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命令行魔法:WP_CLI 输出处理大揭秘 (Success, Error, Log)
各位代码爱好者们,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 WordPress 命令行工具 WP_CLI
中那些负责“说话”的方法:success()
、error()
和 log()
。 别看它们名字简单,背后可藏着不少控制命令行输出的秘密呢!
想象一下,你正用 WP_CLI
执行一个复杂的任务,比如迁移整个网站。如果一切顺利,你肯定希望看到一个绿色的“成功”提示;如果出了问题,一个醒目的红色“错误”警报能帮你快速定位问题。这些,都离不开这三个“输出小能手”。
1. WP_CLI 的“嘴巴”:success()
, error()
, log()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三个方法:
WP_CLI::success( string $message, array $data = [] )
: 用于输出成功信息。通常会带有一个绿色的勾勾,让你感觉一切都棒棒哒!WP_CLI::error( string $message, array $data = [] )
: 用于输出错误信息。通常会带有一个红色的叉叉,告诉你哪里出错了。WP_CLI::log( string $message, array $data = [] )
: 用于输出普通信息。就像一个默默的记录者,告诉你程序正在做什么。
这三个方法都接受两个参数:
$message
: 要输出的文本信息。 这是核心内容,告诉用户发生了什么。$data
: 一个可选的关联数组。可以包含一些额外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占位符嵌入到$message
中。
2. 源码剖析: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要理解它们的工作方式,我们需要稍微深入 WP_CLI
的源码。 虽然完整的源码很长,但我们可以提取关键部分进行分析。
2.1 WP_CLI::success()
<?php
class WP_CLI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success( $message, $data = array() ) {
self::line( self::colorize( "%GSuccess: " . self::interpolate( $message, $data ) . "%n" ) );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error( $message, $data = array() ) {
self::line( self::colorize( "%RError: " . self::interpolate( $message, $data ) . "%n" ) );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log( $message, $data = array() ) {
self::line( self::interpolate( $message, $data ) );
}
protected static function line( $line = '' ) {
fwrite( STDOUT, $line . PHP_EOL );
}
protected static function colorize( $string ) {
if ( ! self::supports_color() ) {
return $string;
}
$codes = array(
'%y' => '33', // Yellow
'%g' => '32', // Green
'%b' => '34', // Blue
'%r' => '31', // Red
'%p' => '35', // Purple
'%m' => '36', // Magenta
'%e' => '30', // Black
'%n' => '0', // Reset
'%Y' => '93', // Yellow
'%G' => '92', // Green
'%B' => '94', // Blue
'%R' => '91', // Red
'%P' => '95', // Purple
'%M' => '96', // Magenta
'%E' => '90', // Black
'%W' => '97', // White
);
$string = str_replace( array_keys( $codes ), array_values( $codes ), $string );
$string = preg_replace( '#(?<!\\)\\([nveygbrpm])#', "33[${1}m", $string );
return "33[" . $string . 'm';
}
protected static function interpolate( $message, array $data = array() ) {
if ( empty( $data ) ) {
return $message;
}
$replace = array();
foreach ( $data as $key => $val ) {
if ( is_scalar( $val ) ) {
$replace['{' . $key . '}'] = $val;
}
}
return strtr( $message, $replace );
}
protected static function supports_color() {
if ( DIRECTORY_SEPARATOR === '\' ) {
return ( function_exists( 'sapi_windows_vt100_support' ) && sapi_windows_vt100_support( STDOUT ) );
}
return function_exists( 'posix_isatty' ) && posix_isatty( STDOUT );
}
}
?>
让我们一步步拆解:
self::colorize( "%GSuccess: " . self::interpolate( $message, $data ) . "%n" )
: 这是核心步骤。它做了两件事:self::interpolate( $message, $data )
: 将$message
中的占位符替换为$data
中对应的值。 例如,如果$message
是"用户 {username} 创建成功"
,$data
是['username' => 'john.doe']
,那么这个方法会返回"用户 john.doe 创建成功"
。self::colorize( ... )
: 给字符串添加颜色代码。"%G"
表示绿色,"%n"
表示重置颜色。 所以,最终的字符串会被包装成绿色的。
self::line( ... )
: 将处理后的字符串输出到命令行。self::line()
