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高级讲座篇之:探讨MySQL和`Apache Kafka`的`CDC`(变更数据捕获)实践:从`binlog`到消息流。

咳咳,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师,江湖人称“代码搬运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MySQL和Apache Kafka的“爱情故事”,哦不,是CDC(变更数据捕获)实践。

开场白:数据江湖的那些事儿

话说在数据江湖里,MySQL就像一位兢兢业业的老掌柜,每天忙着记录着店铺的流水账。而Kafka呢,则像一位消息灵通的江湖百晓生,能把这些流水账快速传播给各个需要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老掌柜的流水账怎么才能实时同步给百晓生呢?这就是CDC要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CDC就像一个“情报员”,潜伏在MySQL身边,时刻监听着数据的变化,一旦发生变化,立马通知Kafka。

第一回合:什么是CDC?为何需要它?

CDC,全称Change Data Capture,即变更数据捕获。 顾名思义,它就是用来捕获数据库数据变更的技术。

为什么要用CDC呢?原因很简单,传统的同步方式太慢了!

假设你需要把MySQL的数据同步到Elasticsearch做搜索,或者同步到Hadoop做数据分析,如果采用定期全量同步的方式,数据延迟会非常高,实时性差。

而CDC可以做到近乎实时的同步,大大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总结一下,CDC的优势:

  • 实时性高: 近乎实时地捕获数据变更。
  • 减少资源消耗: 只同步变更的数据,避免全量同步的资源消耗。
  • 解耦: 将数据源和下游系统解耦,降低系统之间的依赖性。

第二回合:MySQL的binlog:CDC的命脉

要实现MySQL的CDC,最关键的就是binlog (binary log)

什么是binlog?

binlog是MySQL的二进制日志,它记录了所有对数据库的变更操作,包括INSERT、UPDATE、DELETE等。

binlog有什么用?

  • 数据恢复: 可以用binlog进行数据恢复,例如在误操作后恢复到某个时间点。
  • 主从复制: MySQL的主从复制就是基于binlog实现的。
  • CDC: CDC系统正是通过解析binlog来捕获数据变更的。

如何开启binlog?

在MySQL的配置文件(通常是my.cnfmy.ini)中,添加以下配置:

[mysqld]
log-bin=mysql-bin  # 开启binlog,并指定binlog的文件名
binlog_format=ROW  # 设置binlog的格式为ROW
server-id=1        # 设置服务器ID,在主从复制中需要唯一

注意:

  • binlog_format有三种格式:STATEMENTROWMIXED。CDC通常使用ROW格式,因为它记录了每一行数据的变化,更加可靠。
  • 重启MySQL服务后,binlog才会生效。

binlog格式的区别:

格式 描述 优点 缺点
STATEMENT 记录SQL语句,例如UPDATE table SET column = value WHERE id = 1; 日志文件较小,占用磁盘空间少。 在某些情况下,SQL语句的执行结果可能不确定,例如使用了NOW()函数。
ROW 记录每一行数据的变化,例如UPDATE table SET column = value WHERE id = 1; 会记录id = 1的行在更新前后的值。 数据可靠性高,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日志文件较大,占用磁盘空间多。
MIXED 混合模式,MySQL会根据SQL语句的类型自动选择使用STATEMENTROW格式。 兼顾了STATEMENTROW的优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工作良好。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需要仔细测试。

第三回合:CDC工具的选择:百花齐放

既然知道了binlog的重要性,接下来就需要选择合适的CDC工具来解析binlog,并把数据发送到Kafka。

市面上有很多CDC工具,例如:

  • Debezium: 一个开源的分布式CDC平台,支持多种数据库。
  • Canal: 阿里巴巴开源的CDC工具,专门针对MySQL。
  • Maxwell: 一个简单的CDC工具,使用Java编写。
  • Flink CDC: Apache Flink提供的CDC Connector,可以直接读取binlog。

Debezium:

Debezium是一个非常强大的CDC平台,它支持多种数据库,包括MySQL、PostgreSQL、MongoDB等。Debezium的架构比较复杂,但是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CDC需求。

优点:

  • 支持多种数据库。
  • 功能强大,支持各种复杂的CDC需求。
  • 社区活跃,文档完善。

缺点:

  • 配置复杂,学习曲线陡峭。
  • 资源消耗较大。

Canal:

