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靓仔靓女,晚上好!我是你们今晚的Vue 3源码解说员,今天咱们要聊的是Vue 3里那个神秘的“调度器”(scheduler)和“nextTick”,特别是它们如何狼狈为奸(划掉)……是如何精妙配合,保证咱们页面上的DOM更新既高效又及时。
咱们的目标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然个所以然。准备好了吗?Let’s dive in!
一、Vue 3 的 Scheduler:任务队列的“包工头”
首先,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建筑工地的包工头(scheduler),每天接到各种任务:砌砖、刷墙、铺地板……这些任务就是Vue里的组件更新、属性变更等等。 你不可能接到一个任务就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做,不然工地就乱套了。你需要一个优先级队列来安排这些任务,确保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可以稍后再做。
在Vue 3中,Scheduler就是这个包工头,它的核心职责就是管理一个任务队列。
// 简化版的 scheduler
let jobQueue = []; //任务队列
let flushing = false; //是否正在刷新队列
let pending = false; //是否已经有刷新队列的promise
const resolvePromise = Promise.resolve(); //创建一个promise实例
function queueJob(job) {
if (!jobQueue.includes(job)) {
jobQueue.push(job);
queueFlush(); // 触发队列刷新
}
}
function queueFlush() {
if (!flushing && !pending) {
pending = true;
resolvePromise.then(flushJobs); // 利用微任务队列
}
}
function flushJobs() {
pending = false;
flushing = true;
// 按照优先级排序(这里只是简化示例,实际Vue有更复杂的优先级策略)
jobQueue.sort((a, b) => (a.priority || 0) - (b.priority || 0));
try {
for (let i = 0; i < jobQueue.length; i++) {
const job = jobQueue[i];
job(); // 执行任务
}
} finally {
jobQueue = []; // 清空队列
flushing = false;
}
}
// 示例:添加一个任务
queueJob(() => {
console.log('Task with normal priority');
});
queueJob(() => {
console.log('Task with high priority');
}, 1); // 假设1代表高优先级
//...
这段代码里,queueJob
负责把任务(job)添加到队列里,然后queueFlush
负责触发队列的刷新。注意这里resolvePromise.then(flushJobs)
,这是关键!它利用了微任务队列来异步执行flushJobs
。
二、任务优先级:谁先上场?
咱们的包工头,不能光按来的顺序安排任务,还得考虑优先级。 Vue 3的Scheduler也一样,它有一套自己的优先级规则,虽然源码里比较复杂,但核心思想如下:
- 用户触发的事件 (比如 click, input): 这些事件对应的更新通常优先级较高,因为用户直接参与,需要尽快响应。
- 组件 props 更新: props变化是组件更新的重要来源,优先级也比较高。
- 计算属性 (computed properties): 计算属性的更新依赖于其他响应式数据,如果依赖的数据变化,计算属性也需要更新,优先级通常低于用户事件。
- 自定义的渲染函数 (render functions): 渲染函数是组件渲染的核心,优先级介于props和计算属性之间。
- watchers: 侦听器的优先级相对较低,通常用于处理一些副作用操作。
虽然上面列了一些,但实际情况更复杂,Vue会根据组件的层级关系、更新类型等因素动态调整优先级。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优先级,咱们来个表格:
优先级 | 任务类型 | 说明 |
---|---|---|
高 | 用户事件 (click, input 等) | 用户直接操作,需要立即响应 |
较高 | 组件 props 更新 | props变化是组件更新的重要来源 |
中等 | 自定义渲染函数 (render functions) | 组件渲染的核心 |
较低 | 计算属性 (computed properties) | 计算属性依赖其他响应式数据,优先级稍低 |
最低 | watchers | 处理副作用操作,优先级最低 |
三、nextTick:DOM 更新的“加速器”
现在,咱们聊聊nextTick
。 这玩意儿就像是一个“加速器”,能让你在DOM更新之后执行一些代码。 为什么需要nextTick
? 因为Vue的更新是异步的,当你修改了数据,DOM并不会立即更新。 如果你立即去访问DOM,可能会拿到旧的值。
// 示例代码
<template>
<div>
<p ref="messageRef">{{ message }}</p>
<button @click="updateMessage">Update Message</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nextTick, onMoun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message = ref('Hello, Vue!');
const messageRef = ref(null);
const updateMessage = () => {
message.value = 'Updated Message!';
console.log('Before nextTick:', messageRef.value.textContent); // 还是旧的值
nextTick(() => {
console.log('After nextTick:', messageRef.value.textContent); // 更新后的值
});
};
onMounted(() => {
