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应:同一个事实,换个说法就变了感受

同一个馅饼,换个姿势吃:框架效应的美味与陷阱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周末,你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手机弹出一条推送:“XX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8%!”你心头一动,仿佛看到了财富自由的曙光,恨不得立刻拿出全部家当All in。 又过了几天,另一条推送来了:“XX理财产品,亏损风险高达3%!”你瞬间清醒,感觉账户里的小金库岌岌可危,赶紧把钱转回了余额宝,心里默默祈祷世界和平。 你看,明明是同一个理财产品,描述的角度不同,给你的感受就天差地别。这就是“框架效应”在作祟,它就像一个无形的魔术师,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框架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指当我们面对同一个问题时,由于呈现方式或信息框架的不同,导致我们做出不同的决策。它告诉我们,重要的不仅仅是信息本身,更是信息的呈现方式。就像同一个馅饼,有人告诉你“馅料满满”,有人告诉你“皮薄馅少”,你吃到的味道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框架效应:大脑的“懒人模式” 为什么框架效应如此强大?因为它迎合了我们大脑的“懒人模式”。我们的大脑是节能大师,总是倾向于走捷径,用最少的能量解决问题。面对复杂的信息,我们会下意识地依赖已有的经验、情绪和直觉,而不是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