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高级函数之:`FOUND_ROWS()`:其在`LIMIT`分页中获取总行数的应用与性能开销。

MySQL高级函数之 FOUND_ROWS():分页中的总行数获取与性能考量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MySQL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FOUND_ROWS()。尤其是在处理LIMIT分页时,它能帮助我们高效地获取总行数。我们将从FOUND_ROWS()的基本原理开始,逐步分析它在分页中的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性能影响,并探讨一些优化策略。

FOUND_ROWS() 函数的基本原理

FOUND_ROWS() 是一个MySQL函数,它返回的是上一个 SELECT 语句(不包括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子句)查询到的、符合 WHERE 条件的总行数。 也就是说,这个函数依赖于上一次执行的SELECT语句

关键要点:

  • FOUND_ROWS() 必须紧跟在使用了 LIMIT 子句的 SELECT 语句之后调用,才能发挥其作用。
  • FOUND_ROWS() 返回的是在没有 LIMIT 限制的情况下SELECT 语句本来应该返回的总行数。
  • FOUND_ROWS() 仅适用于 SELECT 语句。

基本语法:

SELECT ... FROM ... WHERE ... LIMIT ...;
SELECT FOUND_ROWS();

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 users 表,包含 idname 两列。

CREATE TABLE users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55) NOT NULL
);

INSERT INTO users (name) VALUES
('Alice'), ('Bob'), ('Charlie'), ('David'), ('Eve'),
('Frank'), ('Grace'), ('Henry'), ('Ivy'), ('Jack'),
('Kelly'), ('Liam'), ('Mia'), ('Noah'), ('Olivia');

现在,我们执行一个带 LIMIT 的查询: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name LIKE 'A%' LIMIT 3;
SELECT FOUND_ROWS();

第一个 SELECT 语句返回:

+----+-------+
| id | name  |
+----+-------+
|  1 | Alice |
+----+-------+

第二个 SELECT FOUND_ROWS() 语句返回:

+--------------+
| FOUND_ROWS() |
+--------------+
|            1 |
+--------------+

虽然 LIMIT 限制了只返回3行,但 FOUND_ROWS() 返回的是符合 WHERE name LIKE 'A%' 条件的总行数(不考虑 LIMIT)。

FOUND_ROWS()LIMIT 分页中的应用

在Web应用中,分页功能非常常见。我们通常使用 LIMIT 子句来实现分页。 但是,仅仅使用 LIMIT,我们只能获取当前页的数据,而无法得知总共有多少页。这时,FOUND_ROWS() 就能派上用场。

传统分页方案 (不使用 FOUND_ROWS()):

在不使用FOUND_ROWS()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执行两次查询:一次查询当前页的数据,另一次查询总行数。

-- 获取当前页数据 (例如,每页10条,获取第3页)
SELECT * FROM users LIMIT 20, 10;

-- 获取总行数
SELECT COUNT(*) FROM users;

这种方式需要执行两次查询,增加了数据库的负担。

使用 FOUND_ROWS() 的分页方案:

-- 获取当前页数据,并计算总行数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 FROM users LIMIT 20, 10;
SELECT FOUND_ROWS();

在这个方案中,我们在第一个 SELECT 语句中添加了 SQL_CALC_FOUND_ROWS 选项。 这个选项告诉MySQL在执行查询时,计算符合条件的总行数,并将结果存储起来。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调用 FOUND_ROWS() 函数来获取这个总行数。

代码示例 (PHP):

<?php

$servername = "localhost";
$username = "your_username";
$password = "your_password";
$dbname = "your_database";

// 创建连接
$conn = new mysqli($servername, $username, $password, $dbname);

// 检测连接
if ($conn->connect_error) {
    die("连接失败: " . $conn->connect_error);
}

$page = isset($_GET['page']) ? intval($_GET['page']) : 1; // 获取当前页码
$pageSize = 10; // 每页显示的数量
$offset = ($page - 1) * $pageSize; // 计算偏移量

// 查询数据
$sql =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 FROM users LIMIT $offset, $pageSize";
$result = $conn->query($sql);

$data = [];
if ($result->num_rows > 0) {
    while($row = $result->fetch_assoc()) {
        $data[] = $row;
    }
}

// 获取总行数
$sql_total = "SELECT FOUND_ROWS()";
$result_total = $conn->query($sql_total);
$row_total = $result_total->fetch_row();
$totalRows = $row_total[0];

