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存储引擎之:`InnoDB`的`Online DDL`:其在`ALGORITHM=INSTANT`和`INPLACE`中的实现。

MySQL InnoDB Online DDL:ALGORITHM=INSTANT 与 ALGORITHM=INPLACE 的深度解析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中的 Online DDL(在线数据定义语言),重点关注 ALGORITHM=INSTANTALGORITHM=INPLACE 这两种实现方式。Online DDL 允许我们在执行诸如添加索引、修改列类型等结构变更操作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业务的影响,避免长时间的锁表和停机。

1. 什么是 Online DDL?

在早期的 MySQL 版本中,执行 DDL 操作往往需要长时间锁定整个表,导致业务无法正常访问。Online DDL 的目标就是在执行 DDL 操作时,尽可能地减少锁定的时间和范围,甚至完全避免锁定,从而实现“在线”变更。

Online DDL 的核心思想是:在执行 DDL 操作的同时,允许并发的读写操作。具体实现方式取决于所使用的算法。InnoDB 提供了多种 Online DDL 算法,包括 COPYINPLACEINSTANT

2. Online DDL 的算法选择

在执行 ALTER TABLE 语句时,可以使用 ALGORITHM 子句来指定使用的 DDL 算法。如果没有指定,MySQL 会根据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算法。

  • ALGORITHM=COPY: 这是最原始的方式,它会在一个新的临时表中复制所有数据,执行 DDL 操作,然后将旧表替换为新表。期间会长时间锁表,影响业务。
  • ALGORITHM=INPLACE: 它尝试在原始表上直接修改数据结构,而无需复制数据。但并非所有 DDL 操作都支持 INPLACE 算法,而且在执行期间可能会短暂锁定表。
  • ALGORITHM=INSTANT: 这是最先进的算法,它几乎可以瞬间完成 DDL 操作,无需复制数据,也无需锁定表。但 INSTANT 算法的适用范围有限,仅支持某些特定的 DDL 操作。

3. ALGORITHM=INSTANT:瞬间完成的魔法

ALGORITHM=INSTANT 是最理想的 Online DDL 算法。它通过修改数据字典中的元数据来实现 DDL 操作,而无需实际修改表中的数据。这使得 DDL 操作几乎可以在瞬间完成。

3.1 INSTANT 算法的原理

INSTANT 算法的核心原理是:

  • 元数据变更: 只修改数据字典中关于表的结构信息,例如列的名称、类型、顺序等。
  • 延迟生效: 实际的数据变更(例如,添加新列的默认值)会在后续的读写操作中逐步应用。

3.2 INSTANT 算法的适用场景

INSTANT 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 DDL 操作。它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 添加仅追加的列 (Add column only at the end of table): 这是 INSTANT 算法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添加一个允许 NULL 值的列,并且该列没有默认值。
  • 删除列 (Drop column):删除列实际上只是标记该列为已删除,而不会立即从磁盘上移除数据。
  • 重命名表 (Rename table):重命名表只是修改数据字典中的表名,而不会移动数据。
  • 修改表注释 (Modify table comment):修改表注释只修改元数据。

3.3 INSTANT 算法的限制

INSTANT 算法有一些限制:

  • 仅适用于特定的 DDL 操作: 如上所述,INSTANT 算法只适用于添加仅追加的列、删除列、重命名表和修改表注释等操作。
  • 不适用于所有数据类型: 某些数据类型可能不支持 INSTANT 算法。
  • 可能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 删除列并不会立即释放磁盘空间,可能会导致表文件越来越大。

3.4 INSTANT 算法的示例

以下是一些使用 ALGORITHM=INSTANT 的示例:

-- 添加一个允许 NULL 值的列,并且该列没有默认值
ALTER TABLE `users` ADD COLUMN `created_at` TIMESTAMP NULL DEFAULT NULL, ALGORITHM=INSTANT;

-- 删除列
ALTER TABLE `users` DROP COLUMN `old_column`, ALGORITHM=INSTANT;

-- 重命名表
ALTER TABLE `users` RENAME TO `user_accounts`, ALGORITHM=INSTANT;

-- 修改表注释
ALTER TABLE `users` COMMENT='用户信息表', ALGORITHM=INSTANT;