Canal是阿里巴巴开源的CDC工具,它专门针对MySQL,性能非常优秀。Canal的架构比较简单,易于部署和维护。

优点:

  • 性能优秀,专门针对MySQL优化。
  • 配置简单,易于部署和维护。
  • 支持多种消息队列,包括Kafka、RocketMQ等。

缺点:

  • 只支持MySQL。
  • 功能相对Debezium较少。

Maxwell:

Maxwell是一个简单的CDC工具,使用Java编写,易于使用和扩展。Maxwell的架构非常简单,适合小型项目。

优点:

  • 易于使用和扩展。
  • 资源消耗较小。

缺点:

  • 功能相对Debezium和Canal较少。
  • 性能不如Canal。

Flink CDC:

Flink CDC是Apache Flink提供的CDC Connector,可以直接读取binlog,并进行实时处理。Flink CDC的优势在于可以与Flink无缝集成,方便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

优点:

  • 与Flink无缝集成。
  • 可以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

缺点:

  • 需要熟悉Flink。

选择哪个工具?

选择哪个工具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

  • 如果需要支持多种数据库,可以选择Debezium。
  • 如果只使用MySQL,并且需要高性能,可以选择Canal。
  • 如果需要与Flink集成,可以选择Flink CDC。
  • 如果项目规模较小,可以选择Maxwell。

第四回合:实战演练:以Canal为例

咱们以Canal为例,演示一下如何实现MySQL的CDC。

1. 安装Canal Server:

从Canal的官网下载Canal Server的安装包,解压到服务器上。

2. 配置Canal Server:

修改conf/canal.properties文件,配置MySQL的连接信息:

canal.instance.master.address=127.0.0.1:3306
canal.instance.master.username=canal
canal.instance.master.password=canal
canal.instance.master.defaultDatabaseName=testdb

注意:

  • 需要创建一个专门用于Canal的MySQL用户,并授予REPLICATION SLAVE权限。
CREATE USER 'canal'@'%' IDENTIFIED BY 'canal';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REPLICATION CLIENT ON *.* TO 'canal'@'%';
FLUSH PRIVILEGES;

3. 配置Canal Instance:

conf/example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example.properties的文件,配置Canal Instance的信息:

canal.instance.mysql.slaveId=1234
canal.instance.filter.regex=testdb\..*  # 过滤testdb数据库下的所有表
canal.instance.canal.id=1001

4. 启动Canal Server:

./bin/startup.sh

5. 创建Kafka Topic:

kafka-topics.sh --create --topic canal_topic --partitions 1 --replication-factor 1 --zookeeper localhost:2181

6. 编写Canal Client:

编写一个Canal Client,连接Canal Server,并把数据发送到Kafka。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Java示例:

import com.alibaba.otter.canal.client.CanalConnector;
import com.alibaba.otter.canal.client.CanalConnectors;
import com.alibaba.otter.canal.common.utils.AddressUtils;
import com.alibaba.otter.canal.protocol.CanalEntry.*;
import com.alibaba.otter.canal.protocol.Message;
import org.apache.kafka.clients.producer.KafkaProducer;
import org.apache.kafka.clients.producer.ProducerRecord;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Properties;

public class CanalClien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配置Canal连接信息
        String address = AddressUtils.getHostAddress();
        CanalConnector connector = CanalConnectors.newSingleConnector(new InetSocketAddress(address, 11111), "example", "canal", "canal");

        // 配置Kafka Producer
        Properties kafkaProps = new Properties();
        kafkaProps.put("bootstrap.servers", "localhost:9092");
        kafkaProps.put("key.serializer", "org.apache.kafka.common.serialization.StringSerializer");
        kafkaProps.put("value.serializer", "org.apache.kafka.common.serialization.StringSerializer");
        KafkaProducer<String, String> producer = new KafkaProducer<>(kafkaProps);

        try {
            connector.connect();
            connector.subscribe(".*\..*"); // 订阅所有数据库的所有表
            connector.rollback();

            while (true) {
                Message message = connector.getWithoutAck(100); // 获取指定数量的数据
                long batchId = message.getId();
                int size = message.getEntries().size();
                if (batchId == -1 || size == 0)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ignore
                    }
                } else {
                    printEntry(message.getEntries(), producer);
                }

                connector.ack(batchId); // 提交确认
                // connector.rollback(batchId); // 处理失败, 回滚数据
            }

