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 多租户架构:Schema 模式与 Shared 模式实现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Django 多租户架构的两种主要实现模式:Schema 模式和 Shared 模式。多租户架构允许单个应用程序实例为多个独立的用户(租户)提供服务,每个租户拥有自己的数据和配置,但共享底层的基础设施。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应用程序的需求、性能考虑、数据隔离级别以及维护成本。 多租户架构概述 在深入讨论 Schema 模式和 Shared 模式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多租户架构的核心概念。 租户 (Tenant): 指应用程序的一个独立用户或客户。每个租户应该感觉自己在使用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实例。 数据隔离: 多租户架构的关键在于确保租户之间的数据隔离,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和篡改。 资源共享: 多个租户共享底层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Schema 模式 (Database Per Tenant) Schema 模式为每个租户创建一个独立的数据库 schema(或数据库),这是最彻底的数据隔离方法。每个租户的数据存储在自己的 schema 中,与 …
`Python`的`Web`框架`比较`:`Django`、`Flask`和`FastAPI`的`架构`与`优缺点`。
Python Web 框架比较:Django、Flask 和 FastAPI 的架构与优缺点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Python Web 开发领域的三大主流框架:Django、Flask 和 FastAPI。我们将从架构设计入手,详细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并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来加深理解。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大家能够对这三个框架有更清晰的认识,以便在实际项目中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一、框架概述 在开始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先对这三个框架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Django: 这是一个高级的 Python Web 框架,以“Don’t Repeat Yourself (DRY)”原则为核心,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功能,包括 ORM、模板引擎、表单处理、用户认证、安全机制等等。Django 适合构建大型、复杂的 Web 应用,强调快速开发和代码复用。 Flask: 这是一个轻量级的 Python Web 框架,被称为微框架。它只提供了 Web 应用最核心的功能,例如路由、请求处理等,其他功能则通过扩展来实现。Flask 给予开发者极高的自由度,适合构建小型、中型的 Web 应用或者 …
继续阅读“`Python`的`Web`框架`比较`:`Django`、`Flask`和`FastAPI`的`架构`与`优缺点`。”
`Django`的`ORM`性能`优化`:`select_related`、`prefetch_related`与`查询`优化。
Django ORM 性能优化:select_related、prefetch_related 与查询优化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 Django ORM 的性能优化,重点关注 select_related、prefetch_related 这两个利器,以及如何进行通用的查询优化。Django ORM 极大地简化了数据库操作,但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写出性能低下的代码,导致应用响应缓慢。 一、ORM 性能问题的根源 在使用 ORM 时,我们实际上是用 Python 代码来操作数据库。每次访问关联对象时,如果不进行优化,ORM 默认会发起一次新的数据库查询,这被称为 N+1 查询问题。 假设我们有以下模型: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Author(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100)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elf.name class Book(models.Model): titl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 …
继续阅读“`Django`的`ORM`性能`优化`:`select_related`、`prefetch_related`与`查询`优化。”
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的缓存系统:`memcached`、`Redis`和文件缓存的选型与配置。
