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内核与高级编程之:`V8`的垃圾回收机制:`Scavenger`和`Mark-Sweep`的协同工作。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V8引擎里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家伙们——垃圾回收器,特别是它里面的两位劳模:Scavenger和Mark-Sweep,看看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让我们的JavaScript程序跑得更快更稳的。

开场白:JavaScript的“中年危机”

话说咱们的JavaScript代码,写起来是真爽,new这个,new那个,感觉内存就像个无底洞,随便造。但计算机的内存可不是无限的,用多了就得还。如果只借不还,内存早晚会被塞满,到时候程序就只能瘫痪在地,这就是所谓的“内存泄漏”。

JavaScript引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入了垃圾回收机制(Garbage Collection,简称GC)。GC的作用就是定期扫描内存,找出那些不再使用的对象,然后把它们占用的内存释放掉,让程序有更多的空间可以浪。

V8引擎的GC机制非常复杂,但核心部分就是Scavenger和Mark-Sweep这两个算法的协同工作。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它们的老底。

第一部分:Scavenger——年轻代的“闪电侠”

Scavenger,又名“新生代垃圾回收器”,专门负责处理生命周期短的对象,也就是那些“朝生暮死”的家伙。

1. 新生代内存区域:伊甸园和两个幸存者乐园

V8引擎把内存分成了不同的区域,其中有一块叫做“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专门用来存放新创建的对象。新生代又被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区域:

  • 伊甸园(Eden):所有新创建的对象最初都出生在这里,就像亚当和夏娃一样。
  • 幸存者乐园(Survivor Spaces):有两个,分别是From空间和To空间。它们的作用是轮流存放经过Scavenger扫描后仍然存活的对象。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表示:

区域名称 作用
伊甸园 新对象出生的地方
From空间 上一次Scavenger扫描后,存活的对象存放的地方。
To空间 当前Scavenger扫描后,存活的对象存放的地方,与From空间轮换角色。

2. Scavenger的工作流程:复制式回收

Scavenger采用的是一种叫做“复制式回收(Copying Collection)”的算法。简单来说,它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1. 扫描伊甸园和From空间:Scavenger会遍历伊甸园和From空间,找出所有仍然存活的对象(也就是说,仍然被程序引用的对象)。
  2. 复制存活对象到To空间:把所有存活的对象从伊甸园和From空间复制到To空间。在复制的过程中,会更新对象的引用关系,确保引用仍然指向正确的对象。
  3. 交换From和To空间的角色:清空伊甸园和From空间,然后把From空间和To空间的角色互换。原来的To空间变成新的From空间,原来的From空间变成新的空闲To空间。

用代码来模拟一下这个过程(简化版):

// 假设我们有一个新生代内存区域
let eden = [];
let fromSpace = [];
let toSpace = [];

// 创建一些对象
let obj1 = { name: "Object 1", age: 1 };
let obj2 = { name: "Object 2", age: 2 };
let obj3 = { name: "Object 3", age: 3 };

// 把对象放到伊甸园
eden.push(obj1);
eden.push(obj2);
eden.push(obj3);

// 假设obj1和obj3仍然被引用,obj2不再被引用

// 模拟Scavenger扫描
function scavenger() {
  let survivingObjects = [];
  // 假设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的函数
  function isAlive(obj) {
    //  这里只是一个假设,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if (obj === obj1 || obj === obj3)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扫描伊甸园,找到存活对象
  for (let i = 0; i < eden.length; i++) {
    let obj = eden[i];
    if (isAlive(obj)) {
      survivingObjects.push(obj);
    }
  }

  // 扫描From空间,找到存活对象
  for (let i = 0; i < fromSpace.length; i++) {
    let obj = fromSpace[i];
    if (isAlive(obj)) {
      survivingObjects.push(obj);
    }
  }

  // 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To空间
  toSpace = [...survivingObjects]; // 简单地复制对象引用
  //实际的V8会做更复杂的操作,例如更新指针

  // 清空伊甸园和From空间
  eden = [];
  fromSpace = [];

  // 交换From和To空间的角色
  [fromSpace, toSpace] = [toSpace, fromSpace];

  console.log("Scavenger 完成一次扫描");
  console.log("From Space:", fromSpace);
  console.log("To Space:", toSpace);
  console.log("Eden Space:", eden);
}

// 运行Scavenger
scavenger();

3. Scavenger的优点和缺点

  • 优点:速度快!因为只需要复制存活的对象,而不需要遍历所有对象。
  • 缺点:浪费空间!因为需要预留To空间来存放存活的对象。

4. 晋升(Promotion):老家伙们去哪儿了?

