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欢迎来到今天的“Vue 3 源码极客之:Composition API
探秘”讲座。今天咱们要聊聊 Composition API
中两个重量级选手:ref
和 reactive
在 setup
函数里是如何被“炼成”的。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吧!
第一幕:setup
函数登场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 setup
函数是个什么角色。简单来说,它就是 Composition API
的大本营,你可以在这里面定义数据、方法,然后把它们暴露给模板使用。
<template>
<div>
<p>Count: {{ count }}</p>
<button @click="increment">Increme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 = ref(0); // 定义一个响应式的数据 count
const increment = () => {
count.value++;
};
return {
count, // 将 count 暴露给模板
increment // 将 increment 暴露给模板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里,count
就是一个响应式的数据,它的值会随着 increment
函数的调用而更新,并且模板也会自动更新。这就是 ref
的魔力。
第二幕:ref
的“炼金术”
ref
的作用是创建一个响应式的引用。它接收一个初始值,然后返回一个带有 .value
属性的对象。这个 .value
属性就是存放真实值的地方。
那么,ref
内部到底做了什么呢? 简单来说,它做了以下几件事:
- 判断类型: 首先,
ref
会判断你传进来的初始值是什么类型。 - 创建响应式对象: 如果初始值本身就是一个对象,那么
ref
会调用reactive
函数(稍后会讲到)把它变成一个响应式对象。如果不是对象,那么ref
会创建一个包含.value
属性的普通对象,并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
或者Proxy
(取决于浏览器支持) 来劫持.value
属性的读取和设置操作。 - 返回响应式对象: 最后,
ref
返回这个响应式对象。
咱们来看看 ref
的简化版源码(注意,这只是简化版,真实源码要复杂得多):
function ref(raw) {
if (isRef(raw)) { //如果是ref直接返回
return raw
}
return createRef(raw)
}
function isRef(r) {
return !!(r && r.__v_isRef)
}
function createRef(raw) {
if (isReactive(raw)) { //如果raw已经是reactive对象则直接返回
return raw
}
return new RefImpl(raw)
}
function isReactive(value) {
return !!(value && value.__v_isReactive)
}
class RefImpl {
constructor(value) {
this.__v_isRef = true; // 标记这是一个 ref 对象
this._value = convert(value); // 如果 value 是对象,则转换为响应式对象
}
get value() {
// 依赖收集
track(this, 'value');
return this._value;
}
set value(newValue) {
if (newValue !== this._value) {
this._value = convert(newValue);
// 触发更新
trigger(this, 'value');
}
}
}
function convert(value) {
return isObject(value) ? reactive(value) : value;
}
function isObject(val) {
return val !== null && typeof val === 'object'
}
// 模拟依赖收集和触发更新
let targetMap = new WeakMap()
let activeEffect = null
function track(target, key) {
if (activeEffect) {
le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depsMap = new Map()
targetMap.set(target, depsMap)
}
le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
dep = new Set()
depsMap.set(key, dep)
}
dep.add(activeEffect)
}
}
function trigger(target, key)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if (!depsMap) {
return
}
const dep = depsMap.get(key)
if (!dep) {
return
}
dep.forEach(effect => {
effect()
})
}
function effect(fn) {
activeEffect = fn
fn() // 触发get,进行依赖收集
activeEffect = null
}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if (!isObject(target)) {
return target
}
const existingProxy = reactiveMap.get(target)
if (existingProxy) {
return existingProxy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cons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依赖收集
track(target, key);
return isObject(res) ? reactive(res) : res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oldValue = target[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oldValue !== value) {
// 触发更新
trigger(target, key);
}
return result
}
})
reactiveMap.set(target, proxy)
return proxy
}
const reactiveMap = new WeakMap()
// 示例用法
let myValue = ref({ count: 0 });
effect(() => {
console.log('Value changed:', myValue.value.count);
});
myValue.value.count = 1; // 控制台输出: Value changed: 1
myValue.value.count = 2; // 控制台输出: Value changed: 2
在这个简化版的源码中,RefImpl
类是 ref
