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中的等待/通知机制优化:条件队列(Condition)与虚假唤醒问题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Java 并发编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等待/通知机制,以及如何利用 Condition 接口来优化它,并解决可能遇到的虚假唤醒问题。 1. 等待/通知机制:Object 类的 wait(), notify(), notifyAll() 在多线程编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一个线程需要等待某个条件满足才能继续执行,而另一个线程负责改变这个条件。传统的做法是使用 Object 类的 wait(), notify(), 和 notifyAll() 方法来实现线程间的通信与同步。 wait() 方法: 使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并释放对象的锁。线程会一直等待,直到被其他线程调用该对象的 notify() 或 notifyAll() 方法唤醒。wait() 方法必须在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中调用,否则会抛出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notify() 方法: 唤醒在此对象监视器上等待的单个线程。如果有多个线程在等待,JVM 会选择一个线程唤醒,具体选择哪个 …
剖析 `InnoDB` `锁`队列的实现:`等待`线程的调度与唤醒机制。
InnoDB 锁队列:等待线程的调度与唤醒机制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InnoDB 存储引擎中锁队列的实现,以及等待线程的调度与唤醒机制。锁是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核心,而锁队列则是管理等待获取锁的线程的关键数据结构。 理解锁队列的运作方式,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排查死锁问题至关重要。 锁的类型与模式 在深入锁队列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 InnoDB 中锁的类型和模式。 InnoDB 主要支持两种类型的锁: 行锁 (Row Lock): 锁定表中的特定行。 表锁 (Table Lock): 锁定整个表。 行锁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共享锁 (Shared Lock, S 锁): 允许持有锁的事务读取数据。多个事务可以同时持有同一行的共享锁。 排他锁 (Exclusive Lock, X 锁): 允许持有锁的事务修改数据。只有一个事务可以持有同一行的排他锁。 此外,InnoDB 还支持意向锁 (Intention Lock),这是一种表级别的锁,用于表明事务打算在表中的行上施加共享锁或排他锁。 意向锁分为: 意向共享锁 (Intention Shared Lock, IS 锁): 表明事务打算 …
Python高级技术之:`Python`的`Celery`:如何设计可伸缩、高可用的任务队列系统。
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咱们今天聊聊Python世界里的一大利器:Celery,一个能让你轻松打造可伸缩、高可用任务队列系统的神器。 开场白:Celery是个什么玩意?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饭馆,客人络绎不绝。如果每来一个客人,你都要亲自洗菜、切菜、炒菜、端菜,那不得累死?这时候就需要服务员、洗碗工、厨师等各司其职,才能高效运转。Celery就相当于这个饭馆里的服务员、洗碗工和厨师,它负责把耗时的任务(比如发送邮件、处理图片、分析数据)从你的主程序里剥离出来,交给后台的工人(worker)去异步执行,让你的主程序可以专心服务客人(响应用户请求),保证饭馆(你的应用)流畅运行。 Celery的核心概念: 任务 (Task): 这就是你要Celery执行的具体工作,比如“发送欢迎邮件”、“生成PDF报表”。 工人 (Worker): Celery的执行者,负责接收任务并执行。可以启动多个Worker来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消息队列 (Broker): 任务的“中转站”,负责接收来自主程序的任务,并将任务分发给Worker。常用的Broker有RabbitMQ和Redis。 结 …
深入分析 Vue 3 源码中 `scheduler` 队列的实现细节,它是如何批处理任务并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确保 DOM 更新的最小化?
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 今天咱们聊聊 Vue 3 源码里一个非常关键,但又容易被忽略的家伙——scheduler 队列。 这货是 Vue 3 性能优化的幕后英雄,专门负责任务的批处理和 DOM 更新的最小化。 咱今天就扒开它的裤衩,不对,是源码, 看看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顺便也吐槽一下它的一些小脾气。 一、Scheduler 是个啥? 为什么要它?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 scheduler,当你连续修改了 10 个响应式数据,Vue 会傻乎乎地更新 DOM 10 次。 这就像你一口气吃 10 个包子,撑不死你算我输。 scheduler 的作用就是把这 10 次 DOM 更新合并成一次,让你一口气吃一个大馒头,舒服! 简单来说,scheduler 就是一个任务队列,负责收集所有需要执行的副作用函数(比如 DOM 更新),然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批量执行它们。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 DOM 操作,提升性能。 二、Scheduler 的核心数据结构 scheduler 主要依赖以下几个核心数据结构: queue (数组): 这就是传说中的任务队列,用来存放待执行的副作用函数(effect …
继续阅读“深入分析 Vue 3 源码中 `scheduler` 队列的实现细节,它是如何批处理任务并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确保 DOM 更新的最小化?”