如果一个对象在Scavenger的多次扫描中仍然存活,那么它就会被认为是一个“老家伙”,会被“晋升(Promotion)”到老生代(Old Generation)内存区域。这个过程就像是公司里的升职加薪,从基层员工变成了中层干部。

第二部分:Mark-Sweep——老生代的“清道夫”

Mark-Sweep,又名“老生代垃圾回收器”,专门负责处理生命周期长的对象,也就是那些“老不死”的家伙。

1. 老生代内存区域:地广人稀

老生代内存区域比新生代大得多,存放的对象也更加复杂,比如全局对象、闭包等等。

2. Mark-Sweep的工作流程:标记-清除

Mark-Sweep采用的是一种叫做“标记-清除(Mark-Sweep)”的算法。简单来说,它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1. 标记(Mark):从根对象(Root Objects)开始,递归遍历所有可以访问到的对象,把它们标记为“存活”。根对象是指那些始终会被引用的对象,比如全局对象、当前执行栈中的变量等等。
  2. 清除(Sweep):遍历整个老生代内存区域,找出所有没有被标记为“存活”的对象,把它们占用的内存释放掉。

用代码来模拟一下这个过程(简化版):

// 假设我们有一个老生代内存区域
let oldGeneration = [];

// 创建一些对象
let obj4 = { name: "Object 4", age: 4 };
let obj5 = { name: "Object 5", age: 5 };
let obj6 = { name: "Object 6", age: 6 };

// 把对象放到老生代
oldGeneration.push(obj4);
oldGeneration.push(obj5);
oldGeneration.push(obj6);

// 假设obj4和obj6仍然被引用,obj5不再被引用

// 模拟Mark-Sweep垃圾回收
function markSweep() {
  // 标记阶段
  let markedObjects = new Set(); // 用Set来存储被标记的对象

  // 模拟根对象
  let rootObjects = [obj4];

  // 递归标记函数
  function mark(obj) {
    if (markedObjects.has(obj)) {
      return; // 已经标记过了
    }
    markedObjects.add(obj);

    // 递归标记obj引用的其他对象(这里简化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 例如,如果obj有属性是对象,也要递归标记
    // 这里假设没有
  }

  // 从根对象开始标记
  for (let root of rootObjects) {
    mark(root);
  }

  // 清除阶段
  let newOldGeneration = [];
  for (let obj of oldGeneration) {
    if (markedObjects.has(obj)) {
      newOldGeneration.push(obj); // 保留被标记的对象
    } else {
      //  释放obj占用的内存(这里只是简单地忽略它)
      console.log("释放对象:", obj.name);
    }
  }

  oldGeneration = newOldGeneration; // 更新老生代

  console.log("Mark-Sweep 完成一次扫描");
  console.log("Old Generation:", oldGeneration);
}

// 运行Mark-Sweep
markSweep();

3. Mark-Sweep的优点和缺点

  • 优点:节省空间!不需要预留额外的空间来存放存活的对象。
  • 缺点:速度慢!因为需要遍历所有对象,而且会产生内存碎片。

4. 内存碎片:老房子里的“钉子户”

Mark-Sweep算法在释放内存后,可能会留下一些不连续的空闲内存块,这就是所谓的“内存碎片”。这些碎片就像老房子里的“钉子户”,虽然房子是空的,但却无法被利用,导致内存利用率下降。

5. Mark-Compact:整理老房子

为了解决内存碎片的问题,V8引擎还使用了另一种叫做“标记-整理(Mark-Compact)”的算法。Mark-Compact算法在Mark-Sweep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整理(Compact)”的步骤:

  1. 标记(Mark):和Mark-Sweep一样,标记所有存活的对象。
  2. 整理(Compact):把所有存活的对象移动到内存的一端,然后把另一端的内存全部释放掉。这样就可以消除内存碎片,让内存更加连续。

第三部分:Scavenger和Mark-Sweep的协同工作:完美搭档

Scavenger和Mark-Sweep并不是孤立工作的,它们是V8引擎GC机制中的一对完美搭档。

  • Scavenger负责处理新生代:由于新生代的对象生命周期短,所以Scavenger可以快速回收大量的垃圾。
  • Mark-Sweep负责处理老生代:由于老生代的对象生命周期长,所以Mark-Sweep可以有效地回收那些不再使用的老对象。

通过这种分工合作,V8引擎可以高效地管理内存,让JavaScript程序跑得更快更稳。

总结:GC的艺术

垃圾回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V8引擎的GC机制也在不断进化。Scavenger和Mark-Sweep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化技术,比如增量式垃圾回收(Incremental GC)、并发垃圾回收(Concurrent GC)等等。

理解GC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编写更加高效的JavaScript代码,避免内存泄漏,提升程序的性能。

一些提高代码效率的小建议:

建议 说明
避免创建不必要的对象 减少对象的创建可以减少GC的压力。
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 将不再使用的对象设置为null,可以帮助GC更快地回收它们。
避免全局变量污染 过多的全局变量会增加根对象的数量,导致GC扫描的范围扩大。
注意闭包的使用 闭包会延长变量的生命周期,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
使用性能分析工具 使用Chrome DevTools等工具可以分析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找出潜在的内存泄漏问题。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下次有机会再和大家聊聊V8引擎的其他黑科技。 谢谢大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