div", null, [
_hoisted_1,
_Vue.createVNode("p", null, _Vue.toDisplayString(_ctx.message), 1 /* TEXT */)
]))
}
可以看到,<h1>Hello</h1>
节点被提升到了_hoisted_1
变量中,在渲染函数中直接使用。
七、代码示例:一个完整的例子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完整的例子,展示codegen
是如何将AST
转换为JavaScript代码的。
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简单的Vue模板:
<template>
<div id="app">
<h1>{{ message }}</h1>
<button @click="handleClick">Click me</button>
</div>
</template>
经过codegen
处理后,生成的JavaScript代码可能是这样的:
const _Vue = Vue
const _hoisted_1 = { id: "app" }
const _hoisted_2 = /*#__PURE__*/_Vue.createTextVNode("Click me")
function render(_ctx, _cache) {
return (_Vue.openBlock(), _Vue.createBlock("div", _hoisted_1, [
_Vue.createVNode("h1", null, _Vue.toDisplayString(_ctx.message), 1 /* TEXT */),
_Vue.createVNode("button", { onClick: _ctx.handleClick }, [_hoisted_2])
]))
}
可以看到,codegen
将模板转换成了一个render
函数,这个函数返回一个VNode树。
八、总结:Codegen的意义
codegen
是Vue模板编译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AST
转换为高效的JavaScript代码。codegen
的性能直接影响到Vue应用的性能。
通过静态提升、优化VNode创建等手段,codegen
可以生成更高效的代码,从而提升Vue应用的性能。
阶段 | 任务 | 优化手段 |
---|---|---|
AST生成 | 解析模板,生成AST | 缓存解析结果,避免重复解析 |
代码生成 | 遍历AST,生成JavaScript代码 | 静态提升,减少VNode创建 |
运行时 | 执行JavaScript代码,渲染DOM | diff算法,最小化DOM操作 |
九、未来展望
随着Web技术的不断发展,codegen
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例如,如何更好地支持Web Components?如何更好地利用WebAssembly?这些都是codegen
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对Vue 3的codegen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感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