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内核与高级编程之:`Promise.all`与`Promise.race`:它们在并发控制中的应用。

各位观众老爷们,晚上好!我是今晚的主讲人,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聊聊 JavaScript 里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家伙:Promise.allPromise.race。别看它们名字挺酷炫,其实用起来也挺简单,关键在于理解它们在并发控制中的作用。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两个“并发小能手”。

一、并发控制是个啥?为啥要并发控制?

要理解 Promise.allPromise.race,首先得明白“并发控制”是个啥。简单来说,并发控制就是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并且保证这些任务能够高效、稳定地执行。

想象一下,你开了个小吃摊,同时来了好几个客人,有的要肉夹馍,有的要凉皮,有的要冰峰。如果你一个一个地做,那后面的客人估计要饿死了。但如果你能同时做肉夹馍、凉皮,还能让小弟去拿冰峰,效率是不是就大大提高了?这就是并发的好处。

在 JavaScript 的世界里,并发通常指的是同时发起多个异步请求,比如从不同的服务器获取数据。如果不进行并发控制,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 阻塞主线程: 异步请求还没回来,主线程就被卡住了,页面就没反应了,用户体验极差。
  • 请求过多: 同时发起太多请求,服务器扛不住了,直接崩给你看。
  • 资源浪费: 有些请求可能相互依赖,如果并行执行,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所以,我们需要并发控制,来合理地管理这些异步任务,让它们既能高效执行,又不会搞垮我们的系统。

二、Promise.all:一个都不能少!

Promise.all 的作用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它会等待所有的 Promise 对象都 resolve 或者 reject 后,才会返回结果。它接受一个 Promise 对象数组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

  • 如果数组中所有的 Promise 对象都 resolve 了, Promise.all 返回的 Promise 对象也会 resolve,并且 resolve 的值是一个包含所有 Promise 对象 resolve 值的数组,数组的顺序与传入的 Promise 对象数组的顺序一致。
  • 如果数组中任何一个 Promise 对象 reject 了, Promise.all 返回的 Promise 对象也会立即 reject,并且 reject 的值是第一个被 reject 的 Promise 对象的 reject 值。

是不是有点绕?没关系,咱们上代码:

function fetchData(url)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const random = Math.random();
      if (random > 0.2) {
        resolve(`Data from ${url}: ${random}`);
      } else {
        reject(`Failed to fetch data from ${url}: ${random}`);
      }
    }, Math.random() * 1000); // 模拟网络延迟
  });
}

const urls = ['/api/data1', '/api/data2', '/api/data3'];

Promise.all(urls.map(url => fetchData(url)))
  .then(results => {
    console.log('All data fetched successfully:', results);
  })
  .catch(error => {
    console.error('Failed to fetch data:', error);
  });

在这个例子中,fetchData 函数模拟了一个异步请求,它会随机 resolve 或者 reject。我们使用 Promise.all 来同时请求三个不同的 API 接口。

  • 如果三个请求都成功了, 控制台会输出类似:All data fetched successfully: [ 'Data from /api/data1: 0.8...', 'Data from /api/data2: 0.9...', 'Data from /api/data3: 0.7...' ]
  • 如果其中一个请求失败了, 控制台会输出类似:Failed to fetch data: Failed to fetch data from /api/data2: 0.1...

Promise.all 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你需要同时获取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并且只有当所有数据都获取成功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比如,你需要同时从用户资料、用户订单、用户权限三个接口获取数据,才能渲染用户个人中心页面。

Promise.all 的优点:

  • 并行执行: 提高效率,缩短整体耗时。
  • 统一处理: 可以方便地处理所有 Promise 对象都成功或失败的情况。

Promise.all 的缺点:

  • 容错性较差: 只要有一个 Promise 对象 reject 了,整个 Promise.all 就会立即 reject,即使其他 Promise 对象已经 resolve 了。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失败。

三、Promise.race:跑得最快的就是赢家!

