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中的“睡眠”神经元:预训练中未被激活的参数对微调性能的潜在影响

大模型中的“睡眠”神经元:预训练中未被激活的参数对微调性能的潜在影响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关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有趣话题:“睡眠”神经元,以及它们对微调性能的潜在影响。具体来说,我们将深入研究在预训练阶段未被充分激活的参数,它们在后续微调过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1. 引言:参数利用率与模型效率 大型语言模型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参数利用率。一个拥有数十亿甚至数万亿参数的模型,是否所有参数都在执行任务时发挥了作用?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在预训练过程中,某些参数可能由于多种原因没有被充分激活,这些参数可以被视为处于“睡眠”状态。 这些“睡眠”神经元的存在,引发了几个重要问题: 冗余性: 它们是否代表着模型中的冗余?去除这些冗余是否可以提高模型效率,减少计算成本? 潜力: 它们是否蕴含着未被挖掘的潜力?在特定的微调任务中,这些“睡眠”神经元是否可以被唤醒,从而提升模型性能? 鲁棒性: 它们是否可以提高模型对对抗攻击或噪声数据的鲁棒性? 理解“睡眠”神经元的特性以及它们对微调的影响,对于优化模型架构、提升训练效率以及提高模型性能至关重要。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