本质上就是fwrite( STDOUT, $line . PHP_EOL )
,将字符串写入标准输出,并在末尾添加一个换行符。
2.2 WP_CLI::error()
WP_CLI::error()
的工作方式与 WP_CLI::success()
非常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它使用了 "%R"
来表示红色,并添加了 "Error: " 前缀。
2.3 WP_CLI::log()
WP_CLI::log()
相对简单。它只执行了占位符替换 (self::interpolate()
),然后直接调用 self::line()
输出。 没有颜色,也没有前缀。
2.4 self::interpolate()
这个方法负责将消息中的占位符替换为实际的值。它遍历 $data
数组,将形如 {key}
的占位符替换为 $data['key']
的值。
2.5 self::colorize()
这个方法负责给字符串添加颜色。它首先检查当前环境是否支持颜色(通过 self::supports_color()
判断)。如果支持,它会将类似 %G
的颜色代码替换为 ANSI 转义序列,这些序列会被终端识别并解释为颜色。 如果环境不支持颜色,则直接返回原始字符串。
2.6 self::supports_color()
这个方法判断当前环境是否支持颜色输出。在 Windows 环境下,它检查是否支持 VT100 终端模拟。在其他环境下,它检查是否是交互式终端。
3. 实际应用:代码示例
理论讲了一堆,不如来点实际的。 让我们看看如何在 WP_CLI
命令中使用这些方法。
<?php
class My_Command {
/**
* 创建一个用户
*
* ## OPTIONS
*
* <username>
* : 用户名
*
* <email>
* : 邮箱
*
* @when before_wp_load
*/
public function create_user( $args, $assoc_args ) {
$username = $args[0];
$email = $args[1];
if ( username_exists( $username ) ) {
WP_CLI::error( "用户名 '{username}' 已存在。", [ 'username' => $username ] );
return;
}
if ( ! is_email( $email ) ) {
WP_CLI::error( "邮箱 '{email}' 格式不正确。", [ 'email' => $email ] );
return;
}
$user_id = wp_create_user( $username, wp_generate_password(), $email );
if ( is_wp_error( $user_id ) ) {
WP_CLI::error( "创建用户失败: " . $user_id->get_error_message() );
return;
}
WP_CLI::success( "用户 '{username}' 创建成功,ID 为 {user_id}。", [ 'username' => $username, 'user_id' => $user_id ] );
}
}
WP_CLI::add_command( 'my-command create-user', 'My_Command::create_user' );
?>
在这个例子中:
- 如果用户名已存在或邮箱格式不正确,我们会使用
WP_CLI::error()
输出错误信息,并使用占位符显示具体的值。 - 如果创建用户失败,我们会使用
WP_CLI::error()
输出 WordPress 错误对象中的错误信息。 - 如果一切顺利,我们会使用
WP_CLI::success()
输出成功信息,并显示用户名和用户 ID。
使用示例:
wp my-command create-user john.doe [email protected]
可能的输出:
- 成功:
Success: 用户 'john.doe' 创建成功,ID 为 123。
(绿色) - 用户名已存在:
Error: 用户 'john.doe' 已存在。
(红色) - 邮箱格式不正确:
Error: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格式不正确。
(红色)
4. 颜色代码表:给你的命令行加点颜色
WP_CLI
使用一些简单的颜色代码来控制输出的颜色。 以下是常用的颜色代码表:
代码 | 颜色 | 说明 |
---|---|---|
%y |
黄色 | 浅黄色 |
%g |
绿色 | 浅绿色 |
%b |
蓝色 | 浅蓝色 |
%r |
红色 | 浅红色 |
%p |
紫色 | 浅紫色 |
%m |
品红 | 浅品红色 |
%e |
黑色 | 黑色 |
%n |
重置 | 重置颜色,恢复默认颜色 |
%Y |
亮黄色 | 深黄色 |
%G |
亮绿色 | 深绿色 |
%B |
亮蓝色 | 深蓝色 |
%R |
亮红色 | 深红色 |
%P |
亮紫色 | 深紫色 |
%M |
亮品红 | 深品红色 |
%E |
亮黑色 | 深黑色 |
%W |
亮白色 | 深白色 |
你可以将这些代码嵌入到你的消息字符串中,来控制输出的颜色。例如:
WP_CLI::log( "%R警告:%n 这是一个危险的操作!" ); // 输出红色的 "警告:",然后恢复默认颜色
5. 进阶技巧:自定义输出
虽然 WP_CLI
已经提供了 success()
、error()
和 log()
这些方法,但有时你可能需要更高级的输出控制。 WP_CLI
也提供了其他一些方法,例如:
WP_CLI::line( string $line )
: 直接输出一行文本。 没有颜色,也没有占位符替换。WP_CLI::out( string $string )
: 输出一段文本,但不添加换行符。WP_CLI::colorize( string $string )
: 给字符串添加颜色代码。WP_CLI::debug( string $message, string $group = 'default' )
: 输出调试信息。 只有在开启调试模式时才会显示。WP_CLI::halt( int $exit_code )
: 立即停止脚本的执行,并返回指定的退出码。
你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法组合来实现更复杂的输出逻辑。
6. 总结
WP_CLI
的 success()
、error()
和 log()
方法是构建用户友好的命令行工具的关键。 通过理解它们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使用颜色代码和占位符,你可以创建更清晰、更易于理解的命令行输出,让你的用户体验更上一层楼。
记住,良好的命令行输出不仅能提供信息,还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问题,并提高工作效率。 花点时间设计你的命令行输出,你会发现这是非常值得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并在自己的 WP_CLI
命令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