// 计算总页数
$totalPages = ceil($totalRows / $pageSize);

echo "当前页: " . $page . "<br>";
echo "总页数: " . $totalPages . "<br>";

echo "<table>";
echo "<tr><th>ID</th><th>Name</th></tr>";
foreach ($data as $row) {
    echo "<tr><td>" . $row['id'] . "</td><td>" . $row['name'] . "</td></tr>";
}
echo "</table>";

$conn->close();

?>

这个PHP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SQL_CALC_FOUND_ROWSFOUND_ROWS() 来实现分页功能。

FOUND_ROWS() 的性能开销

虽然 FOUND_ROWS() 可以简化分页逻辑,但它也带来了一定的性能开销。 当使用 SQL_CALC_FOUND_ROWS 时,MySQL 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1. 计算总行数: 即使 LIMIT 限制了返回的行数,MySQL 仍然需要扫描整个表(或者使用索引)来计算符合 WHERE 条件的总行数。 这就意味着,即使你只需要显示第一页的10条数据,MySQL 也会计算整个表有多少条数据符合你的条件。

  2. 存储结果: MySQL 需要将计算得到的总行数存储起来,以便后续的 FOUND_ROWS() 函数可以访问。

性能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 表的大小: 如果表非常大,计算总行数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 WHERE 子句的复杂性: 复杂的 WHERE 子句会增加计算总行数的开销。
  • 索引的使用: 如果 WHERE 子句能够利用索引,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总行数的效率。

性能测试: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 SQL_CALC_FOUND_ROWS 的性能开销,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性能测试。 以下是一个使用 SQL_CALC_FOUND_ROWS 和不使用 SQL_CALC_FOUND_ROWS 的两个查询的耗时对比。

-- 创建一个较大的表
CREATE TABLE large_table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data VARCHAR(255) NOT NULL,
    created_at TIMESTAMP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

-- 插入100万条数据
INSERT INTO large_table (data)
SELECT LPAD(RAND() * 100000, 255, '0'), NOW() FROM (
    SELECT 1 UNION ALL SELECT 2 UNION ALL SELECT 3 UNION ALL SELECT 4 UNION ALL SELECT 5 UNION ALL
    SELECT 6 UNION ALL SELECT 7 UNION ALL SELECT 8 UNION ALL SELECT 9 UNION ALL SELECT 10
) a, (
    SELECT 1 UNION ALL SELECT 2 UNION ALL SELECT 3 UNION ALL SELECT 4 UNION ALL SELECT 5 UNION ALL
    SELECT 6 UNION ALL SELECT 7 UNION ALL SELECT 8 UNION ALL SELECT 9 UNION ALL SELECT 10
) b, (
    SELECT 1 UNION ALL SELECT 2 UNION ALL SELECT 3 UNION ALL SELECT 4 UNION ALL SELECT 5 UNION ALL
    SELECT 6 UNION ALL SELECT 7 UNION ALL SELECT 8 UNION ALL SELECT 9 UNION ALL SELECT 10
) c, (
    SELECT 1 UNION ALL SELECT 2 UNION ALL SELECT 3 UNION ALL SELECT 4 UNION ALL SELECT 5 UNION ALL
    SELECT 6 UNION ALL SELECT 7 UNION ALL SELECT 8 UNION ALL SELECT 9 UNION ALL SELECT 10
) d, (
    SELECT 1 UNION ALL SELECT 2 UNION ALL SELECT 3 UNION ALL SELECT 4 UNION ALL SELECT 5 UNION ALL
    SELECT 6 UNION ALL SELECT 7 UNION ALL SELECT 8 UNION ALL SELECT 9 UNION ALL SELECT 10
) e, (
    SELECT 1 UNION ALL SELECT 2 UNION ALL SELECT 3 UNION ALL SELECT 4 UNION ALL SELECT 5 UNION ALL
    SELECT 6 UNION ALL SELECT 7 UNION ALL SELECT 8 UNION ALL SELECT 9 UNION ALL SELECT 10
) f;

-- 测试1: 使用 SQL_CALC_FOUND_ROWS
SET @start = NOW();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 FROM large_table WHERE data LIKE '00%' LIMIT 10;
SELECT FOUND_ROWS();
SET @end = NOW();
SELECT TIMEDIFF(@end, @start);

-- 测试2: 不使用 SQL_CALC_FOUND_ROWS (两次查询)
SET @start = NOW();
SELECT * FROM large_table WHERE data LIKE '00%' LIMIT 10;
SELECT COUNT(*) FROM large_table WHERE data LIKE '00%';
SET @end = NOW();
SELECT TIMEDIFF(@end, @start);

