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事务与并发之:`事务`的`乐观锁`与`悲观锁`:其在`MySQL`中的实现。

MySQL事务与并发之:乐观锁与悲观锁的实现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MySQL事务并发控制中两种重要的锁机制:乐观锁和悲观锁。我们将从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实际的MySQL代码示例,详细讲解它们的原理、实现方式以及适用场景。 1. 并发控制的必要性 在多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时,如果没有适当的并发控制机制,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丢失更新(Lost Update): 多个事务同时读取同一数据并修改,后提交的事务覆盖了先提交的事务的修改。 脏读(Dirty Read): 一个事务读取了另一个未提交事务修改的数据。如果未提交的事务随后回滚,那么读取的数据就是无效的。 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 在同一事务中,多次读取同一数据,由于其他事务的修改和提交,导致每次读取的结果不一致。 幻读(Phantom Read): 在同一事务中,多次执行同一查询,由于其他事务的插入或删除操作,导致每次查询的结果集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用并发控制机制,而锁机制是并发控制的核心手段之一。 2. 锁机制概述 锁是一种同步机制,用于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当一个事务持有锁时,其他 …

MySQL触发器之:`触发器`的`并发`控制:`触发器`在多用户并发操作中的行为。

MySQL触发器并发控制:多用户环境下的行为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MySQL触发器在并发环境下的行为,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并发控制。 触发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自动执行的程序,在数据变更时触发,可以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 然而,在高并发场景下,不当的触发器设计可能导致性能瓶颈、死锁甚至数据不一致。 因此,理解触发器的并发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触发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定义: 触发器是与表关联的存储过程,当表上发生特定事件(如INSERT、UPDATE、DELETE)时自动执行。 类型: MySQL支持以下类型的触发器: BEFORE INSERT: 在插入新行之前执行。 AFTER INSERT: 在插入新行之后执行。 BEFORE UPDATE: 在更新现有行之前执行。 AFTER UPDATE: 在更新现有行之后执行。 BEFORE DELETE: 在删除行之前执行。 AFTER DELETE: 在删除行之后执行。 语法: 创建触发器的基本语法如下: CREATE TRIGGER trigger_name {BEF …

JS 并发限制:使用信号量模式控制并发请求数量

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来聊聊JavaScript并发控制这档子事儿,保证让各位听得明白,用得溜溜的。 开场白:为啥要搞并发限制? 话说,咱们写代码,尤其是在前端,经常要跟服务器打交道,发请求拿数据。要是用户一顿操作猛如虎,一下子发了十几个请求,浏览器或者服务器可能就懵逼了,轻则卡顿,重则崩溃。这就好比一根水管,同时往里灌太多水,那不得爆了?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阀门”,控制一下并发请求的数量,保证系统平稳运行。 并发限制的几种姿势 并发限制的手段有很多,比如: 队列 + 定时器: 先把请求放到队列里,然后用定时器每次从队列里取一个请求执行。 Promise.all + 分片: 把请求分成若干批次,用 Promise.all 并行执行每个批次。 Semaphore(信号量): 咱今天的主角,一种更优雅、更灵活的并发控制方案。 什么是信号量? 信号量,英文叫 Semaphore,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停车场。 停车场有固定数量的停车位(并发数)。 每来一辆车(发起一个请求),就占用一个停车位。 车走了(请求完成),就释放一个停车位。 如果停车场满了(达到并发限制),后面 …

JS `Promise.all()`:并发执行多个 Promise 并等待全部完成

各位观众老爷,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Bug终结者,今天咱们来聊聊JavaScript里一个非常实用,但有时候也容易让人掉坑里的API:Promise.all()。 别看名字挺唬人,其实它干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并发执行一堆Promise,然后等你指定的这些Promise 全部 都完成了,它才会给你一个最终的结果。就好像你同时烤好几个披萨,只有所有披萨都烤好了,你才能开开心心地享用它们。 Promise.all()的基本用法 Promise.all()接受一个可迭代对象(通常是数组),里面包含了一堆Promise。它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这个新的Promise的状态取决于参数中所有Promise的状态: 成功: 如果所有Promise都成功了,那么返回的Promise也会成功,并且它的resolve值是一个数组,包含所有Promise的resolve值,顺序和传入的Promise顺序一致。 失败: 只要有一个Promise失败了,那么返回的Promise就会立即失败,并且它的reject值是第一个失败的Promise的reject值。 来看个简单的例子: const promis …