Promise.race 的作用就像赛跑一样,它会等待第一个 Promise 对象 resolve 或者 reject 后,就立即返回结果。它也接受一个 Promise 对象数组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

  • 如果数组中第一个 resolve 的 Promise 对象 resolve 了, Promise.race 返回的 Promise 对象也会 resolve,并且 resolve 的值是第一个 resolve 的 Promise 对象的 resolve 值。
  • 如果数组中第一个 reject 的 Promise 对象 reject 了, Promise.race 返回的 Promise 对象也会 reject,并且 reject 的值是第一个 reject 的 Promise 对象的 reject 值。

继续上代码:

function timeout(m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ject(`Timeout after ${ms} ms`);
    }, ms);
  });
}

const apiRequest = fetchData('/api/data'); // 假设 fetchData 是一个网络请求函数

Promise.race([apiRequest, timeout(500)])
  .then(result => {
    console.log('API request succeeded:', 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error('API request failed:', error);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 Promise.race 来给 API 请求设置一个超时时间。

  • 如果 API 请求在 500 毫秒内成功返回, 控制台会输出类似:API request succeeded: Data from /api/data: 0.8...
  • 如果 API 请求超过 500 毫秒还没有返回, timeout 函数会 reject,Promise.race 也会 reject,控制台会输出:API request failed: Timeout after 500 ms

Promise.race 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是:你需要给某个操作设置一个超时时间,或者你需要从多个数据源获取数据,只需要获取第一个返回的结果即可。比如,你需要同时从 CDN 和服务器获取图片,只需要获取最先返回的图片即可。

Promise.race 的优点:

  • 快速响应: 可以快速地获取到第一个返回的结果,提高用户体验。
  • 超时控制: 可以给耗时操作设置超时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待。

Promise.race 的缺点:

  • 只能获取第一个结果: 无法获取到其他 Promise 对象的结果。
  • 可能错过最优结果: 第一个返回的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结果。

四、Promise.allPromise.race 的对比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 Promise.allPromise.race 的区别,我们用表格来做一个对比:

特性 Promise.all Promise.race
作用 等待所有 Promise 对象都 resolve 或 reject 后返回结果 等待第一个 Promise 对象 resolve 或 reject 后返回结果
返回值 包含所有 Promise 对象 resolve 值的数组,或第一个 reject 值 第一个 resolve 的 Promise 对象的 resolve 值,或第一个 reject 值
执行方式 并行执行 并行执行
容错性 较差,只要有一个 reject 就立即 reject 较好,只关心第一个返回的结果
应用场景 需要所有 Promise 对象都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只需要获取第一个返回的结果,或需要设置超时时间

五、并发控制的进阶技巧

Promise.allPromise.race 只是并发控制的基础工具,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并发控制策略。

  • 限制并发数量: 如果同时发起太多请求,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压力过大。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第三方库,比如 p-limit,来限制并发数量。
const pLimit = require('p-limit');

const limit = pLimit(5); // 限制并发数量为 5

const urls = Array.from({ length: 20 }, (_, i) => `/api/data${i + 1}`);

const promises = urls.map(url => limit(() => fetchData(url))); // 使用 limit 包裹 fetchData

Promise.all(promises)
  .then(results => {
    console.log('All data fetched successfully:', results);
  })
  .catch(error => {
    console.error('Failed to fetch data:', error);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 p-limit 限制了并发数量为 5,这意味着最多同时只有 5 个 fetchData 函数在执行。

  • 使用 Async/Await: Async/Await 可以让我们用同步的方式编写异步代码,让代码更易读、易维护。
async function fetchDataSequentially() {
  for (const url of urls) {
    try {
      const data = await fetchData(url);
      console.log(`Data from ${url}:`, data);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Failed to fetch data from ${url}:`, error);
    }
  }
}

fetchDataSequentially();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 Async/Await 顺序地请求每个 API 接口,只有当前请求完成后,才会发起下一个请求。

  • 结合使用: 我们可以将 Promise.allPromise.race 结合起来使用,来构建更复杂的并发控制策略。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 Promise.race 来给每个请求设置一个超时时间,如果请求超时了,就放弃这个请求,并尝试从其他数据源获取数据。

六、总结

Promise.allPromise.race 是 JavaScript 中非常有用的并发控制工具。Promise.all 适用于需要等待所有 Promise 对象都完成的场景,而 Promise.race 适用于只需要获取第一个返回结果的场景。

当然,并发控制不仅仅是 Promise.allPromise.race 这么简单,它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策略和技巧。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并发控制方案,才能保证我们的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Promise.allPromise.race,并在实际开发中灵活运用它们。

感谢各位的观看!下次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