执行以上测试代码,可以对比两种方式的耗时。 在大数据量的表中,使用SQL_CALC_FOUND_ROWS 往往会比两次查询更慢。

表格总结:

方法 优点 缺点
SQL_CALC_FOUND_ROWS + FOUND_ROWS() 简化代码,只需一次查询 性能开销较高,尤其是在大表和复杂 WHERE 子句的情况下
两次查询 (COUNT + LIMIT) 在某些情况下性能更好,尤其是在大表和复杂 WHERE 子句的情况下。 代码稍显复杂,需要执行两次查询

优化 FOUND_ROWS() 的性能

虽然 FOUND_ROWS() 有性能开销,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优化其性能:

  1. 确保 WHERE 子句使用索引: 如果 WHERE 子句能够有效地利用索引,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总行数的效率。 可以通过 EXPLAIN 命令来检查查询是否使用了索引。

  2. 避免在复杂的查询中使用 SQL_CALC_FOUND_ROWS 如果查询非常复杂,或者表非常大,可以考虑使用两次查询的方式来获取总行数。

  3. 考虑使用缓存: 如果总行数不经常变化,可以考虑将总行数缓存起来,避免每次都重新计算。 可以使用 Redis、Memcached 等缓存系统。

  4. 估算总行数: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精确的总行数,只需要一个大概的估计值。 这时,可以使用 SQL_CALC_FOUND_ROWS,但是限制扫描的行数。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 FROM users WHERE name LIKE 'A%' LIMIT 1000;
    SELECT FOUND_ROWS();

    如果 FOUND_ROWS() 返回的值等于 1000, 则说明总行数可能大于 1000。 如果返回的值小于 1000, 则说明总行数就是 FOUND_ROWS() 返回的值。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扫描整个表。

  5. 程序逻辑优化: 某些场景下,可以根据业务需求优化分页逻辑,例如:

    • 如果用户只关心是否有下一页,而不在意具体的总页数,则可以查询 LIMIT N+1 条数据,如果返回 N+1 条数据,则表示有下一页,否则没有。 这样可以避免计算总行数。
    • 使用游标分页,避免使用 OFFSET, 提高查询效率。

更现代的分页方法:Seek Method (或 Key-Set Pagination)

传统的基于 LIMITOFFSET 的分页方式,随着 OFFSET 的增大,性能会显著下降。 这是因为 MySQL 需要扫描 OFFSET 数量的行,然后丢弃它们。

Seek Method 是一种更高效的分页方式,它通过使用表中的唯一索引(通常是主键)来定位下一页的数据。

原理:

Seek Method 不是通过 OFFSET 来跳过行,而是记住上一页的最后一条记录的 ID (或者其他唯一索引字段),然后使用 WHERE 子句来查询 ID 大于该值的记录。

代码示例:

-- 获取第一页 (例如,每页10条)
SELECT * FROM users ORDER BY id ASC LIMIT 10;

-- 假设第一页最后一条记录的 ID 是 10

-- 获取第二页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10 ORDER BY id ASC LIMIT 10;

-- 假设第二页最后一条记录的 ID 是 20

-- 获取第三页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20 ORDER BY id ASC LIMIT 10;

优点:

  • 性能稳定,不受 OFFSET 大小的影响。
  • 适用于大数据量表。

缺点:

  • 无法直接跳转到任意页码。
  • 需要一个唯一索引字段。
  • 数据必须按照索引字段排序。

何时使用 Seek Method:

  • 当需要处理大数据量表的分页时。
  • 当只需要顺序浏览数据,不需要跳转到任意页码时。

Seek Method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替代方案,可以避免 SQL_CALC_FOUND_ROWS 的性能问题。 结合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分页方案,才能达到最优的性能。

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选择是否使用FOUND_ROWS()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表的大小: 对于小表,FOUND_ROWS() 的性能开销可以忽略不计。
  • WHERE 子句的复杂性: 对于复杂的 WHERE 子句,FOUND_ROWS() 的性能开销会增加。
  • 是否需要精确的总行数: 如果只需要一个大概的估计值,可以使用估算总行数的方法。
  • 是否需要跳转到任意页码: 如果需要跳转到任意页码,Seek Method 就不适用。

总的来说,没有一种通用的最佳方案。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总结:掌握技巧,优化分页性能

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MySQL中的FOUND_ROWS()函数,以及其在LIMIT分页中的应用和性能开销。 了解FOUND_ROWS()的工作原理,权衡其优缺点,并结合索引优化和Seek Method等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更高效的分页系统。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才能达到最优的性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