console.log("Component mounted: ", messageRef.value.textContent);
});
return {
message,
updateMessage,
messageRef
};
}
};
</script>
在这个例子里,点击按钮后,message
的值会被更新,但messageRef.value.textContent
并不会立即改变。只有在nextTick
的回调函数里,才能拿到更新后的DOM。
那么,nextTick
是怎么实现的呢? 其实,它也是利用了微任务队列或者宏任务队列。
// 简化版的 nextTick
let callbacks = [];
let pending = false;
function flushCallbacks() {
pending = false;
const copies = callbacks.slice(0);
callbacks = [];
for (let i = 0; i < copies.length; i++) {
copies[i]();
}
}
let timerFunc;
if (typeof Promise !== 'undefined') {
// 优先使用 Promise
timerFunc = () => {
Promise.resolve().then(flushCallbacks);
};
} else if (typeof MutationObserver !== 'undefined') {
// 降级使用 MutationObserver
let counter = 1;
const observer = new MutationObserver(flushCallbacks);
const textNode = document.createTextNode(String(counter));
observer.observe(textNode, {
characterData: true
});
timerFunc = () => {
counter = (counter + 1) % 2;
textNode.data = String(counter);
};
} else if (typeof setImmediate !== 'undefined') {
// 再降级使用 setImmediate
timerFunc = () => {
setImmediate(flushCallbacks);
};
} else {
// 最后降级使用 setTimeout
timerFunc = () => {
setTimeout(flushCallbacks, 0);
};
}
function nextTick(cb) {
callbacks.push(cb);
if (!pending) {
pending = true;
timerFunc();
}
}
这段代码里,nextTick
会把回调函数添加到callbacks
数组里,然后通过timerFunc
来触发flushCallbacks
。timerFunc
会优先使用Promise
,如果不支持Promise
,就降级使用MutationObserver
,再降级使用setImmediate
,最后降级使用setTimeout
。
四、Scheduler 和 nextTick 的配合:天作之合
现在,咱们把Scheduler和nextTick
放在一起看,它们是如何配合的。
- 当你修改了Vue组件的数据,触发了组件的更新。
- Scheduler会把这个更新任务添加到任务队列里。
- Scheduler利用微任务队列(
Promise.resolve().then()
)异步执行任务队列里的任务。 -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DOM会被更新。
- 如果你使用了
nextTick
,nextTick
的回调函数会被添加到另一个回调数组里。 nextTick
也利用微任务队列(或者宏任务队列)异步执行这些回调函数。- 由于
nextTick
的回调函数是在DOM更新之后执行的,所以你可以在nextTick
的回调函数里安全地访问更新后的DOM。
用图表来表示:
事件/操作 | 过程 |
---|---|
数据变更 | Vue组件的数据被修改 |
Scheduler 介入 | Scheduler将组件更新任务添加到任务队列 |
异步任务调度 | Scheduler使用 Promise.resolve().then() (或类似机制) 将任务队列刷新操作放入微任务队列 |
DOM 更新 | 微任务队列中的任务执行,触发DOM更新 |
nextTick 调用 | 用户调用 nextTick(callback) |
nextTick 回调入队 | nextTick 将 callback 添加到内部回调队列 |
异步执行 nextTick 回调 | nextTick 也使用 Promise.resolve().then() (或降级方案) 将回调队列刷新操作放入微任务/宏任务队列。 注意,这个微任务一定会在DOM更新对应的微任务之后执行,保证DOM已更新 |
执行用户回调 | 微任务/宏任务队列中的 nextTick 回调刷新操作执行,执行用户提供的 callback ,此时可以安全访问已更新的DOM |
五、宏任务 vs 微任务:选择困难症?
刚才咱们提到了微任务队列和宏任务队列,这里简单解释一下:
- 微任务队列 (Microtask Queue): 比如
Promise.then()
、MutationObserver
等产生的任务,会在当前事件循环的末尾执行。 - 宏任务队列 (Macrotask Queue): 比如
setTimeout
、setInterval
、setImmediate
等产生的任务,会在下一个事件循环中执行。
Vue 3 优先使用微任务队列,因为它比宏任务队列更快。 为什么? 因为微任务是在当前事件循环的末尾执行,而宏任务是在下一个事件循环中执行。 也就是说,微任务可以更快地响应数据的变化,减少页面的卡顿感。
六、总结:做一个明白人
今天咱们一起深入分析了Vue 3的Scheduler和nextTick
,了解了它们的职责、优先级、以及如何配合工作。 现在,你应该对Vue的更新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记住,Scheduler是任务队列的“包工头”,负责管理和调度各种更新任务;nextTick
是DOM更新的“加速器”,能让你在DOM更新之后执行代码。 它们都是Vue实现高效、流畅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今天的讲解对你有所帮助。 以后再遇到Vue的更新问题,你可以更有信心地去分析和解决。
感谢大家的收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