        } finally {
            connector.disconnect();
            producer.close();
        }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Entry(List<Entry> entrys, KafkaProducer<String, String> producer) {
        for (Entry entry : entrys) {
            if (entry.getEntryType() == EntryType.TRANSACTIONBEGIN || entry.getEntryType() == EntryType.TRANSACTIONEND) {
                continue;
            }

            RowChange rowChange = null;
            try {
                rowChange = RowChange.parseFrom(entry.getStoreValue());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RROR ## parser of eromanga-event has an error , data:" + entry.toString(),
                        e);
            }

            EventType eventType = rowChange.getEventType();
            System.out.println(String.format("================> binlog[%s:%s] , name[%s,%s] , eventType : %s",
                    entry.getHeader().getLogfileName(), entry.getHeader().getLogfileOffset(),
                    entry.getHeader().getSchemaName(), entry.getHeader().getTableName(),
                    eventType));

            for (RowData rowData : rowChange.getRowDatasList()) {
                if (eventType == EventType.DELETE) {
                    printColumn(rowData.getBeforeColumnsList(), producer, entry);
                } else if (eventType == EventType.INSERT) {
                    printColumn(rowData.getAfterColumnsList(), producer, entry);
                } else {
                    System.out.println("-------> before");
                    printColumn(rowData.getBeforeColumnsList(), producer, entry);
                    System.out.println("-------> after");
                    printColumn(rowData.getAfterColumnsList(), producer, entry);
                }
            }
        }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Column(List<Column> columns, KafkaProducer<String, String> producer, Entry entry) {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for (Column column : columns) {
            sb.append(column.getName()).append(":").append(column.getValue()).append("   ");
        }
        System.out.println(sb.toString());
        String message = String.format("binlog[%s:%s] , name[%s,%s] , data: %s",
                entry.getHeader().getLogfileName(), entry.getHeader().getLogfileOffset(),
                entry.getHeader().getSchemaName(), entry.getHeader().getTableName(),
                sb.toString());
        ProducerRecord<String, String> record = new ProducerRecord<>("canal_topic", message);
        producer.send(record);
    }
}

注意:

  • 需要引入Canal Client的依赖,以及Kafka Client的依赖。
  •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代码中的连接信息和Topic名称。

7. 测试:

在MySQL中执行一些INSERT、UPDATE、DELETE操作,然后查看Kafka Topic,应该可以看到Canal Client发送的数据。

第五回合:高级技巧:容错、监控、优化

CDC不仅仅是把数据同步到Kafka就完事了,还需要考虑容错、监控和优化。

1. 容错:

  • Canal HA: Canal Server可以配置HA(High Availability),保证Canal Server的高可用性。
  • 消息重试: Kafka Producer可以配置重试机制,保证消息的可靠性。
  • 死信队列: 可以配置死信队列,用于存储处理失败的消息,方便后续处理。

2. 监控:

  • Canal监控: 可以使用Canal提供的监控接口,监控Canal Server的运行状态。
  • Kafka监控: 可以使用Kafka Manager或Kafka Eagle等工具,监控Kafka的运行状态。
  • 自定义监控: 可以自定义监控指标,例如数据延迟、数据量等。

3. 优化:

  • binlog格式: 选择合适的binlog格式,通常使用ROW格式。
  • 网络带宽: 优化网络带宽,避免网络瓶颈。
  • Kafka配置: 调整Kafka的配置,例如batch.sizelinger.ms等,提高吞吐量。
  • Canal Instance配置: 调整Canal Instance的配置,例如canal.instance.get.batchSize等,提高读取效率。

第六回合:江湖总结:数据流转的未来

通过今天的讲座,我们了解了MySQL和Kafka的CDC实践,从binlog到消息流,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同步。

CDC技术在现代数据架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

  • 实时数据仓库: 构建实时数据仓库,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能力。
  • 实时搜索: 将数据同步到Elasticsearch,提供实时的搜索功能。
  • 实时推荐: 基于实时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
  • 微服务架构: 在微服务之间进行数据同步。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最后,给大家留个思考题: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例如,在UPDATE操作中,如果Canal Client在读取到beforeafter数据之间宕机了,会导致数据不一致。该如何解决?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