嘿,各位!今天咱们来聊聊 Django 的缓存系统,这可是提升网站性能的秘密武器之一。与其让数据库每次都吭哧吭哧地从硬盘里翻数据,不如让缓存先顶上,直接从内存里捞,速度那叫一个嗖嗖的! 咱们今天主要讲三种缓存:memcached、Redis 和文件缓存。 别害怕,我尽量用大白话把它们讲清楚,再教你怎么配置,保证你听完就能上手。 第一部分:缓存这玩意儿到底干啥的? 想象一下,你开了家小饭馆,每天都有客人点一样的菜。如果每次都重新洗菜、切菜、炒菜,那得多累啊!更好的办法是,提前把常用的菜料准备好,客人点了直接炒,效率立马提升。 缓存就是这个“提前准备好的菜料”。 它把经常访问的数据,比如数据库查询结果、渲染好的页面片段,存放在速度更快的存储介质里(通常是内存),下次再有人要,直接从缓存里拿,不用再费劲巴拉地去数据库里查了。 第二部分:三种缓存,各有千秋 Memcached: 简单粗暴的快枪手 Memcached 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 它的特点是: 速度快: 所有数据都存在内存里,读写速度非常快。 简单: 协议简单,容易上手。 分布式: 可以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缓存容量可以 …
继续阅读“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的缓存系统:`memcached`、`Redis`和文件缓存的选型与配置。”
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 Rest Framework`的序列化器(`Serializer`):如何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 Django Rest Framework (DRF) 里的一个关键角色:Serializer(序列化器)。这玩意儿就像个数据界的变形金刚,能把复杂的数据结构玩转得溜溜的。咱们今天就深入研究一下,看看它怎么处理那些让人头疼的复杂数据。 开场白:Serializer 的重要性 想象一下,你的 Django 后端就像一个辛勤的厨师,负责烹饪各种数据佳肴。而前端呢,就像嗷嗷待哺的食客,等着享用美味。但是,厨师做出来的东西,食客不一定能直接吃,得有个翻译或者转换的过程,这就是 Serializer 的作用。它负责把 Python 对象(比如 Django 模型实例)转换成前端能理解的 JSON 或 XML 等格式,反过来也能把前端传来的数据转换成 Python 对象,方便后端处理。 如果没有 Serializer,你的后端和前端就只能鸡同鸭讲,谁也听不懂谁的。所以,Serializer 在 DRF 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第一部分:Serializer 的基本用法 首先,咱们从最基础的用法开始,温习一下 Serializer 的基本概念。 …
继续阅读“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 Rest Framework`的序列化器(`Serializer`):如何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
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的信号(`Signals`):在`Web`应用中实现解耦和事件驱动。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Django 里的“信号”,这玩意儿就像 Web 应用里的“小喇叭”,哪里发生了啥事儿,它就嗷嗷地喊,告诉大家一声。有了它,咱就能实现解耦和事件驱动,让代码更优雅、更灵活。 一、啥是信号?为啥要用它?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电商网站,用户注册成功后,你可能需要做以下几件事: 发送欢迎邮件 给用户增加积分 记录用户注册日志 同步用户信息到第三方 CRM 系统 如果把这些逻辑都写在用户注册的视图函数里,代码会变得非常臃肿,而且耦合性很高。以后如果需要增加或修改某个功能,就得改动视图函数,风险很大。 这时候,信号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定义一个“用户注册成功”的信号,然后让其他函数(也就是“接收者”)来监听这个信号。当用户注册成功时,信号就会被“发射”,所有监听它的接收者都会被调用。 用人话说,就是你注册成功了,信号这个“小喇叭”就喊一声:“新用户注册啦!”,然后各个“部门”(接收者)听到喇叭声,就知道该干啥了。 信号的好处: 解耦: 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互不依赖,修改一个模块不会影响其他模块。 事件驱动: 系统对事件做出响应,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执行。 可扩展性: …
继续阅读“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的信号(`Signals`):在`Web`应用中实现解耦和事件驱动。”
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的`QuerySet`缓存机制:如何避免重复查询。