3.5 INSTANT 算法的底层实现

INSTANT 算法的底层实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解析 SQL 语句: MySQL 服务器解析 ALTER TABLE 语句,并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INSTANT 算法。
  2. 修改数据字典: 如果可以使用 INSTANT 算法,MySQL 服务器会修改数据字典中的元数据,例如添加新列的定义、删除列的定义等。
  3. 提交事务: 修改数据字典的操作会被提交到一个事务中,以确保原子性。
  4. 完成 DDL 操作: DDL 操作完成后,MySQL 服务器会通知客户端。

4. ALGORITHM=INPLACE:原地修改的策略

ALGORITHM=INPLACE 算法尝试在原始表上直接修改数据结构,而无需复制数据。相比于 COPY 算法,INPLACE 算法可以大大减少 DDL 操作的时间和资源消耗。

4.1 INPLACE 算法的原理

INPLACE 算法的核心原理是:

  • 原地修改: 直接在原始表的数据文件中修改数据结构。
  • 锁表时间: 在执行 DDL 操作期间,可能会短暂锁定表,以防止数据不一致。
  • 版本控制: 为了支持并发的读写操作,INPLACE 算法通常会使用版本控制机制,例如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

4.2 INPLACE 算法的适用场景

INPLACE 算法适用于以下场景:

  • 添加索引 (Add Index): 添加索引通常不需要复制数据,可以在原始表上直接创建索引。
  • 修改列类型 (Modify Column Type): 修改列类型可能需要修改数据,但可以在原始表上直接进行。
  • 优化表 (Optimize Table): 优化表可以整理数据碎片,提高查询性能。

4.3 INPLACE 算法的限制

INPLACE 算法也有一些限制:

  • 并非所有 DDL 操作都支持: 某些 DDL 操作,例如修改主键,可能不支持 INPLACE 算法。
  • 可能会短暂锁定表: 在执行 DDL 操作期间,可能会短暂锁定表,影响并发性能。
  • 可能会占用额外的磁盘空间: 在执行 DDL 操作期间,可能会创建临时文件,占用额外的磁盘空间。

4.4 INPLACE 算法的示例

以下是一些使用 ALGORITHM=INPLACE 的示例:

-- 添加索引
ALTER TABLE `users` ADD INDEX `idx_email` (`email`), ALGORITHM=INPLACE;

-- 修改列类型
ALTER TABLE `users` MODIFY COLUMN `age` INT UNSIGNED, ALGORITHM=INPLACE;

-- 优化表
OPTIMIZE TABLE `users`, ALGORITHM=INPLACE;

4.5 INPLACE 算法的底层实现

INPLACE 算法的底层实现比较复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解析 SQL 语句: MySQL 服务器解析 ALTER TABLE 语句,并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INPLACE 算法。
  2. 创建临时文件: 在执行 DDL 操作之前,MySQL 服务器可能会创建一个临时文件,用于存储中间数据。
  3. 锁定表: 在执行 DDL 操作期间,MySQL 服务器可能会短暂锁定表,以防止数据不一致。锁的类型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具体的 DDL 操作。
  4. 修改数据结构: MySQL 服务器会修改表的数据结构,例如添加索引、修改列类型等。
  5. 更新数据: 如果 DDL 操作涉及到数据变更,MySQL 服务器会更新表中的数据。
  6. 提交事务: 修改数据结构和更新数据的操作会被提交到一个事务中,以确保原子性。
  7. 删除临时文件: DDL 操作完成后,MySQL 服务器会删除临时文件。

5. INSTANT 与 INPLACE 的比较

特性 ALGORITHM=INSTANT ALGORITHM=INPLACE
速度 极快 较快
锁表时间 短暂
适用范围 有限 较广
数据复制
资源消耗 较高
是否支持回滚 支持 支持

6. 如何选择合适的 Online DDL 算法?

