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中的“水印攻击”:通过特定Token分布扰动破坏检测机制的对抗性研究

大模型水印攻击:基于Token分布扰动的对抗性研究 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非常前沿且重要的课题:大模型水印攻击,特别是基于Token分布扰动破坏检测机制的对抗性研究。 1. 水印技术与大模型安全性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飞速发展,它们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能力,但也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其中,生成内容的溯源和版权保护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利用LLM生成虚假新闻或恶意代码,并声称是他人所为,后果将不堪设想。 水印技术应运而生,旨在为LLM生成的内容打上可验证的“指纹”,以便在事后追踪和识别。简单来说,水印技术通过在生成过程中引入特定的、不易察觉的模式,使得生成的文本具有某种可检测的特征。 2. 水印的基本原理:Token选择偏差 目前主流的水印技术,往往基于Token选择偏差(Token Selection Bias)。其核心思想是在生成文本时,人为地影响模型选择Token的概率分布,使其倾向于选择预先设定的“水印Token”。 一种常见的实现方式是将模型的词汇表划分为两个集合:绿名单(Green List) 和 红名单(Red List)。绿名单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