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开始。 深入JVM HotSpot C++源码:解析G1/ZGC并行/并发阶段的实现细节 大家好,今天我们深入HotSpot JVM的C++源码,探讨G1和ZGC两种垃圾收集器在并行和并发阶段的具体实现细节。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JVM的GC工作机制,从而进行更有效的性能调优。 G1的并行和并发阶段 G1 (Garbage-First) 垃圾收集器旨在取代CMS收集器,提供更可预测的停顿时间。它将堆划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Region,并优先回收垃圾最多的Region。G1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Initial Mark(初始标记): 标记GC Roots直接可达的对象。这是一个STW(Stop-The-World)阶段。 Concurrent Marking(并发标记): 从GC Roots开始,并发地遍历对象图,标记所有可达对象。 Remark(重新标记): 完成并发标记阶段的剩余工作,处理并发标记期间对象的变化。这是一个STW阶段。 Cleanup(清理): 计算Region的存活对象比例,并对Region进行排序,确定需要回收的Region。部分工作是并发的。 …
Java HotSpot VM的JIT编译优化:逃逸分析、栈上分配的原理与实战
Java HotSpot VM的JIT编译优化:逃逸分析、栈上分配的原理与实战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Java HotSpot VM中的一项重要的JIT编译优化技术:逃逸分析以及基于逃逸分析的栈上分配。这项技术能够显著提升Java程序的性能,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小对象时。 1. 逃逸分析:理解对象的生命周期 逃逸分析是编译器用于确定对象的作用域,以及对象是否会“逃逸”出当前方法或线程的技术。简单来说,逃逸分析会分析对象的生命周期,判断对象是否只在当前方法内使用,或者会被其他方法或线程访问。 1.1 逃逸状态 逃逸分析的结果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状态: 全局逃逸 (Global Escape): 对象可能被多个方法或线程访问。这意味着对象的作用域超越了当前方法,例如,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方法,或者被赋值给静态变量。 方法逃逸 (Method Escape): 对象只被当前方法中的其他方法访问,不会被当前方法之外的方法或线程访问。例如,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当前方法内的另一个方法。 没有逃逸 (No Escape): 对象完全在当前方法内部创建和使用,不会被任何其他方法或线程访问。 1.2 …
Java `HotSpot JVM` 深度:`C1/C2 JIT Compiler` `Tiered Compilation` 优化路径
各位观众老爷们,掌声在哪里!咳咳,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一个在Java世界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码农。今天咱们来聊聊HotSpot JVM里的两位重量级选手:C1和C2 JIT编译器,还有它们背后的Tiered Compilation优化路径。 咱们先来热热身,想必大家都知道,Java代码最终是要变成机器码才能跑起来的,对吧?但是Java虚拟机(JVM)不是直接把咱们写的Java代码(.java)翻译成机器码,而是先翻译成字节码(.class)。然后,JVM再负责把字节码翻译成机器码。 那么问题来了,JVM为什么要搞这么麻烦?直接把Java代码翻译成机器码不香吗? 答案是:为了跨平台!字节码是一种中间表示形式,它与具体的硬件平台无关。只要有JVM,就能运行字节码。 但是,问题又来了,解释执行字节码效率太低,怎么办?这时候,JIT(Just-In-Time)编译器就闪亮登场了。 一、JIT编译器:救火队员还是性能大师? JIT编译器就像一个救火队员,它会在程序运行的时候,动态地把热点代码(也就是被频繁执行的代码)编译成机器码。这样,下次再执行这段代码的时候,就不用再解释执行字节码了,直接 …
继续阅读“Java `HotSpot JVM` 深度:`C1/C2 JIT Compiler` `Tiered Compilation` 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