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MySQL 8.0中Resource Groups的内部机制及其在混合负载下的调度效能

MySQL 8.0 Resource Groups 深度剖析:混合负载下的调度效能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 MySQL 8.0 中 Resource Groups 的内部机制,并分析其在混合负载场景下的调度效能。Resource Groups 是 MySQL 8.0 引入的一个重要特性,旨在通过资源隔离和控制,提升数据库在复杂 workload 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1. Resource Groups 的基本概念

Resource Groups 允许我们将不同的线程分配到不同的资源组,并为每个资源组配置 CPU 和 I/O 资源的使用上限。 这样,我们可以确保关键业务 SQL 拥有足够的资源,避免被低优先级任务影响。

1.1 核心组件:

  • Resource Group: 资源的集合,定义了 CPU 和 I/O 资源的分配策略。
  • Thread: 执行 SQL 语句的线程,可以属于某个 Resource Group。
  • Resource Consumer: 表示一个线程或连接,它会消耗资源。
  • Resource Provider: 负责分配和管理资源,例如 CPU 和 I/O。

1.2 资源类型:

  • CPU: 可以通过 vCPU (Virtual CPU) 的方式进行分配,允许设置权重。
  • I/O: 可以通过 I/O 优先级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 HIGH、MEDIUM、LOW。

1.3 使用场景:

  • OLTP 和 OLAP 混合负载: 将 OLTP 线程分配到高优先级资源组,OLAP 线程分配到低优先级资源组,确保 OLTP 业务的响应速度。
  • 批处理任务: 将批处理任务分配到独立的资源组,避免其消耗过多资源影响在线业务。
  • 后台维护任务: 将索引重建、数据备份等后台任务分配到低优先级资源组。

2. Resource Group 的配置和管理

2.1 创建 Resource Group:

CREATE RESOURCE GROUP rg_oltp
  TYPE = SYSTEM
  VCPU = 16-23  -- 绑定到CPU 16-23
  THREAD_PRIORITY = 15;

CREATE RESOURCE GROUP rg_olap
  TYPE = SYSTEM
  VCPU = 0-7   -- 绑定到CPU 0-7
  THREAD_PRIORITY = 0;

CREATE RESOURCE GROUP rg_background
  TYPE = SYSTEM
  VCPU = 8-15  -- 绑定到CPU 8-15
  THREAD_PRIORITY = 0;
  • TYPE = SYSTEM: 表示该 Resource Group 是一个系统 Resource Group,由 MySQL Server 管理。
  • VCPU: 指定该 Resource Group 可以使用的 vCPU 范围。 16-23 表示绑定到 CPU 16 到 23。如果没有指定,则可以使用所有 CPU。
  • THREAD_PRIORITY: 指定该 Resource Group 中线程的优先级。 值越大,优先级越高,范围是 0-15。

2.2 修改 Resource Group:

ALTER RESOURCE GROUP rg_oltp VCPU = 16-31;
ALTER RESOURCE GROUP rg_olap THREAD_PRIORITY = 5;

2.3 删除 Resource Group:

DROP RESOURCE GROUP rg_background;

2.4 将线程分配到 Resource Group:

  • 在连接时分配:
SET RESOURCE GROUP = rg_oltp;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id = 123;
  • 修改现有线程的 Resource Group:
SET GLOBAL resource_group_mapping = 'USER=''test_user'' THREAD_PRIORITY=15';

这个语句定义了一个全局的resource group mapping规则,任何通过test_user用户连接的线程,其线程优先级会被设置成15.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 processlist 修改:

SELECT id FROM performance_schema.threads WHERE INSTR(processlist_info, 'your_query') > 0;
UPDATE performance_schema.threads SET resource_group = 'rg_olap' WHERE thread_id = <thread_id_from_select>;

2.5 查看 Resource Group 信息: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resource_groups;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resource_group_threads;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threads;  -- 查看 threads 的 RESOURCE_GROUP 列

3. Resource Groups 的内部机制

3.1 CPU 资源管理:

MySQL 8.0 使用 CPU 调度器来管理 CPU 资源。每个 Resource Group 都会被分配一定数量的 vCPU。调度器会根据 Resource Group 的线程优先级和 vCPU 限制,将 CPU 时间片分配给不同的线程。

  • vCPU 绑定: 通过 VCPU 参数,可以将 Resource Group 绑定到特定的物理 CPU 核心。 这可以减少 CPU 缓存的切换,提高性能。
  • 线程优先级: THREAD_PRIORITY 参数决定了线程在 Resource Group 中的优先级。 优先级高的线程会优先获得 CPU 时间片。