选择合适的 Online DDL 算法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 DDL 操作类型: 不同的 DDL 操作支持的算法不同。
  • 表的大小: 对于大型表,INPLACE 算法可能比 COPY 算法更有效率。
  • 并发性能要求: 如果对并发性能要求较高,应尽量选择 INSTANT 算法。
  • MySQL 版本: 不同的 MySQL 版本支持的 Online DDL 算法和功能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优先尝试 INSTANT 算法,如果不支持,再考虑 INPLACE 算法。如果 INPLACE 算法仍然无法满足需求,最后才考虑 COPY 算法。

7. 代码示例:模拟 Online DDL 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 Online DDL 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代码来模拟不同的 DDL 算法对并发读写操作的影响。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import mysql.connector

# 数据库连接配置
config = {
    'user': 'your_user',
    'password': 'your_password',
    'host': 'your_host',
    'database': 'your_database',
    'raise_on_warnings': True
}

# 创建测试表
def create_table():
    try:
        cnx = mysql.connector.connect(**config)
        cursor = cnx.cursor()

        cursor.execute("""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test_table` (
                `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55)
            )
        """)

        cnx.commit()
        cursor.close()
        cnx.close()
        print("Table created successfully.")
    except mysql.connector.Error as err:
        print(f"Failed to create table: {err}")

# 写入数据的线程
def write_data(stop_event):
    try:
        cnx = mysql.connector.connect(**config)
        cursor = cnx.cursor()

        while not stop_event.is_set():
            try:
                cursor.execute("INSERT INTO `test_table` (`name`) VALUES ('Test Data')")
                cnx.commit()
                print("Write successful")
            except mysql.connector.Error as err:
                print(f"Write failed: {err}")
                cnx.rollback()
            time.sleep(0.1)  # 模拟写入间隔

        cursor.close()
        cnx.close()
        print("Write thread stopped.")
    except mysql.connector.Error as err:
        print(f"Write thread connection failed: {err}")

# 读取数据的线程
def read_data(stop_event):
    try:
        cnx = mysql.connector.connect(**config)
        cursor = cnx.cursor()

        while not stop_event.is_set():
            try:
                cursor.execute("SELECT COUNT(*) FROM `test_table`")
                result = cursor.fetchone()
                print(f"Read count: {result[0]}")
            except mysql.connector.Error as err:
                print(f"Read failed: {err}")
            time.sleep(0.2)  # 模拟读取间隔

        cursor.close()
        cnx.close()
        print("Read thread stopped.")
    except mysql.connector.Error as err:
        print(f"Read thread connection failed: {err}")

# 执行 Online DDL 的函数
def execute_online_ddl(algorithm):
    try:
        cnx = mysql.connector.connect(**config)
        cursor = cnx.cursor()

        # 模拟执行 ALTER TABLE 语句
        sql = f"ALTER TABLE `test_table` ADD COLUMN `new_column` VARCHAR(255) NULL DEFAULT NULL, ALGORITHM={algorithm}"
        print(f"Executing DDL with algorithm: {algorithm}")
        cursor.execute(sql)
        cnx.commit()
        print(f"DDL executed successfully with algorithm: {algorithm}")

        cursor.close()
        cnx.close()
    except mysql.connector.Error as err:
        print(f"DDL failed: {err}")

# 主函数
def main():
    create_table()  # 创建测试表

    stop_event = threading.Event()

    # 启动读写线程
    write_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write_data, args=(stop_event,))
    read_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read_data, args=(stop_event,))

    write_thread.start()
    read_thread.start()

    time.sleep(5)  # 让读写线程运行一段时间

    # 执行 Online DDL
    execute_online_ddl(algorithm='INSTANT') # or 'INPLACE'

    time.sleep(5)  # 让读写线程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 停止读写线程
    stop_event.set()
    write_thread.join()
    read_thread.join()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注意:

  • 需要安装 mysql-connector-python 库: pip install mysql-connector-python
  • 替换 your_user, your_password, your_host, your_database 为你实际的 MySQL 连接信息。
  • 这个代码只是一个模拟,实际的 Online DDL 过程会更复杂。
  • 运行此代码时,观察在执行 ALTER TABLE 的时候,读写线程是否会受到影响。

8. 总结

ALGORITHM=INSTANTALGORITHM=INPLACE 是 InnoDB 存储引擎中重要的 Online DDL 算法。INSTANT 算法以其极快的速度和几乎零锁定的特性成为首选,但适用范围有限。INPLACE 算法则在适用范围上更广,但可能会短暂锁定表。

选择正确的 DDL 算法,最大限度降低业务影响,提升数据库性能
正确选择合适的 Online DDL 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 DDL 操作对业务的影响,提升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性能。理解 INSTANTINPLACE 算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持续学习,不断探索数据库技术的奥秘
数据库技术日新月异,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 MySQL InnoDB Online DDL 的相关知识。谢谢大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