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3源码深度解析之:`Vue`的`Tree-shaking`:它如何实现按需引入以减小打包体积。

各位好,今天咱们来聊聊Vue 3里一个很酷的特性:Tree-shaking。这玩意儿听起来像个园艺术语,但实际上是前端优化的一大神器,能帮咱们瘦身Vue项目的打包体积,让网页跑得更快。

开场白:Vue的身材焦虑

想想看,咱们用Vue开发项目,就像用乐高搭积木。Vue提供了一大堆组件、工具函数,咱们一股脑儿地import进来,咔咔咔一顿操作猛如虎,项目是搭好了,但是最后打包出来的东西,体积大的能吓死人。

为啥?因为Vue太慷慨了,啥都给你准备好了。但问题是,很多东西你根本用不着啊!就像自助餐,你吃不了那么多,浪费了。

这时候,Tree-shaking就该登场了,它就像一个专业的营养师,帮你把没用的东西从Vue这个“自助餐”里剔除出去,只留下你真正需要的“营养”,让你的项目身材更苗条。

Tree-shaking:砍掉没用的枝叶

Tree-shaking,顾名思义,就是“摇树”。想象一下,你摇晃一棵树,把那些枯枝败叶摇下来,剩下的就是健康的枝干。

在代码世界里,Tree-shaking就是找出那些没有被使用的代码(dead code),然后把它们从最终的打包文件中剔除掉。

为啥Vue 3能更好地Tree-shaking?

Vue 2也能做Tree-shaking,但效果没Vue 3那么好。这是因为Vue 3在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Tree-shaking的需求,做了很多优化。

Vue 3主要是通过ES Modules的静态分析特性来实现更好的tree-shaking。

ES Modules:Tree-shaking的基石

要理解Vue 3的Tree-shaking,首先要搞清楚ES Modules。ES Modules是JavaScript的标准模块化方案,它的最大特点是“静态分析”。

啥叫静态分析?简单来说,就是编译器在不执行代码的情况下,就能分析出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

举个例子:

// moduleA.js
export function add(a, b) {
  return a + b;
}

export function subtract(a, b) {
  return a - b;
}

// moduleB.js
import { add } from './moduleA.js';

console.log(add(1, 2));

在这个例子中,编译器通过静态分析,可以知道:

  • moduleB.js依赖moduleA.js
  • moduleB.js只使用了moduleA.js中的add函数
  • moduleA.js中的subtract函数没有被使用

有了这些信息,Tree-shaking工具就可以安全地把subtract函数从最终的打包文件中剔除掉。

Vue 3的秘密武器:函数级别的导出

Vue 2的很多API都是通过一个大的对象导出的,比如Vue.componentVue.directive等等。这种方式不利于Tree-shaking,因为你即使只用了一个Vue.component,整个Vue对象都会被打包进去。

Vue 3改掉了这个毛病,它采用了函数级别的导出。也就是说,每个API都是一个独立的函数,你可以单独import它们。

例如:

// Vue 2
import Vue from 'vue';

Vue.component('my-component', { /* ... */ });

// Vue 3
import { createApp, h } from 'vue';

const app = createApp({});

app.component('my-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h('div', 'Hello Vue 3!');
  }
});

app.mount('#app');

在Vue 3中,你只需要import createApph这两个函数,其他没用到的API就不会被打包进去。

代码示例:Tree-shaking效果展示

咱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看看Vue 3的Tree-shaking效果有多明显。

首先,创建一个Vue 3项目。可以使用Vue CLI或者Vite。这里我推荐使用Vite,因为它默认支持ES Modules和Tree-shaking。

然后,安装Vue:

npm install vue@next

接下来,创建一个src/components/MyComponent.vue组件:

<template>
  <div>
    Hello from MyComponent!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MyComponent'
}
</script>

然后在src/App.vue中使用这个组件:

<template>
  <div>
    <MyComponent />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MyComponent from './components/MyComponent.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MyComponent
  }
}
</script>

最后,在src/main.js中挂载App组件: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app.mount('#app');

现在,运行npm run build或者yarn build,打包你的项目。

打包完成后,你会发现dist目录下生成了一些文件。其中,dist/assets/index.[hash].js是你的应用代码。

打开这个文件,你会发现它只包含了你用到的Vue API,比如createApph等等。那些你没用到的API,比如computedwatch等等,都不会出现在这个文件中。