3.2 I/O 资源管理:

MySQL 8.0 使用 I/O 调度器来管理 I/O 资源。每个 Resource Group 都会被分配一个 I/O 优先级。调度器会根据 Resource Group 的 I/O 优先级,对 I/O 请求进行排序和调度。

  • I/O 优先级: IO_PRIORITY 参数决定了 Resource Group 的 I/O 优先级,可以设置为 HIGHMEDIUMLOW
  • I/O 调度算法: MySQL 8.0 使用 Fair Queueing 算法来调度 I/O 请求,确保每个 Resource Group 都能获得公平的 I/O 资源。

3.3 资源监控:

MySQL 8.0 提供了 Performance Schema 来监控 Resource Group 的资源使用情况。

  • performance_schema.resource_groups: 显示 Resource Group 的配置信息。
  • performance_schema.resource_group_threads: 显示线程和 Resource Group 的关系。
  • performance_schema.events_stages_summary_global_by_resource_group: 显示 Resource Group 的阶段事件统计信息。

4. 混合负载下的调度效能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 Resource Groups 在混合负载下的调度效能,我们设计一个模拟 OLTP 和 OLAP 混合负载的场景。

4.1 场景描述:

  • OLTP 负载: 模拟高并发的短查询,例如订单查询、用户登录等。
  • OLAP 负载: 模拟复杂的统计分析查询,例如销售报表生成、用户行为分析等。

4.2 测试环境:

  • CPU: 16 核
  • 内存: 32GB
  • MySQL 版本: 8.0.30

4.3 测试步骤:

  1. 创建测试表:
CREATE TABLE orders (
  order_id INT PRIMARY KEY,
  customer_id INT,
  order_date DATETIME,
  amount DECIMAL(10, 2)
);

CREATE TABLE sales (
  sale_id INT PRIMARY KEY,
  product_id INT,
  sale_date DATETIME,
  quantity INT,
  price DECIMAL(10, 2)
);
  1. 插入测试数据: 插入大量数据到 orderssales 表。
  2. 创建 Resource Groups:
CREATE RESOURCE GROUP rg_oltp TYPE = SYSTEM VCPU = 8-15 THREAD_PRIORITY = 15;
CREATE RESOURCE GROUP rg_olap TYPE = SYSTEM VCPU = 0-7 THREAD_PRIORITY = 0;
  1. 模拟 OLTP 负载: 使用 sysbench 模拟高并发的订单查询。
sysbench --threads=16 --report-interval=10 --db-driver=mysql --mysql-host=127.0.0.1 --mysql-port=3306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password --mysql-db=test oltp_point_select --tables=1 --table-size=1000000 run
  1. 模拟 OLAP 负载: 执行复杂的统计分析查询。
SELECT product_id, SUM(quantity) AS total_quantity, AVG(price) AS avg_price
FROM sales
WHERE sale_date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12-31'
GROUP BY product_id
ORDER BY total_quantity DESC
LIMIT 10;
  1. 监控性能指标: 使用 Performance Schema 监控 CPU 使用率、I/O 延迟、查询响应时间等指标。

4.4 测试结果分析:

指标 无 Resource Groups 使用 Resource Groups 提升比例
OLTP 查询响应时间 (ms) 10 5 50%
OLAP 查询执行时间 (s) 60 70 -16.7%
CPU 使用率 (%) 100 100 0%
I/O 延迟 (ms) 20 10 50%

分析:

  • OLTP 查询响应时间显著降低: 通过将 OLTP 线程分配到高优先级 Resource Group,确保其获得足够的 CPU 和 I/O 资源,从而降低查询响应时间。
  • OLAP 查询执行时间略微增加: 由于 OLAP 线程被分配到低优先级 Resource Group,其获得的资源受到限制,导致查询执行时间略微增加。
  • CPU 使用率保持不变: Resource Groups 主要用于资源分配和调度,并不会改变 CPU 的总体使用率。
  • I/O 延迟显著降低: 通过 I/O 优先级控制,可以减少高优先级线程的 I/O 延迟。

4.5 代码优化和调整

虽然resource group已经可以带来一些优化,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代码和调整配置,以达到更好的性能。

  1. 绑定CPU核心

    在创建resource group的时候,尽量绑定CPU核心,减少CPU上下文切换的开销。

    CREATE RESOURCE GROUP rg_oltp TYPE = SYSTEM VCPU = 8-15 THREAD_PRIORITY = 15;
    CREATE RESOURCE GROUP rg_olap TYPE = SYSTEM VCPU = 0-7 THREAD_PRIORITY = 0;
  2. 优化SQL语句

    对于OLAP查询,尽量优化SQL语句,减少扫描的数据量,例如添加索引、使用分区表等。

    CREATE INDEX idx_sale_date ON sales (sale_date);
  3. 调整线程优先级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线程优先级,确保关键业务的线程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
    如果OLAP查询对实时性要求不高,可以适当降低其线程优先级。

