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各位听众老爷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数据库里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家伙 —— NULL 值。这玩意儿就像数据库里的幽灵,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搞不好,它就能让你的查询慢如蜗牛,让你的 JOIN 结果莫名其妙地消失。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 NULL 的底裤,看看它在索引、JOIN 和 WHERE 子句里到底是怎么兴风作浪的,以及我们该如何驯服这只小野兽。 开场白:NULL,数据库里的“薛定谔的猫” NULL,顾名思义,就是“空”、“无”的意思。在数据库里,它表示某个字段的值未知、不存在、不适用,或者就是纯粹的“懒得填”。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黑洞,吞噬一切比较运算,让你的逻辑判断变得扑朔迷离。 更形象一点,NULL就像“薛定谔的猫”,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直到你打开盒子(访问这个字段)。而打开盒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各种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一幕:索引与 NULL,一场爱恨情仇 索引,是数据库的加速器。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索引,你要在一本几百万字的电话簿里找一个名字,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索引就像是电话簿的目录,帮你快速定位到目标。 但是,当 NULL 掺和进来,事情就变得微妙了。 普通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