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咱们今天聊聊Django的QuerySet缓存机制,这可是个能让你Django应用性能飞升的秘密武器! 开场白:性能瓶颈?别慌,缓存来救场!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写了个Django网站,上线之后用户量蹭蹭往上涨,结果服务器开始嗷嗷叫,CPU占用率直线上升,数据库更是喘不过气。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就是遇到了性能瓶颈。这时,你开始挠头,难道要升级服务器?砸钱固然有效,但咱程序员的尊严不允许我们这么简单粗暴! 别慌,Django早有准备,它自带了一套缓存机制,尤其是QuerySet的缓存,用得好的话,能大大减少数据库查询次数,从而提升应用的性能。 QuerySet:迟来的英雄,但偶尔也会偷懒 首先,咱们得理解QuerySet是个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它代表了一组从数据库中查询出来的对象集合。当你使用Django的ORM进行数据库操作时,比如 MyModel.objects.all(),返回的不是直接的数据,而是一个QuerySet对象。 QuerySet有个特点,它具有“惰性求值”的特性。也就是说,只有在你真正需要用到数据的时候,它才会去数据库查询。这就像 …
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的`ORM`性能调优:`select_related()`、`prefetch_related()`和`annotate()`的实践。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 Django 的 ORM 性能调优,保证让你的网站速度起飞! 咱们今天的主题是 select_related()、prefetch_related() 和 annotate(),这三个家伙是 Django ORM 性能优化的三板斧,用好了能让你的数据库压力骤降,用户体验蹭蹭上涨。 一、为什么要优化 ORM 性能? 在深入技术细节之前,咱们先来聊聊为什么要优化 ORM 性能。毕竟,如果网站访问量小,数据量也少,那随便怎么写代码都问题不大。但是,当你的网站火了,用户量大了,数据库就成了瓶颈。 想象一下,你的网站上有一个页面要展示文章列表,每篇文章都要显示作者的名字。如果没有优化,Django ORM 可能会这样操作: 查询所有文章。 循环遍历文章列表,对每一篇文章都发起一次数据库查询来获取作者信息。 这种方式被称为 "N+1 查询问题",其中 N 是文章数量。如果你的文章列表有 100 篇文章,那就要发起 101 次数据库查询!这效率,简直没眼看。 所以,优化 ORM 性能,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数据库查询,减 …
继续阅读“Python高级技术之:`Django`的`ORM`性能调优:`select_related()`、`prefetch_related()`和`annotate()`的实践。”
Python高级技术之:`Python`的`Web`框架:`Django`、`Flask`和`FastAPI`的架构对比。
各位好,今天咱们来聊聊Python Web开发的三驾马车:Django、Flask 和 FastAPI。这仨框架,就像武林中的三大门派,各有各的招式和特点,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它们的架构,看看谁更适合你的项目。 (开场白结束,直接进入正题) 一、Django:全能选手,开箱即用 Django,江湖人称“重型武器”,或者“瑞士军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啥都有”,你需要的,它基本都给你准备好了。 1. 架构:MVT (Model-View-Template) Django 采用的是 MVT 架构,乍一看有点像 MVC (Model-View-Controller),但实际上还是有些区别的。 Model (模型): 负责数据管理,定义数据结构,处理数据库交互。简单来说,就是告诉 Django,你的数据长啥样,怎么存,怎么取。 # models.py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Article(models.Model): titl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200) content = models.TextFi …
继续阅读“Python高级技术之:`Python`的`Web`框架:`Django`、`Flask`和`FastAPI`的架构对比。”
Django REST Framework 自定义渲染器/解析器:处理非标准数据格式
好的,各位观众老爷,欢迎来到今天的“非标准数据格式大作战”讲座!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门负责解决各种奇葩数据格式问题的编程小能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Django REST Framework (DRF) 里自定义渲染器和解析器,让咱们的 DRF 不仅能处理 JSON,还能搞定各种你想不到的非标准数据格式。 第一部分:什么是渲染器和解析器?为什么要自定义?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啥是渲染器,啥是解析器? 解析器 (Parser):顾名思义,就是把客户端发来的数据“解析”成 Python 能够理解的东西。通常情况下,DRF 默认的解析器会把 JSON、表单数据、多部分表单数据解析成 request.data 里的 Python 字典或列表。 渲染器 (Renderer):反过来,渲染器就是把咱们的 Python 对象“渲染”成客户端能看懂的格式,比如 JSON、XML、HTML 等等。渲染器决定了 API 返回的数据格式。 那为啥要自定义呢?难道默认的不好用吗? 当然不是不好用,只是世界太复杂,总有一些奇葩的需求: 历史遗留问题:有些老系统,用的就是一些非标准的数据格式,你总不能让别人为了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