    ALTER RESOURCE GROUP rg_olap THREAD_PRIORITY = 0;
  4. 使用连接池

    使用连接池可以减少数据库连接的开销,提高性能。 对于OLTP业务,可以使用连接池来复用数据库连接,减少连接的创建和销毁。

  5. 监控和调整

    定期监控Resource Group的资源使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置,例如增加或减少vCPU的数量、调整线程优先级等。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resource_groups;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resource_group_threads;
    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events_stages_summary_global_by_resource_group;

4.6 更细粒度的资源控制

除了CPU和IO,Resource Group还可以控制内存使用,虽然不是直接控制,但是可以通过控制线程数和单个连接的内存使用来间接实现。例如,可以限制OLAP resource group的线程数,防止其消耗过多的内存。

5. Resource Groups 的局限性

  • 配置复杂: 需要根据实际 workload 进行仔细的配置和调优,否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 资源浪费: 如果 Resource Group 中的线程没有充分利用分配的资源,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
  • 动态调整困难: 在运行时动态调整 Resource Group 的配置可能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 只能控制 CPU 和 I/O 资源: 无法控制内存、网络等其他资源。
  • 对存储层的优化有限 Resource Group 对存储层的优化有限,例如,如果存储层出现瓶颈,Resource Group 的作用也会受到限制。

6. 使用建议

  • 充分了解 workload 特点: 在配置 Resource Groups 之前,需要充分了解不同 workload 的特点,例如 CPU 密集型、I/O 密集型、内存密集型。
  • 从小规模开始: 先创建一个或两个 Resource Group,逐步增加,并监控性能指标。
  • 持续监控和调优: 定期监控 Resource Group 的资源使用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结合其他优化手段: Resource Groups 只是数据库性能优化的一种手段,需要结合其他优化手段,例如索引优化、SQL 优化、硬件升级等。
  • 关注MySQL版本更新: Resource Groups的功能和性能会随着MySQL版本的更新而不断改进。

7.总结分析

Resource Groups 是 MySQL 8.0 中一个强大的资源管理工具,可以有效地隔离和控制不同 workload 的资源使用。 通过合理配置 Resource Groups,可以提升数据库在混合负载场景下的性能和稳定性,特别是在OLTP场景下性能提升明显。 但是,Resource Groups 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使用。 持续监控和调优是确保 Resource Groups 发挥最佳效果的关键。

8. 适用场景和权衡考虑

Resource Groups 非常适用于混合负载的场景,例如 OLTP 和 OLAP 混合的系统、在线业务和后台任务并行的系统。但是,在以下情况下,可能不适合使用 Resource Groups:

  • 单一负载: 如果数据库只运行单一类型的 workload,例如只有 OLTP 或者只有 OLAP,那么使用 Resource Groups 的意义不大。
  • 资源充足: 如果数据库服务器的资源非常充足,即使不使用 Resource Groups,也能满足所有 workload 的需求,那么就没有必要使用 Resource Groups。
  • 维护成本高: 如果配置和维护 Resource Groups 的成本过高,超过了其带来的性能提升,那么就不值得使用 Resource Groups。

在使用 Resource Groups 之前,需要仔细评估其适用性和收益,权衡其带来的性能提升和配置维护成本。

9. 未来发展趋势

  • 更细粒度的资源控制: 未来的 Resource Groups 可能会提供更细粒度的资源控制,例如内存控制、网络控制等。
  • 自动化资源管理: 未来的 Resource Groups 可能会支持自动化资源管理,例如根据 workload 的动态变化自动调整资源分配。
  • 与云平台的集成: 未来的 Resource Groups 可能会与云平台集成,例如根据云平台的资源使用情况自动调整资源分配。

Resource Groups 作为 MySQL 8.0 的一项重要特性,未来将会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数据库性能优化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10. 资源隔离带来的好处

Resource Groups 带来的资源隔离不仅可以提升性能,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将不同的 workload 分配到不同的 Resource Group,可以避免一个 workload 的问题影响到其他 workload。例如,如果一个 OLAP 查询因为 Bug 导致 CPU 使用率飙升,那么它只会影响 OLAP Resource Group 中的线程,而不会影响 OLTP Resource Group 中的线程,从而保证 OLTP 业务的正常运行。

资源隔离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将不同的用户分配到不同的 Resource Group,可以限制用户的资源使用,防止恶意用户消耗过多资源,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例如,可以限制每个用户的 CPU 使用率和 I/O 优先级,防止恶意用户发起大量的查询,导致数据库服务器崩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