PHP `PostgreSQL` `MVCC` (多版本并发控制) 内部实现与并发优化

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 PHP + PostgreSQL 的 MVCC (多版本并发控制),保证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还能用得上! 今天的主题是:“PHP PostgreSQL MVCC (多版本并发控制) 内部实现与并发优化”。 开场白:并发的那些事儿 想象一下,你正在用 PHP 操作 PostgreSQL,数据库里存着你最爱的猫片网站的用户信息。突然,好多用户同时涌入,都要修改自己的个人资料。如果没有好的并发控制机制,那场面……简直就是一场数据灾难片!轻则用户信息错乱,重则网站直接崩溃。 这就是并发控制的重要性。而 PostgreSQL 使用的 MVCC,就是并发控制的一大利器。它就像一个时间旅行者,让每个事务都能看到数据库在不同时间点的“快照”,从而避免互相干扰。 MVCC 的核心思想:时间旅行者的秘密 MVCC 的核心思想是,每次修改数据,并不直接覆盖原有的数据,而是创建一个新的版本。这样,不同的事务就可以看到不同版本的数据,实现并发读写。 我们可以把数据库想象成一本可以无限添加页面的书。每次修改数据,不是修改原来的页面,而是添加一个新的页面,记录修改后的内容。每个事务都有 …

PHP `MVCC` (多版本并发控制) 原理与数据库隔离级别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数据库并发控制小喇叭,很高兴能跟大家聊聊PHP和MVCC那些事儿。今天咱们的主题是:PHP“触碰”MVCC的边界,以及数据库隔离级别背后的故事。 别紧张,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保证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它讲明白。准备好了吗?Let’s dive in! Part 1: PHP与MVCC的“若即若离”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PHP本身并不直接实现MVCC。PHP主要负责处理应用程序逻辑,而MVCC通常是数据库引擎的责任。 也就是说, MVCC 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范畴,不由 PHP 直接控制。 但是,PHP应用程序作为客户端,会通过数据库连接与支持MVCC的数据库交互,从而间接地“触碰”MVCC。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已经掌握了核心思想。 想象一下,你(PHP应用程序)要从银行(数据库)取钱。银行为了保证你的账户余额准确,同时也允许其他人取钱,就用了一些并发控制的手段,其中就可能包括MVCC。你作为取款人,并不需要知道银行内部如何运作,只需要按照银行的规章制度(数据库连接、SQL语句)去操作就行了。 Part 2: MVCC: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时间旅行” MVC …

C++ 高频交易系统中的低延迟并发编程技术

哈喽,各位好!今天咱们聊聊高频交易系统里那些“快如闪电”的并发编程技术,保证让你听完之后,感觉自己也能去华尔街搬砖了(开玩笑,开玩笑)。 在高频交易的世界里,时间就是金钱,延迟就是失败。毫秒级的延迟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让程序跑得更快,更稳,更并发! 一、并发基础:多线程、多进程?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得搞清楚并发的概念。并发不是并行,虽然它们经常被放在一起说。并发是指多个任务在一段时间内都在执行,但可能并不是同时执行。而并行是指多个任务真的在同一时刻执行。 在高频交易系统中,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多核 CPU 的优势,让多个任务并行执行,提高吞吐量。这就涉及到多线程和多进程的选择。 多线程 (Threads): 共享同一进程的地址空间,线程之间的切换开销小,通信方便。但是,由于共享资源,需要考虑线程安全问题,比如锁、互斥量等等。 多进程 (Processes): 每个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进程之间的隔离性好,一个进程崩溃不会影响其他进程。但是,进程之间的切换开销大,通信相对复杂,需要使用进程间通信 (IPC) 机制。 特性 多线程 多进程 资源占用 较小 较大 切换开销 …