深入分析 Vue 3 源码中 `scheduler` 队列的实现细节,它是如何批处理任务并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确保 DOM 更新的最小化?
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源码里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scheduler。这玩意儿就像 Vue 3 的大脑,负责安排各种任务的执行顺序,尤其是咱们关心的 DOM 更新。目标是:高效、流畅,尽量减少浏览器重绘的次数。 一、Scheduler 的核心思想:批处理与微任务 想象一下,你正在疯狂地修改一个 Vue 组件的数据,每次修改都立刻更新 DOM,那浏览器岂不是要累死?Vue 3 的 scheduler 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两点: 批处理 (Batching):把多次数据修改合并成一次更新,避免频繁操作 DOM。 微任务队列 (Microtask Queue):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机制,保证在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毕后,立即进行 DOM 更新,让用户感觉不到明显的延迟。 二、Scheduler 的数据结构:任务队列 scheduler 内部维护了一个任务队列,这个队列用来存放所有需要执行的更新任务。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数组: // packages/runtime-core/src/scheduler.ts let queue: (Function …
继续阅读“深入分析 Vue 3 源码中 `scheduler` 队列的实现细节,它是如何批处理任务并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确保 DOM 更新的最小化?”
阐述 Vue 3 源码中 `scheduler` 队列的实现细节,它是如何批处理任务并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确保 DOM 更新的最小化?
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我是今晚的讲师,咱们今天聊聊 Vue 3 源码里那个神秘又关键的 scheduler 队列。 这玩意儿就像 Vue 3 的大脑,专门负责安排任务,确保咱们的页面既能快速响应,又不会因为频繁的 DOM 操作而卡顿。 咱们的目标是:深入源码,搞清楚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一、为什么需要 Scheduler? 首先,咱们得明白,没有 scheduler 会怎样。想象一下,每次数据变化都立刻更新 DOM,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性能问题: 频繁的 DOM 操作是性能杀手。浏览器需要重新计算布局、绘制等等,消耗大量的资源。 用户体验问题: 页面卡顿、响应迟缓,用户体验极差。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机制,能够: 收集所有需要更新的任务: 避免每次数据变化都立刻更新。 批量执行更新: 将多次 DOM 操作合并成一次。 异步执行更新: 避免阻塞主线程,保持页面响应。 这就是 scheduler 的作用。 它就像一个工头,把所有需要干活的工人(更新任务)集中起来,安排好顺序,然后一次性让他们开工。 二、Vue 3 Scheduler 的核心结构 Vue 3 的 scheduler 主要由以 …
继续阅读“阐述 Vue 3 源码中 `scheduler` 队列的实现细节,它是如何批处理任务并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确保 DOM 更新的最小化?”
深入分析 Vue 3 源码中 `scheduler` 队列的实现细节,它是如何批处理任务并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确保 DOM 更新的最小化?
咳咳,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Vue 3 里一个很重要的家伙——scheduler。这玩意儿就像 Vue 3 的“任务调度员”,负责管理和执行各种更新任务。 别看它名字挺严肃,其实它的核心目标很简单:高效地更新 DOM,尽量别让浏览器抽风! 咱们这次就深入它的源码,看看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顺便说一句,源码是最好的老师,准备好一起“读”源码了吗? 第一幕:任务的诞生——queueJob 首先,任何需要更新 DOM 的操作(比如修改数据、组件 props 更新等)都会被封装成一个“任务”。这些任务会被扔进 scheduler 的队列里。这个“扔”的动作,通常是由 queueJob 函数完成的。 // packages/runtime-core/src/scheduler.ts const queue: (Job | null)[] = []; // 任务队列 let isFlushPending = false; // 是否正在刷新队列 const p = Promise.resolve(); // 用于创建微任务 export function queueJob(job: Job) { …
继续阅读“深入分析 Vue 3 源码中 `scheduler` 队列的实现细节,它是如何批处理任务并利用浏览器的微任务队列确保 DOM 更新的最小化?”