的核心实现。它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来劫持 .value
属性的读取和设置操作。当读取 .value
属性时,会进行依赖收集;当设置 .value
属性时,会触发更新。
重点来了! ref
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如果初始值是一个对象,那么 ref
会调用 reactive
函数把这个对象变成一个响应式对象。这意味着,你可以直接修改 ref.value
里面的属性,而不需要再使用 ref
来包裹它们。
第三幕:reactive
的“变形术”
reactive
的作用是将一个普通对象变成一个响应式对象。它会递归地遍历对象的所有属性,并使用 Proxy
来劫持属性的读取和设置操作。
咱们来看看 reactive
的简化版源码:
function reactive(target) {
if (!isObject(target)) {
return target; // 不是对象,直接返回
}
if (isReactive(target)) {
return target // 已经是响应式对象,直接返回
}
const existingProxy = reactiveMap.get(target);
if (existingProxy) {
return existingProxy; // 已经创建过 Proxy,直接返回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arge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cons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依赖收集
track(target, key);
// 如果属性值也是对象,递归地将它变成响应式对象
return isObject(res) ? reactive(res) : res;
},
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
const oldValue = target[key];
const result =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receiver);
if (oldValue !== value) {
// 触发更新
trigger(target, key);
}
return result;
}
});
reactiveMap.set(target, proxy); // 缓存 Proxy 对象
return proxy;
}
function isObject(val) {
return val !== null && typeof val === 'object';
}
function isReactive(value) {
return !!(value && value.__v_isReactive)
}
在这个简化版的源码中,reactive
函数使用 Proxy
来劫持对象的属性读取和设置操作。当读取属性时,会进行依赖收集;当设置属性时,会触发更新。
重点来了! reactive
会递归地将对象的所有属性变成响应式的。这意味着,你可以直接修改响应式对象的任何属性,而不需要再使用 ref
或 reactive
来包裹它们。
第四幕:ref
和 reactive
的区别
既然 ref
和 reactive
都能创建响应式数据,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咱们用一个表格来总结一下:
特性 | ref |
reactive |
---|---|---|
作用 | 创建一个包含 .value 属性的响应式引用 |
将一个对象变成响应式对象 |
初始值类型 | 可以是任何类型 | 必须是对象 |
使用方式 | 通过 .value 访问和修改值 |
直接访问和修改属性 |
嵌套 | 如果初始值是对象,会自动调用 reactive |
会递归地将对象的所有属性变成响应式的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基本类型和对象类型 | 适用于复杂对象 |
简单来说:
- 如果你要创建一个响应式的基本类型数据(比如数字、字符串、布尔值),那么就用
ref
。 - 如果你要创建一个响应式的对象,那么就用
reactive
。
第五幕:实战演练
咱们来看几个例子,加深一下理解:
import { ref, reactive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 使用 ref 创建响应式的基本类型数据
const count = ref(0);
// 使用 reactive 创建响应式的对象
const state = reactive({
name: 'Vue',
age: 3
});
const increment = () => {
count.value++;
};
const updateName = (newName) => {
state.name = newName;
};
return {
count,
state,
increment,
updateName
};
}
};
在这个例子中,count
是一个响应式的数字,我们需要通过 count.value
来访问和修改它的值。state
是一个响应式的对象,我们可以直接通过 state.name
和 state.age
来访问和修改它的属性。
第六幕:避坑指南
在使用 ref
和 reactive
的时候,有一些坑需要注意:
-
不要解构
reactive
对象: 解构reactive
对象会导致响应式丢失。比如: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const { count } = state; // 错误!count 不再是响应式的 count++; // 不会触发更新
正确的做法是直接使用
state.count
,或者使用toRefs
函数将reactive
对象的属性转换为ref
对象。import { reactive, toRefs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const { count } = toRefs(state); // 正确!count 是一个 ref 对象 return { ...toRefs(state) }; } };
ref
的.value
属性: 不要忘记ref
对象需要通过.value
属性来访问和修改值。- 深层嵌套的对象:
reactive
会递归地将对象的所有属性变成响应式的,但是如果对象嵌套太深,可能会影响性能。
第七幕:总结
今天咱们聊了 Composition API
中 ref
和 reactive
的实现原理和使用方法。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大家能够对 ref
和 reactive
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际开发中灵活运用它们。
总而言之,ref
就像一个“盒子”,你把数据放进去,它就变成响应式的了,你需要通过 .value
来打开盒子取出数据。而 reactive
就像一个“魔法”,它直接把整个对象都变成响应式的了,你可以直接修改对象的属性。
记住:ref
用于基本类型,reactive
用于对象。 解构需谨慎,toRefs
来帮忙。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观看!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