C++ 状态模式:状态机在并发系统中的应用

好的,没问题,我们直接开始。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者,咱们今天聊聊C++状态模式,尤其是在并发系统里它怎么大显身手。状态模式这东西,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其实本质上就是把一堆if-else或者switch-case语句,变成更优雅、更易于维护的玩意儿。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并发状态转换的时候,它能让你少掉头发,多活几年。 状态模式:化繁为简的利器 首先,咱们来复习一下状态模式的核心思想。简单来说,就是: 定义一系列状态类: 每个类代表对象可能处于的一种状态。 状态类封装状态相关的行为: 状态不同,行为也不同。 Context类持有当前状态: Context类知道对象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并把请求委托给当前状态对象处理。 状态转换: 当对象的状态需要改变时,Context类会切换到新的状态对象。 用人话说,就是把一个对象的所有可能的状态都分门别类地装进不同的“盒子”(状态类)里。对象当前用哪个盒子,就执行哪个盒子里面的操作。想换状态,就换个盒子呗。 举个栗子:并发状态下的文件下载器 咱们来个实际点的例子。假设我们要实现一个文件下载器,它可能处于以下几种状态: 状态 描述 Idle 空闲, …

C++ 访问者模式:对复杂对象结构进行并发操作

好的,没问题。 C++ 访问者模式:对复杂对象结构进行并发操作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C++中的访问者模式。这玩意儿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没那么可怕。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动物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狮子、老虎、猴子、大象等等。现在你需要对这些动物做一些操作,比如喂食、打扫卫生、检查健康状况。如果你为每种动物都写一个函数,那代码岂不是要爆炸?这时候,访问者模式就派上用场了。它可以让你在不修改动物类的前提下,对它们进行各种操作。更厉害的是,它还能方便地进行并发操作,让你的程序跑得更快。 什么是访问者模式? 简单来说,访问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你定义一个新的操作而不需要修改对象的结构。它将数据结构与数据操作分离,使得你可以在不修改对象结构的情况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对象的新操作。 访问者模式的核心角色 Element(元素): 定义一个 accept() 方法,接受访问者对象的访问。在我们的例子中,动物园里的每种动物都是一个元素。 ConcreteElement(具体元素): 实现 accept() 方法,通常会将访问者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该方法。例如,狮子类、老虎类等。 Vis …

C++ 发布-订阅模式:基于并发原语实现高效事件系统

各位观众,各位朋友,欢迎来到今天的“C++并发原语与高效发布-订阅模式”讲座!今天咱们不搞虚的,直接上干货,用C++并发原语给你撸一个高性能的事件系统,让你的代码跑得飞起,告别卡顿! 啥是发布-订阅模式? 在咱们开始造轮子之前,先简单聊聊“发布-订阅”模式。这就像你订阅了一个报纸,报社(发布者)一有新消息(事件),就会自动送到你的邮箱(订阅者)。简单来说: 发布者 (Publisher): 负责产生事件。 订阅者 (Subscriber): 负责接收特定类型的事件。 事件 (Event): 包含特定信息的对象。 消息队列/事件总线 (Message Queue/Event Bus): 连接发布者和订阅者的中间件。 好处嘛,那就是解耦!发布者和订阅者不需要知道彼此的存在,全靠事件总线这个“媒婆”牵线搭桥。 为啥要用并发原语? 单线程的发布-订阅模式?那还不如用函数指针回调呢!我们追求的是高性能,充分利用多核CPU的优势。所以,并发原语是关键。我们要保证: 线程安全: 多个线程同时发布和订阅事件,数据不能乱。 高效: 尽可能减少锁的竞争,提高吞吐量。 并发原语选型: 并发原语 优点 缺点 …