深入分析 Vue 3 源码中 `scheduler` 队列中的任务优先级,以及 `nextTick` 如何利用微任务队列确保 DOM 更新的及时性。
各位靓仔靓女,晚上好!我是你们今晚的Vue 3源码解说员,今天咱们要聊的是Vue 3里那个神秘的“调度器”(scheduler)和“nextTick”,特别是它们如何狼狈为奸(划掉)……是如何精妙配合,保证咱们页面上的DOM更新既高效又及时。 咱们的目标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然个所以然。准备好了吗?Let’s dive in! 一、Vue 3 的 Scheduler:任务队列的“包工头” 首先,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建筑工地的包工头(scheduler),每天接到各种任务:砌砖、刷墙、铺地板……这些任务就是Vue里的组件更新、属性变更等等。 你不可能接到一个任务就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做,不然工地就乱套了。你需要一个优先级队列来安排这些任务,确保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可以稍后再做。 在Vue 3中,Scheduler就是这个包工头,它的核心职责就是管理一个任务队列。 // 简化版的 scheduler let jobQueue = []; //任务队列 let flushing = false; //是否正在刷新队列 let pending = false; …
继续阅读“深入分析 Vue 3 源码中 `scheduler` 队列中的任务优先级,以及 `nextTick` 如何利用微任务队列确保 DOM 更新的及时性。”
C++ 多核/NUMA 架构下的并发队列优化:环形缓冲区、无锁队列的适配
哈喽,各位好! 今天咱们聊聊C++在多核/NUMA架构下并发队列的优化,这可是个既烧脑又刺激的话题。想象一下,你的程序跑在拥有几十甚至上百个核心的怪兽机器上,数据像潮水一样涌来,如果队列成了瓶颈,那简直就像高速公路堵车一样让人崩溃!所以,优化并发队列,就是让数据畅通无阻的关键。 咱们今天主要聚焦在两种常用且有效的优化策略:环形缓冲区和无锁队列,看看它们如何针对多核/NUMA架构进行适配,最大程度地发挥硬件的潜力。 一、多核/NUMA架构的并发挑战 在深入队列优化之前,咱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多核/NUMA架构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多核并发: 多个核心同时访问共享数据结构(例如队列)时,需要考虑数据一致性问题,锁机制是常见的解决方案,但锁竞争会严重降低并发性能。 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 在NUMA架构中,每个CPU核心都有自己的本地内存,访问本地内存速度快,但访问其他核心的内存速度慢。如果数据分布不合理,频繁的跨节点内存访问会成为性能瓶颈。 二、环形缓冲区:巧妙的内存复用 环形缓冲区(Circular Buffer),也称为循环队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据 …
C++ SPSC (Single Producer Single Consumer) 队列设计:极致性能的无锁队列
好的,没问题! (咳咳,开个玩笑,正文开始!) 各位观众,欢迎来到今天的“C++ SPSC:极致性能的无锁队列”讲座现场!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程序员界的香饽饽,高性能并发编程中的瑞士军刀——单生产者单消费者(SPSC)无锁队列。 什么是SPSC队列?为啥它这么牛? 简单来说,SPSC队列就是一种特殊的队列,只允许一个线程负责往里面塞东西(生产者),另一个线程负责从里面掏东西(消费者)。由于只有一个生产者和一个消费者,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巧妙的技巧,避免锁的开销,实现惊人的性能。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包子铺的老板,只有一个伙计负责做包子,也只有一个伙计负责卖包子。如果两个伙计需要排队拿包子,效率肯定不高。但是,如果他们之间有个固定的通道,做包子的伙计直接把包子放到通道里,卖包子的伙计直接从通道里拿,是不是就快多了? 这就是SPSC队列的思想。 为啥要用无锁队列?锁不好吗? 锁在并发编程中是保护共享资源的常用手段,但是锁也有缺点: 开销大: 加锁、解锁都需要消耗CPU资源,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开销会更大。 死锁风险: 多个线程持有不同的锁,互相等待对方释放锁,就会造成死锁,程序就卡死了。 …
继续阅读“C++ SPSC (Single Producer Single Consumer) 队列设计:极致性能的无锁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