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生成(Guided Generation):基于有限状态机(FSM)强制模型输出符合JSON Schema

引导式生成:基于有限状态机(FSM)强制模型输出符合JSON Schema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实用且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引导式生成,特别是如何利用有限状态机(FSM)来强制模型输出符合预定义的JSON Schema。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式AI领域,确保输出结果的结构化和有效性至关重要。JSON Schema作为一种标准的结构化数据描述语言,为我们提供了定义数据结构的强大工具。而FSM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控制生成流程的机制,确保输出始终符合Schema的约束。 1. 问题背景:结构化输出的重要性 在许多应用场景中,我们不仅仅需要模型生成流畅的文本,更需要模型生成结构化的数据。例如: API调用: 模型需要生成包含特定参数的JSON请求,以便调用外部API。 数据提取: 模型需要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以JSON格式组织这些信息。 配置生成: 模型需要生成配置文件,这些文件必须符合特定的格式和约束。 如果模型生成的JSON不符合Schema,会导致程序出错,数据丢失,甚至安全问题。传统的生成方法,例如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虽然能够生成高质量的文本,但很难保证输出的结构化和有 …

C++ Profile-Guided Optimization (PGO) 实践:基于运行时数据的极致性能调优

哈喽,各位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其实用起来贼有意思的东西:C++ Profile-Guided Optimization (PGO),也就是“基于运行时数据的极致性能调优”。说白了,就是让编译器不再瞎猜,而是根据程序实际运行情况来优化代码,让你的程序跑得飞起! 一、什么是 PGO?为啥要用它?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建筑师,要设计一栋摩天大楼。你有两种选择: 盲猜流: 拍脑袋决定哪里用什么材料,哪里放电梯,全凭经验。 数据流: 先做用户调研,了解大家最常去哪些楼层,哪些地方人流量最大,再根据这些数据来优化设计。 PGO 就相当于第二种方案。编译器在编译代码时,如果没有 PGO,它只能根据一些静态分析(比如代码结构、变量类型)来做优化,很多时候都是瞎猜。而有了 PGO,编译器就能根据程序运行时的真实数据(比如哪些函数被调用最频繁、哪些分支被执行最多)来做更精准的优化。 为啥要用 PGO? 简单粗暴:因为它能让你的程序更快! 更精准的内联: 编译器知道哪些函数调用频繁,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内联,减少函数调用开销。 更好的分支预测: 编译器知道哪些分支更容易被执行,可以调整分支 …

C++ Profile-Guided Optimization (PGO):基于运行数据优化编译

好的,各位观众老爷们,今天咱们来聊聊C++的Profile-Guided Optimization (PGO),也就是基于运行数据优化编译。说白了,就是让编译器变得更聪明,根据程序实际运行情况来优化代码,就像给它装了个导航,知道哪条路堵车,哪条路畅通,然后选择最优路线。 PGO:让编译器“偷窥”你的程序 传统的编译器优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厨师,根据菜谱(源代码)和一些通用的烹饪技巧(优化规则)来做菜。但菜谱毕竟是死的,实际做出来的菜味道如何,还得看食客(程序运行)的反馈。PGO就是让编译器在“做菜”之前,先“偷窥”一下食客的口味,看看他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烹饪方式,最终做出更美味的菜。 具体来说,PGO分为三个步骤: Instrumentation(插桩): 首先,我们需要编译一个特殊的版本,这个版本里插入了一些额外的代码,用来收集程序运行时的信息,比如哪些函数被调用了,哪些分支被执行了,等等。这就像在程序的关键部位安装了监控摄像头,记录下它的一举一动。 Profiling(性能分析): 接下来,我们运行这个插桩过的程序,让它执行一些典型的任务,并记录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