对比Vue 2:差距立现

如果你用Vue 2做同样的实验,你会发现打包出来的文件体积明显更大。这是因为Vue 2无法做到像Vue 3那样精确的Tree-shaking。

Tree-shaking的限制与注意事项

Tree-shaking虽好,但也不是万能的。它有一些限制,需要咱们注意。

  • CommonJS模块: Tree-shaking主要针对ES Modules。CommonJS模块(比如require)的静态分析比较困难,所以Tree-shaking效果不好。
  • 副作用代码: 如果你的代码有副作用(side effects),Tree-shaking可能会出错。副作用是指那些会改变程序状态的代码,比如修改全局变量、发送网络请求等等。
  • 动态import: 动态import(import())也会影响Tree-shaking。因为编译器在编译时无法确定动态import会加载哪些模块。

为了保证Tree-shaking的效果,咱们需要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 使用ES Modules: 尽量使用ES Modules来组织你的代码。
  • 避免副作用: 尽量编写纯函数,避免副作用。
  • 合理使用动态import: 谨慎使用动态import,只有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使用。
  • 配置sideEffects 在你的package.json文件中,可以配置sideEffects字段,告诉Tree-shaking工具哪些文件有副作用。

配置 sideEffects 字段

sideEffects 字段位于 package.json 文件中,用于告知构建工具哪些文件包含副作用,从而避免意外地删除这些文件。

  • 如果你的项目 没有 任何副作用,可以将 sideEffects 设置为 false

    {
      "name": "my-project",
      "version": "1.0.0",
      "sideEffects": false
    }
  • 如果你的项目 副作用,你可以指定包含副作用的文件模式。

    {
      "name": "my-project",
      "version": "1.0.0",
      "sideEffects": [
        "./src/styles/global.css", // 具有副作用的 CSS 文件
        "./src/utils/analytics.js" // 具有副作用的分析脚本
      ]
    }

    或者,如果你知道你的大多数文件没有副作用,但只有少数文件有副作用,你可以更明确地列出这些有副作用的文件,并使用 * 来表示其他文件没有副作用。

    {
      "name": "my-project",
      "version": "1.0.0",
      "sideEffects": [
        "./src/styles/global.css",
        "./src/utils/analytics.js",
        "*.vue"  // 所有 Vue 组件也可能包含副作用
      ]
    }

    如果任何文件都可能包含副作用,可以将 sideEffects 设置为 true 或者省略该字段(因为 true 是默认值)。

    {
      "name": "my-project",
      "version": "1.0.0",
      "sideEffects": true
    }

总结:Vue 3 + Tree-shaking = 轻量级应用

总而言之,Vue 3的Tree-shaking是一项非常实用的优化技术,它可以帮助咱们减小Vue项目的打包体积,提高网页的加载速度。只要咱们遵循一些简单的原则,就可以充分利用Tree-shaking的优势,打造轻量级的Vue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 答案
Tree-shaking的原理是什么? 通过静态分析ES Modules的依赖关系,找出没有被使用的代码,然后把它们从最终的打包文件中剔除掉。
Vue 2和Vue 3的Tree-shaking有什么区别? Vue 3采用了函数级别的导出,可以做到更精确的Tree-shaking。Vue 2的很多API都是通过一个大的对象导出的,不利于Tree-shaking。
如何保证Tree-shaking的效果? 使用ES Modules、避免副作用、合理使用动态import、配置sideEffects
Tree-shaking有哪些限制? 主要针对ES Modules,CommonJS模块效果不好。副作用代码和动态import会影响Tree-shaking。
sideEffects 字段的作用是什么? 告诉构建工具哪些文件包含副作用,从而避免意外地删除这些文件。

彩蛋:Tree-shaking的未来

Tree-shaking是前端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它会变得更加智能、更加强大。例如,一些新的Tree-shaking工具可以分析代码的运行时行为,从而更精确地找出dead code。

此外,Tree-shaking还可以和其他优化技术结合使用,比如代码压缩、代码分割等等,从而进一步提升网页的性能。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掌握Tree-shaking这项技能,让你的Vue项目更加轻盈、更加高效!咱们下期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